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会展产业发展战略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亚飞 《长江论坛》2005,(3):27-30,6
近年来,我国会展产业已在一些经济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完善、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迅速崛起,基本上形成了五大会展经济产业带框架.会展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显突出,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发展新的增长点.而加快武汉会展产业发展,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城市,既是适应我国会展产业迅速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客观需要,也是把武汉建设成为现代化大都市,增强和完善中心城市服务功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内在要求.为此,应采取区域化、品牌化、市场化、国际化与多元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关于加快发展武汉会展业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敏 《学习与实践》2006,(10):155-159
会展业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发展会展业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面对机遇,武汉要做大做强会展品牌,努力打造华中会展之都;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气魄,率先发起举办综合性的国家博览会;练好“内功”,进一步做好发展会展经济的基础性工作;创造优良环境,为会展经济发展铺路、搭桥、造势是提升武汉会展业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蒋家宁 《前沿》2012,(9):92-93
会展经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类对自身消费需求的日趋提升,已日渐成为新经济形势下的亮点,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有目共睹。同时,随着当下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展经济与城市功能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它们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我国会展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宁 《中国发展》2002,(1):62-68
会展经济是会议经济和展览经济的总称。会议经济和展览经济对促进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基本相同的作用,因此,人们将两者作为一个概念称之为会展经济或展会经济(本文用会展经济的提法)。会展经济指通过举办各类会议、展览会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直接经济效益包括会议和展览的贸易成交金额,如会议费用、参展商销售产品的定单、展览会门票收入、会议费等。间接经济效益指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的展览装修、广告、餐饮、交通、运输、旅店、旅游、购物、邮政、电信等其他  相似文献   

5.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中国加入WTO,重庆将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步伐。会展经济既是城市经济的增长领域,又是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作为中国西部为数不多的核心城市之一的重庆,应将会展经济的发展提上自己的议事日程。一、会展经济及其作用有关专家指出,展览经济已形成崭新的现代化产业,并且和旅游经济、房地产经济一起,称之为新  相似文献   

6.
所谓会展经济,即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直接推动商贸、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商机,吸引投资,进而拉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一个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会展经济从内容上可分为会议与展览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二者多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7.
沙万泉 《北京观察》2012,(10):40-41
正问题我国会展业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伴随会展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会展人才需求的呼声日益高涨,会展教育由此出现了快速发展态势。自2003年起,教育部开始接受"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申报后,公办、民办以及中外合作高校齐头并进,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共同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甚至是博士这样一个纵向全面的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8.
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会展经济和中西部会展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展是通过改善市场信息传递方式来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临时市场。坚持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发展会展经济,有利于抓住会展经济的特征,有利于廓清认识,进而可以促进中西部会展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武汉是长江中游经济圈即武汉经济协作区内城市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在长江中游经济圈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武汉与经济圈内其它城市因区位、发展条件、国家投资和长期积累等发展基础的不同,形成了以武汉为核心,其它城市为边缘的核心——边缘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一方面决定了武汉在经济圈内的支配地位,和承担带动经济圈内其它地市发展或为其发展提供条件和机遇的重任;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其它地市共同支持武汉发展,为武汉发展提供发展空间、发展资源和必要发展条件的责任。由于核心——边缘关系的形成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武汉通过经济联系和经济合作,与经济圈内  相似文献   

10.
武汉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建设要上新台阶,文化建设也要在更高的起点上有更大、更快的发展。武汉的文化有深厚的底蕴,如何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培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后劲,是我市必须尽快予以实  相似文献   

11.
发展武汉港口物流的机遇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金华  杜涛  施雯 《学习与实践》2006,(12):165-168
加快实施武汉港口建设,大力发港口物流,不仅可以提高港口的国际竞争力,而且能够利用港口物流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增强城市或区域经济的开放度,是促进武汉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客观要求,更是强化武汉在中部崛起中战略支点作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在区域格局中的定位,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与经济腹地的互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武汉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微观、中观、宏观三个不同区域层面的功能定位.明晰武汉在不同层面的功能定位和演变趋势,理顺武汉和区域经济腹地的关系,是促进武汉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会展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以年均20~30%的速度超常成长,截止2001年,该行业总产值已达4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4%。但是目前中国的会展经济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会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摸索出一个适应中国国情的会展经济发展模式就成为了关乎中国会展经济发展前景的重大问题。目前,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对于重庆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快速增长,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向环境保护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创造了机遇,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进而提高环境保护投资的效益,提高环境污染控制的效果。因此,大力扶持环保产业,为武汉市的环保治理,提供有效的技术和设备,是武汉环境保护工作上新台阶的当务之急。一、武汉环保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武汉环保产业的发展已初步显示  相似文献   

15.
《政策》2008,(9):23-24
武汉新港是长江中游的第一深水良港.是我省宝贵的港口资源。将武汉新港建成“内河航运的国际大港口”,对于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促进湖北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它是发挥武汉综合交通优势、建设武汉交通枢纽中心、增强武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聚散功能.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及长江流域东、中、西部地区经济互动,构筑武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基础框架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湖北、武汉外向型经济的客观需要;是优化武汉港口结构、增强武汉港口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6.
构筑武汉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综合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交通是武汉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支撑,是武汉迎接新挑战的需要,是绿色武汉的需要,是实现武汉交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的需要。为确保武汉城市交通与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协调发展,须对武汉绿色交通的战略要求、战略框架和要点以及近期行动计划进行统一的规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17.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赢得竞争优势,是武汉城市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运用数据与对比分析方法分析武汉城市圈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武汉城市圈要通过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制度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以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等路径来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承接产业转移是武汉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意义、时机和优势;剖析了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找出武汉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和约束机制;最后从武汉产业转移的层次定位,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策划与招商引资,提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强自身吸纳与承载能力,培育企业发展的支撑点和平台,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作亍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武汉制造业不仅是全市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也是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主要领域。因此,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武汉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武汉人才优势,对发展武汉先进制造业,实现武汉在中部的率先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问题研究报告(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的崛起,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竞争与发展的大趋势。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建设和发展武汉城市经济圈,是充分发挥武汉“龙头”作用、带动武汉城市圈和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科学决策,也是建设和发展长江中游经济圈、应对国内外日趋激烈的地区竞争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