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部崛起战略甫定,“领头羊”之争又起。争“领头羊”就是争发展空间。开放实践证明,实施一项国家大战略,最先最多受益者往往是某个大经济区起“龙头”作用的中心城市,如沿海战略中的深圳等四个特区,沿江战略中的上海。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庆和振兴东北战略中的沈阳。  相似文献   

2.
一、中部“领头羊”之争在2004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之后,在湖北省要求武汉做中部崛起的“领头羊”,武汉表示“中部崛起,武汉先行”的同时,其他中部5省及省会城市也纷纷提出了各自率先崛起的目标。看来中部崛起“领头羊”之争势在难免。笔者既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同时又认为“领头羊”非武汉莫属。1.争当崛起“领头羊”:中部群雄并起的两重性分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部崛起”的领头羊之争,本质上体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部群雄并起态势和省市之间的竞争。中部各省及省会城市争当崛起“领头羊…  相似文献   

3.
张林 《学习与实践》2007,(2):154-157
中央确立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为武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阳逻的建设创造了极佳的条件。凭借着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阳逻将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武汉东部“桥头堡”的重任。建设阳逻新城正是抓住中部崛起战略机遇,实现武汉市“十一五”宏伟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4.
<正> 为实现湖北“中部崛起”,集思广意,献计献策,本刊特举办实现湖北“中部崛起”有奖征文活动。热忱欢迎广大理论工作者、企业家和实际工作者踊跃应征。具体要求如下: 一、征文内容:①“中部崛起”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②探索“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5.
中部崛起     
没有东部的开放政策,又没有西部大开发的优势,因此有的人说中部地区是不东不西,不是东西,甚至有经济学家呼吁:防止出现宏观经济格局“中部塌陷”!然而差距也意味着潜力,有想象的空间、有谋划的空间,有发展的空间、甚至还有飞跃的空间。近年来,中部地区的发展势头回击了种种担忧,中部地区不仅没有成为东西夹击的峡谷,相反被誉为中部省份代表的江西却以固定资产投入和引进资金增幅均列全国第一的“江西现象”,唱响了“中部崛起”的强音  相似文献   

6.
中部崛起意义重大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11月27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提出,“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这表明在中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后,中央开始更多地考虑中部地区加快发展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发展战略。但由于东西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经济技术差距和空间距离,要形成我国经济区域总体布局的均衡态势和完整结构,惟有中部能成为坚实的支撑点。因此,中部崛起是我国经济发…  相似文献   

7.
关于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和政策依据上,对中部崛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出了四个基本判断:“取中战略”是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依据;中西部共同开发是促进中部崛起的合理要求;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的“国内经济大循环”战略是促进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建立全国性的新的经济增长极是促进中部崛起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8.
从空间联系和经济发展趋势看,中部地区将成为我国一个具有比较完整经济体系的区域,因此,发展能够带动中部崛起的核心城市和核心区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只靠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还不足以承担起支撑中部崛起的重心,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就是要抛开以行政区来划定城市群的做法,按照城市群发展的自然规律,通过构建城市间合理的空间关系,来推动城市群的发展,从而促进中部地区的快速崛起。要在做大做强武汉城市圈的基础上,加强武汉与岳阳、九江和信阳的经济联系与合作,共同打造和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带动中部地区的崛起。  相似文献   

9.
白红义 《小康》2005,(7):39-41
从雪域高原到中部大省工作,郭金龙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适逢中央提出“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如何带领6400万安徽人民从中部突围?如何摆脱安徽因多起事件导致的轻视和偏见?这些都是郭金龙履新安徽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区域发展理论与中部崛起的产业集群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沿海率先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相继实施和由此释放出来的巨大政策能量,“中部崛起”战略成为人们又一关注的焦点。但中部地区的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及其所处的特殊发展机遇与发展环境,决定了“中部崛起”要有新的战略思路。本文试图从区域发展理论的视角,通过对几种主要区域发展理论的分析和比较,结合中部地区的特点,探索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1.
陈文科 《政策》2006,(5):15-17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21世纪初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战略之一。湖北居中部之中,是中部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湖北曾有张之洞“督鄂”(1889——1907年)时的崛起,现代湖北有“一五”至“六五”时期成为全国综合性现代工业基地的辉煌。今日湖北理应继承中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中期武汉市在全国较早开始了发展战略研究。2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武汉市的发展战略和武汉市的战略定位几经变迁,在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以后才被中央定格为“中部地区重要的战略支点”。笔者以为武汉市必须以中部地区重要战略支点理论为指导,密切与武汉城市圈内其他城市的分工协作联系,创新发展战略,主动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会中心城市联系沟通,建立协调发展机制,承担起支撑中部崛起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倚重中部崛起的软实力:区域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晗 《求索》2005,(10)
中部文化历史悠久,中部经济出现“塌陷”。如何从中部文化中找到实现中部崛起的新元素,是中部突破对发达地区发展路径依赖,实现中部有创新性的崛起的重要支撑。本文通过考察中部文化的优性与劣性,透视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提出创新中部文化,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珠三角”、“长三角”跃马扬鞭、齐头并进之际,在西部大开发实施有年。初见成效之后,在东北振兴战略蓝图绘就、全面启动之余,如何发展中部、振兴中部、实现“中部崛起”的目标,已成为中部乃至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在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中部崛起”的字样第一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部崛起”不再只是一个概念、一句口号,它有了实质性的内涵。地处中部的人们有一种深重的紧迫感。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最近记者采访了武汉市人民政府市长李宪生。  相似文献   

15.
民营经济:我国中部崛起的新支点●李明生李海燕关于我国中部地区的崛起,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牛肚子理论”,我们是很赞赏这一新理论的。继而想之,我国中部这一硕大的“牛肚子”靠什么来托起呢?固然我国中部地区的崛起,首先要得到国家强有力的...  相似文献   

16.
中部六省是中国“三农”问题最突出的区域,妥善解决中部“三农”问题对中部崛起意义重大。本文试图从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视角,寻求解决中部“三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产业转移与中部崛起的思路调整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学术界目前盛行的“(主要)依靠接纳从东部转移过来的产业实现中部崛起”的观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进行剖析后可以发现:依靠产业区域转移并不是实现中部崛起的正确思路。必须尽快把中部崛起的思路调整到建立一套“以中部内生的、自我发展的组织结构为主,外生作用为辅”的良性循环机制上来。  相似文献   

18.
关于组织领导问题:“中央提出中部崛起快两年了,可目前还没有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与会者一致认为,中部崛起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没有一个高规格的领导小组或办事机构,中央促进中部崛起的各项战略部署就难以落到实处。建议:国家参照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领导小组的设置规格和办法,尽早成立国务院促进中部崛起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负责协调有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同时,国家要明确把中部崛起战略列入“十一五”规划,使这项重大战略得以尽快启动实施。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东部土地被工业发…  相似文献   

19.
湖北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制造业中心,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湖北要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必须重视发展装备制造业,使之成为湖北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载体,成为湖北率先实现中部崛起的产业支点。  相似文献   

20.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作为中部省份之一的河南,中部崛起战略对河南的发展意味着什么?河南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为此,记者不久前采访了河南省省长李成玉。记者:中部崛起战略,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全国经济发展意味着什么?李成玉:这次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促进中部崛起,并要求有关方面抓紧研究制定规划和措施,使我们倍受鼓舞。国家适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是实施科学发展观、坚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