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法医检验实践中,有许多尸体是不能“盖棺定论”的,非得敞坟开棺,才能确定死因、死亡性质等。因而开棺检验在法医工作中是一项重要工作。作者于1973年至1995年23年间,参加了52例开棺检验,现综合报告如下。 1 开棺的原因及结果  相似文献   

2.
马开军 《法医学杂志》2001,17(2):119-120
因诉讼或破案常需对已埋葬的尸体挖出进行法医学检验。随着殡葬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尸体火化率越来越高,尸体发掘(开棺验尸)检验已不多见,特别在南方经济发达的地区则更为少见。笔者就检案中所遇 1例开棺后认定为外伤后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6例杀亲案件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特别是多民族聚居区,人们比较重视家庭传统,喜欢家族群居,家庭成员之间暴力犯罪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研究杀亲案件的特点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6例杀亲案件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以期得出一些有用的信息,供同行们参考。案例资料本文所选案例资料来源于我辖区内1991~1997年7年间法医检验的案例。具体情况见表1。表1 6例杀亲案件相关资料一览表序号性别凶手 死者年龄凶手 死者民族职业死因凶器损伤部位死者与凶手关系杀人后概况动机检验时间1男女4342汉农民大失血匕首胸部夫妻碎尸奸情死亡1年后2男男2170蒙古牧民大失血小口径…  相似文献   

4.
1案例资料 案例1 何某,男,19岁,因纠纷服毒死亡,次日进行尸检,全身未发现明显损伤,检验确认为有机磷农药(3911)中毒死亡.2个多月后因案件需要开棺验尸,切开头皮后见额中缝未闭合.去除附着组织及污物,见颅盖骨发育不良,骨质菲薄,额中缝存在于右眉弓上4.0cm处,长5.0cm;从额正中向右侧至右顶骨有一横行骨折线,长约5.5cm,骨折线处未发现骨荫存在(图1).骨折线区域无出血痕迹,无凹陷及粉碎改变.查阅原始尸表检验记录和照片及本次开棺解剖所见,死者无头皮出血,颅内无生前损伤改变.  相似文献   

5.
在基层人民法院的审判实践中,有些疑难人命案,根据现有材料难于做出结论的,为了进一步提供确凿证据,往往需要通过法医进行开棺检验,补充证据。挖墓开棺前,首先应把案情了解清楚,做好充分准备。在挖墓过程中,要把墓地情况、棺材质地情  相似文献   

6.
<正>法医物证检验鉴定中,组织被污染的情况较少见。福尔马林浸泡固定过的组织类检材进行DNA检验的较常见。笔者曾经遇到一例福尔马林浸泡固定过且被污染的组织进行DNA检验的情况。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某日,池塘中发现装有一女性尸段(脖子以下至大腿根部以上)的拉杆箱。法医在解剖后将死者  相似文献   

7.
1案件简介 2002年9月13日上午,某村民马某到本村陈某家取走火药枪上山打猎,不慎走火击中自己身亡。死者亲属对其死因不服,怀疑是同行的陈某面对马某玩枪走火致马某受伤死亡,多次上访,为确定案件性质,笔者全程参加了开棺复查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脑干出血约占急性脑出血摔死的10%,且多发生于45-65岁,在法医检案中罕见,为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病因及死亡机理,笔者就工作中遇到的一例尸检情况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报道如下。1案例某男,38岁。死亡前一天晚上单独于租借室内喝酒,曾突然叫了两声,房主进去看没什么异常便走开了。早晨死者父亲来时发现死者躺于地上,脸上挫伤,处于昏迷状态,呼吸微弱,未及抢救而死亡,家属怀疑他杀要求法医检验。尸检:死者身长171厘米,右额部和右颧部有散在性的皮肤挫擦伤;余体表无损伤。解剖头皮无出血,颅骨无骨折,打开颅腔见脑组织表…  相似文献   

9.
张某,成年女性,于1962年12月某日晚在家中突然死亡.死后四天作尸体剖验,检见支气管内有少量食物残渣,结论为呕吐物吸入呼吸道致窒息死亡;内脏全部剔除留作标本后尸体用东北松木棺材存放埋葬.1966年死者丈夫供认,因生活中有外遇,故意将50片(每片含0.1g)苯巴比妥研成粉末,混入中药汤汁内诱骗其妻服下,当日深夜死亡.为此于1966年5月开棺检验.尸体呈木乃伊,无内脏,开颅取出已腐败的脑组织全重297克,作毒物化学分析,上海、北京检验结果相反.因此死者丈夫不服原判,提出申诉,推翻原供.为查明死因,笔者于1987年5月赴死者墓地第二次开棺复验,现将检验所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法医命案现场勘验是法医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但是近几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法医命案勘验的水平较低,有的法医甚至不知道如何勘验。笔者就此进行相关探讨。1 案例介绍案例1 某日上午,本市一招待所客房内,一83岁的盲老妪死在床上。初检法医赶到现场后即将尸体运至殡义馆并进行解剖检验,发现:①死者颈部有4道勒索(第一道一大手帕,其它三道为长短不一、新旧不等的布条)都在颈前部打有死结,其第2、第3  相似文献   

11.
<正> 根据骨骼判定死者的性别是法医人类学和考古学的一个极重要的内容。在法医检验工作中,常遇及高度腐败的尸体,肢解尸体的片断以及灾害事故中被焚或已白骨化的尸骨残骸,常需要根据遗留的骨骼,判定死者的性别,然后再做进一步的个人识别。(personal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12.
<正> 死者吴××,男,29岁,农民,1986年1月1,日白天参加劳动,晚饭后与妻同睡一床,次日凌晨五时许发现吴已死亡,并迅速埋葬。因怀疑被其妻所害,于86年3月8日开棺检验。据调查,死者从83年起即出现心悸、心前区不适感,特别是在劳动中尤为明显,至此后很少参加劳动。尸检见:死者全身消瘦,各脏器未见损伤,  相似文献   

13.
命案现场勘验是法医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但近几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甚至有的认为法医就是检验尸体 ,现场勘验可有可无 ,从而导致临案法医的作用被弱化和检案水平得不到提高。笔者就此结合案例进行相关探讨。案例介绍【案例 1】 某日下午 ,本县一招待所客房内一 80岁老妪死于床上 ,刑技人员处理现场后即将尸体交由法医检验 ,发现 :( 1)死者颈部有 4道勒索 (第 1条为长条毛巾 ,其他 3条为长短不一的布条 ) ,都在颈前部打有死结 ,其索道间绞夹着头发和衣领等 ,勒索相应处软组织出血 ;( 2 )颜面部青紫肿胀 ,左耳道出血 ,心血呈暗红色流动性…  相似文献   

14.
1 案例 1.1案情 某日凌晨5:00,某海域发现一具女性尸体.经法医检验,尸体下身赤裸,上身穿T恤及文胸,颈部有明显勒痕,双手、脚部和背部有少许擦伤,全身未形成尸斑.法医推测死亡原因为勒颈造成的机械性窒息,死亡时间为6h以内.经调查死者为郝某(29岁),外地务工人员,租住于案发地点附近,于前夜失踪.侦查人员在其住处未发现异常情况,从案发时间上排除了其丈夫作案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以连续发生的2起家庭暴力导致广泛的软组织挫伤死亡开棺检验案例报道如下。 1案例简介 案例1死者鲁某某(男,34岁),朝鲜族,无业。2006年7月6日,鲁某某与其二哥在自己家中饮酒,其二哥提及过去自己的妻子与鲁某某的不正当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7,(6):606-609
目的了解辽宁省内雷击死及雷击案件的发生规律,为雷击死的法医学检验与鉴定及相关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从辽宁省公安厅刑事技术总队调取2010年到2015年间,辽宁省雷击死案件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112名死者,年龄从6岁到72岁不等(平均37.4岁),包括85名男性和27名女性。尸表检查所见通常与电流的超热作用有关,包括衣着及穿带金属物品的损坏(55.4%)、皮肤烧伤(54.5%)、雷电击纹(19.6%)。雷击死亡案件大多数发生在每年的6~8月份周末的14时到20时,与死者所处的地理位置、工作及活动环境有关,且农村地区雷击致死人数高于城市。结论雷击死案件的发生具有一定规律,对雷击死尸体的检验要系统、全面。通过对辽宁省雷击死案件的统计及相关因素分析,有利于提高法医对雷击死案件现场勘查、尸体检验鉴定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基层法医检验实践中,混合斑的ABO型检验经常用到,但由于条件、水平所限,对注意事项、个别特殊情况认识不够,检验结果有时出现偏差甚至错误,直接影响办案。笔者结合一例强奸杀人焚尸案法医物证检验失误对造成失误原因进行分析。案情:1999年1月9日下午,某农场监狱农田内发现一具被焚烧过的女尸。接报案后,侦技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开展侦查工作。经现场提取死者阴道分泌物擦拭物两份、死者血液和唾液各一份备检。经调查走访,查清尸源为邻镇胡某,女,35岁,离婚独居。一个星期调查摸底后,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提取李某血和唾液各一份备检。检验…  相似文献   

18.
吴江  马琍 《刑事技术》2006,(2):64-64,14
《刑事技术》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并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和厚爱,各省、市、地及县公安、司法及院校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踊跃投稿。笔者就《刑事技术》2005年的投稿、发稿情况向广大读者、作者做一介绍,同时对编辑稿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1投稿情况2005年共收到稿件718篇,同比去年增长了37%。各专业及各省份投稿统计情况见表1、表2。表12005年各专业投稿及刊登情况统计表专业投稿篇数字数数量比例(%)刊登篇数法医病理22749346931.6256法医物证401340255.5722毒物化验521911487.2422指纹检验9119212212.6725痕迹检验11632589916.1629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20例海洛因滥用相关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相关案例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例海洛因相关死亡案例死者的一般情况、毒品使用方式、死亡原因、法医学检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案例的死亡原因及法医病理学改变。结果本组案例死者多为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组织病理学检验为非特异性改变。死亡原因包括海洛因使用(或泄露)后急性中毒死亡(13例,占65%)、滥用海洛因后继发性疾病(3例,占15%)、吸食海洛因致吸入性窒息(2例,占10%)及戒断综合征导致死亡(2例,占10%)四种。结论海洛因滥用相关死亡者的法医学鉴定,需在全面系统的尸体检验基础上,结合实验室对死者体内海洛因及代谢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综合案情资料、现场勘验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纽约市是美国第一大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其法庭科学在国际上也享有声望。纽约市法庭科学部门主要分布在警察局(NYPD)和法医局(OCME)两大机构,警察系统的法庭科学机构主要负责毒品、微量物证、指纹、痕迹、枪弹及文件检验,法医局则进行DNA、毒化、法医病理、法医人类学方面的检验。本文首先介绍美国的警察制度及纽约市警察局概况,然后分别从警察局和法医局两个部门对纽约市法庭科学的部门隶属、部门设置与工作职能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