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指纹鉴定标准、指纹特征和指纹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fi ngerprint identifi cation system, AFIS)均是指纹鉴定中重要的研究内容。近年来,鉴定结论概率化成为了鉴定标准的发展趋势,指纹特征研究也逐步从二级特征走向三级特征,进入到了更微观的领域。然而随着指纹大库的建立以及三级特征的研究,AFIS的发展面临一些技术瓶颈并亟待加入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因此,本文对以上三方面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展开综述,在总结指纹鉴定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几点展望,力求给指纹的研究提供新视野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现场指纹质量的变化,鉴定标准的多样化以及错案带来的挑战,使得指纹鉴定人员把目光从宏观的指纹特征转向微观的指纹特征。随着指纹显现提取技术的不断进步,三级特征逐渐出现在指纹鉴定人员的视野并被理解和应用,对三级特征的研究也处于活跃状态。本文从指纹三级特征的基本属性、可靠性、自动识别以及鉴定属性四个方面,对当前国内外指纹三级特征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归纳,明确了三级特征研究的进程,并对未来三级特征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为三级特征融入指纹证据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指纹是少数可以直接认定人身的法庭科学物证之一,在侦查破案及法庭诉讼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指纹只有三种鉴定结论,认定、否定和不够条件。长久以来,现场指纹存在着大量不够鉴定条件的指纹并被废弃不用,但这些指纹具有重要的侦查及应用价值,采用概率化的表达方式可以让这些指纹发挥重要的证据作用。本文阐述了一种对指纹进行扇形分区划分和特征统计的数学建模方法,研究统计了1 500万枚指纹图像的特征分布,拟合出各个扇区内部特征的概率密度函数,并采用贝叶斯准则和添加噪声进行修正,最终得出指纹鉴定结论的概率。本研究所计算出的指纹鉴定概率与指纹匹配特征点的数量、价值及特征稳定度成正相关,与扇区内部特征出现的概率成负相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指纹匹配特征的相似概率问题,为指纹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办法。研究结果能够使大量不够鉴定条件的指纹重新发挥证据价值,使指纹鉴定从定性走向定量。指纹鉴定结论概率化表达方式结合其他法庭科学证据进行量化分析,在认定犯罪嫌疑人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是法庭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对指纹鉴定标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纹鉴定又称指纹识别,它是以手指、手掌表面的乳突线花纹特征为依据识别个人的科学技术[1]。自1896年阿根廷警方首次将指纹作为人身识别的依据后,世界各国也陆续承认了指纹证据的合法地位,将其用于案件的侦查与审理[2]。因为指纹在揭露和证实罪犯、打击犯罪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众多证据中有“证据之首”的美誉。然而,因错误的鉴定结论导致的错案一再出现,使指纹鉴定的科学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其核心问题是鉴定的标准问题,即究竟在何种条件下能做出同一结论,而在何种条件下不能做出同一结论。对此,全世界的指纹工作者各执己见,争论得…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脑的普及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刑事技术领域越来越多的检验鉴定人员试图用Adobe 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制作指纹鉴定图片,嘉兴各县市公安局技术室应用该技术出具指纹鉴定文书已有三年多的历程。可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指纹图像处理的流程还是图像处理格式标准以及图像处理质量控制均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指纹鉴定的图像处理技术与读者分享一些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6.
指纹化学     
阿碧 《检察风云》2014,(7):37-39
在大多数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中,提取案发现场的指纹是一项常规性工作。然而,指纹鉴定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指纹残缺或遭到有意破坏,则很难将提取到的指纹进行比对,而且指纹鉴定往往需要有能比对的数据才有用。能不能用指纹直接寻找嫌疑人的相关线索呢?英国法医学家表示,很难用指纹本身去追踪身份不明的嫌疑人;然而,分析指纹中隐藏的一些化学物质,则可以寻找到嫌疑人的有关线索。  相似文献   

7.
孟柯  杨华 《刑事技术》2009,(1):53-54
指纹检验是物证鉴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鉴定结论是一项重要的诉讼证据,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各类刑事案件现场,发现、显现、提取的指纹是重要的痕迹物证,对侦破案件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现场指纹形成的复杂性,往往与正常的平面捺印产生较大的差别,反映在指纹的几何形态、乳突线的弯曲程度、粗细、密度及细节特征等等都会产生较大变化,即形成了变异指纹。怎样判断和识别指纹是否为变异指纹,其产生了哪些变化,是正确进行指纹鉴定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
指纹鉴定意见是指纹鉴定人员结合自身从业经验并通过一系列的检验获得的,整个指纹鉴定过程是由感性上升至理性的认知过程。在指纹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辨别现场指印中细节特征点的能力是影响指纹鉴定意见的重要因素,在获得样本指印后,对照样本指印确认现场指印中的细节特征点则直接决定着鉴定意见。考察指纹鉴定人员在检验现场指印时点取细节特征点的结果,以及获得样本指印后对现场指印细节特征的变动情况,可以分析指纹鉴定人员在不同条件下判断现场指印细节特征点的认知变化,有助于判断指纹鉴定人员在分析阶段理解现场指印特征的程度,有助于考察样本指印对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点取特征稳定性与指纹鉴定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指纹管理人员评估指纹鉴定人员鉴定能力提供一定帮助。本文重点针对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邀请106家鉴定机构对4组指印进行特征点取,使用统计学工具对点取特征的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机构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与现场指印质量之间存在显著关系,高质量指印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选取特征的稳定较高,且样本指印未对鉴定人员的认知能力产生影响,低质量指印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在分析阶段和比对阶段点取特征的稳定性较差,尤其在高低质量区交界处点取特征的离散程度较高;点取特征变化指数I可有效衡量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指纹管理人员可依据I值变化程度,评估机构或者鉴定人员的鉴定水平,进而采取相应培训措施,提高指纹鉴定过程中点取特征的稳定性,确保指纹鉴定质量。  相似文献   

9.
指纹鉴定错案的发生引发了对指纹证据科学性要求的提高,伴随着指纹数据库的不断扩增,指纹相似异源问题已经成为指纹检验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其对指纹鉴定标准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也给指纹鉴定带来风险和挑战。本文首先介绍相似异源指纹的研究背景以及概念,然后从相似异源指纹的产生原因和鉴定错误率两方面展开综述,最后结合研究现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几点展望,以期补充指纹鉴定基础理论,为指纹证据的量化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指纹是指手指末节掌面,由于真皮乳头突向表皮生发层,所表现的波浪状凹凸皱襞。 每个人的指纹均具有如下3种特性:一是高度特异性,即世界上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这被近百年世界各国指纹档案管理、查对和指纹鉴定所证实。即使是一卵双生子,尽管他们的血型完全相同,但因指纹遗传的复杂性,他们的指纹也不完全相同。二是长期稳定性,人的指纹在胎儿6个月基本形成特征鉴定条件。人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尽管指纹纹线逐渐变粗、花纹面积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1.
1892年,阿根廷警方使用“指纹鉴定”法成功地侦破了一起谋杀亲子案,此举得到了国际司法界的首肯,认为这是使用“指纹鉴定”的开端:  相似文献   

12.
目前,尚没有全同统一的指纹识别系统,各省市级指纹识别系统往往版本各一,在系统难以统一的情况下,公安部研发的指纹信息平台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通过它可以实现指纹数据及其文档信息的交换和查询,为指纹文档信息的应用提供了信息共享,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指纹鉴定人员对现场指印认知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纹鉴定主要是解决检材指印与样本指印是否为同一人所遗留问题,其鉴定意见是法定证据形式之一,关系着被检验对象是否有犯罪嫌疑,责任重大。指纹鉴定人员根据指纹鉴定方法与标准,结合从业经验对指印进行分析与比较,并最终给出鉴定意见,在此过程中,对现场指印的分析是否客观及准确,直接影响后续比对检验、综合评断及得出的意见。本文重点针对指纹鉴定人员在指印分析阶段的细节特征选择、信息判断等问题进行研究,邀请106家指纹鉴定机构参加4组指纹的测试,实验使用一款基于网络的指纹鉴定分析系统,记录每个机构在指纹鉴定中的工作过程,并使用统计学R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指纹鉴定机构之间做出判断与评估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选取特征的数量与现场手印质量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4.
指纹鉴定主要根据指纹的纹型、流向、细节特征等进行检验判断,本文通过一枚整体变形指纹(见图1)的检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胡卫平 《中国司法鉴定》2012,(5):126-129,135
指纹鉴定标准是指纹鉴定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自从指纹鉴定应用于侦查破案以来,理论和实务界对指纹鉴定标准进行了长期研究探索,形成了单纯数量标准、质量—数量标准、面积—质量量化标准、拓扑学方法和标准、形态学方法和标准等.这些标准和方法虽有一定合理性,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指纹鉴定理论要从经验走向科学,必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建立一套完善的指纹鉴定方法和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6.
揭开指纹科学之谜——指纹鉴定与道伯特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在过去的 90年间 ,执法机关的指纹鉴定人员一直在利用从现场发现的残缺指纹直接与嫌疑人捺印的指纹进行比对。在许多案件中 ,尽管不是绝大多数 ,指纹鉴定对于认定嫌疑人有罪具有决定性作用。从指纹最初被应用于认定犯罪嫌疑人起 ,执法机构就宣称指纹鉴定是一门科学。多年以后 ,这一主张得到了普遍接受。然而近年来 ,法庭科学组织里的主流声音开始怀疑指纹鉴定的科学基础 ,并且提出指纹鉴定可能不像长期以来人们想象的那么可靠。一些评论家甚至认为 ,依照最高法院在道伯特诉麦若·大沃医药品公司案件 ①中所作出的决定 ,指纹专家容易…  相似文献   

17.
我国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功能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是用于替代刑事侦查工作中的人工指纹管理和指纹鉴定的电脑系统。该系统能全部取代指纹档案管理工作,减轻指纹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部分完成指纹的鉴定工作。其工  相似文献   

18.
胡卫平* 《证据科学》2012,(4):480-488
指纹鉴定标准是指纹鉴定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指纹鉴定理论和实践中形成的最低特征数量标准、质量—数量标准、面积—质量量化标准、拓扑学方法和标准、形态学方法和标准等均有其局限性.运用统计学理论和贝叶斯定理建立指纹鉴定结论概率化方法和评价标准,不仅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且也可以避免指纹鉴定标准之争,使指纹鉴定从经验走向科学.通过统计每枚指纹平均细节特征数量和每类特征的出现率,可以计算出两枚指纹匹配的概率值,进而对概率结论的可靠性作出分析评断.  相似文献   

19.
美国加州工伤事故局脊柱损伤后功能障碍鉴定标准刘鑫,常林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探讨、研究和制定工伤事故中有关伤残程度的鉴定标准,但至今没有十分今人满意的结果,尤其在鉴定标准的规范和统一方面,在操作的可重复性方面,一直找不到大家都满意的方案。美国加州工伤事...  相似文献   

20.
在实际工作中,大量的高仿指纹涌现,给指纹鉴定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为解决案件中高仿指纹的鉴定需求,作者利用真实指纹和文件上的指印,以硅胶和感光树脂板为原材料制作高仿指模,通过其制作原理、形成的机制、变化因素、规律及表现形式,总结和分析高仿指模与真实指纹的特征差异,为高仿指纹鉴定和检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