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淮安市文明委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部署,于2008年开始,在全市上下大力实施“育心立德”市民素质提升行动,以侍奉“孝心”为切入点,推进家庭美德建设;以恪守“诚心”为着力点,推进职业道德建设;以奉献“爱心”为出发点,推进社会公德建设;以秉持“良心”为基本点,推进个人品德建设,让“四心”、“四德”的内涵深化于心、规范融化于行、要求优化于效、模范感化于众、实践固化于制,有力地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淮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道德支撑。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三维审视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强 《长白学刊》2009,(2):21-26
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包括三个维度:即一般雏度,市民社会是与国家相对应并与之“共存亡”的非政治社会。本质是“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特殊维度,市民社会是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市民”的社会,社会的物质生活关系表征为商品和货币关系;典型维度,商品货币关系转化为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资产阶级社会成为市民社会的典型存在形态。重温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思想,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上海市政府为建设彭浦办了大量实事:因地制宜,从当初狭窄的交通要道共和新路两侧觅地建房;干方百计完善住房配套设施,美化周边环境;建立商业网点,实施“再就业”工程;进行老房子改造工程和污水净化治理……“彭浦”逐渐成了广大市民安居乐业的“不夜城”。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14,(6):27-27
为更好地组织动员广大市民群众当好东道主,北京市将分阶段开展“迎接APEC,精彩北京人”市民群众文明实践活动。重点围绕“营造环境氛围、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市民素质”三项任务,组织开展好“礼仪、环境、秩序、服务、观赏、网络”六大文明引导行动和志愿服务行动,展现首都北京“最美城市最美市民”的风采。  相似文献   

5.
“让市民走进人大,让人大走近市民”是历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促进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推进的有力举措,无论是市民旁听常委会会议;市民“走近人大”模拟常委会会议;首创人大网议日,都从不同侧面印证了市人大常委会履职的公开性、透明度。在贯彻实施《监督法》的实践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以创新精神不断换来新的形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荣誉市民”称号是市政府为鼓励和表彰对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人、华侨和市外其他人士而设立的最高奖励1997年1月15日,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关于授予外国人“上海市荣誉市民”称号的办法(该办法名称1998年修改为“上海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规定”)以来,已有18位人士荣膺“上海市荣誉市民”称号。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我们的“荣誉市民”,本刊将陆续介绍他们的事迹。  相似文献   

7.
况椿鸿 《人大论坛》2010,(10):30-31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协办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三创一办”),是贵州省贵阳市委八届八次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贵阳市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展示贵州、贵阳形象的重要平台。开展“三创一办”工作,就是把饮用水源保护好,把森林资源保护好,让市民喝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就是把市容市貌建设好、管理好,让市民生活在更加优美整洁的环境中;就是把路修好、把交通管理好,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就是把社会治安问题解决好,让市民居住、出行更加安全;就是把医疗、教育等事业发展好,让市民享受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享受更优质的教育。总之,就是千方百计提升市民生活质量。贵阳清镇市的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到这项工程之中……  相似文献   

8.
合力管菜价     
郭强 《今日上海》2011,(10):15-19
为平抑菜价,组织“大篷车”拉菜进城直销;为平稳菜价,财政支持也早早拉开了架势;为降低菜价,国企回购、回租菜场纷纷启动……市民盼望非“运动式”的长治久安机制。  相似文献   

9.
封面故事     
《今日上海》2008,(10):4-4
自申城《上海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全面实施以来,以10个市级城雕项目和20个区县项目为重点的“10+20”城雕建设项目正在全面有序地稚进;引入国际知名雕塑家的城雕作品正逐一亮相;一批住宅区雕塑也在紧锣密鼓地创作,有些已经展现在市民面前。  相似文献   

10.
邢荣 《学习与实践》2008,(8):117-123
马克思从“市民社会”这一“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入手,剖析了西方现代性进程: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是现代性确立的重要标志,同时,市民社会又是承载现代商品经济和大工业生产的实践领地,其内部又蕴含着巨大的矛盾,因而必须超越市民社会走向人类社会,即从政治解放走向人类解放。有鉴于此,中国目前的社会建设首先要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其次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培育公民社会;最后要促进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克服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1.
深圳当选“全国文明城市”了!振奋的消息迅速传遍了鹏城的大街小巷。10月27日一大早,记者走街串巷,进社区、下工厂,面对面聆听市民的文明心声,感受市民的欢欣鼓舞之情!我为深圳骄傲和自豪“作为深圳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谈起对深圳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第一感受,接受采访的市民不约而同地道出这句话,骄傲和自豪之情伴着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上海面临经济转型,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受能源市场变化、运力瓶颈等多重因素制约,“煤电油运”形势~直较为紧张;随着市民需求多元化,民生保障任务日益繁重。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经济运行处和电力处联合支部带领全体党员迎难而上,践行“善谋、巧做、诚为”的“六字诀”,体现出坚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导刊》2009,(5):50-51
地铁作为上海市民的主要出行工具,其高峰时段秩序混乱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为解决这一问题,上海地铁在很多细节上可谓“费尽心思”:自动扶梯上,一条黄色粗线将电梯分成两个区域,扶手处贴有“左行右立”字样;候车站台上,一条印有“先下后上”的线条,清晰地标明“下客区”和“候车区”;换乘大厅里,一条条指引线、隔离线指明换乘方向,试图将对冲客流隔开……虽然秩序线越划越多,然而记者通过走访发现,能自觉遵守乘车秩序者却为数不多。  相似文献   

14.
《当代广西》2007,(16):16-16
2007年5月29日上午。在高温条件下,太湖无锡流域突然大面积暴发蓝藻,供给全市“市民”的饮水源迅速被污染,无锡几十万市民的健康受到威胁。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太湖水质不断恶化的趋势虽然和近年来异常的高温,少雨天气,以及太潮水位的降低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排入太湖的污染物远远大于太湖的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15.
受强副热带高压影响,新疆吐鲁番盆地自7月5日起,连续持续40℃以上高温天气,7月13日、14日两天,吐鲁番气象台实地测量到的市区最高气温达47℃,预测将继续持续40℃以上高温天气至7月20日,是吐鲁番自2000年以来历史同期温度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天气。连续数日的高温,让市民备受酷热“煎熬”。  相似文献   

16.
曹琪 《今日上海》2013,(8):44-46
自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举办以来,无数百姓明星登上市民舞台,演绎人生的梦想,收获“舞台我做主”的喜悦与感动。同时,大量的名家也频频深入一线,与普通百姓“亲密接触”,帮助许多人圆梦。文化节让市民发现了快乐,找到了自信,更充实了生活;文化节让市民确信,文化其实离大家的生活并不遥远。由于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在社区、校区、厂区、园区、营区和机关、楼宇七个区域广泛发动,在市、区县和社区三个层面展开,吸引了上海各社区、各行业、各高校等不同年龄、不同国籍、不同职业的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近日,记者在位于徐汇区凌云社区的梅陇文化馆,亲身体验了一回市民文化节活动的热烈气氛……  相似文献   

17.
一、实施诚信实践、素质提升行动,提高市民文明素养 继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和“季评好事·感动平度”活动,年内组织开展全市第一届道德模范评选,挖掘和宣传一批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先进典型,让广大市民在寻找好人好事的过程中,接受教育、提升素质;开展道德模范巡讲活动,  相似文献   

18.
胡健 《公民导刊》2007,(9):55-55
天空蓝,空气佳,心情也好。北京市政府近日致市民的一封公开信,开头一声“市民朋友们”,紧接着便是一个“恳请”,恳请市民对“好运北京”赛事期间采取的一系列交通限行措施给予谅解,更是拉近了政府与民众的距离,让人心里暖洋洋的,心甘情愿地为首都奥运作出贡献。正如不少评论所指出的,一声“恳请”,让民众感觉这不再是一个硬邦邦的政令,更像是一个朋友、一个邻居写的一封诚恳的、发自肺腑的道歉信。  相似文献   

19.
唐福珍以死抗争,死后被有关部门定性为“暴力抗法”;王马玲持刀抗暴,最后既要深陷囹囤.又要承担巨额民事赔偿责任。面对暴力拆迁.市民上访、申诉无济于事,通过自杀或杀人付出生命、自由等惨重代价仍无法阻止。现代法治社会.市民究竟还有什么武器来反抗愈演愈烈的暴力拆迁这匹脱缰的“野马”?  相似文献   

20.
九十年代:市民文化的两难境地上海社科院段钢近年来,不少学者纷纷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当前中国文化建设上,试图构建一个与市民社会理论相对应的市民文化的宏大框架。严格地说,当前市民文化的价值规范、趣味取向和操作方式仅是一种“准市民文化”、毋庸置疑,这种“准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