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目前没有采取自生自发演进型的反腐败模式,而采取执政党动员型的反腐败模式。作为支配中国历史数千年的政权兴亡周期率,能否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国家里得到遏制,这将是一个高难度的历史课题。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执政的合法性地位所面临挑战的深刻反省与体悟,成为中国执政党动员型反腐败模式生成的动因。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的几十年中,为跳出政权兴亡周期率做出了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3,(10)
腐败现象是影响社会稳定、败坏执政党声誉、伤害人民群众感情的一大恶疾。反腐败一刻不能放松,因为它关系到改革开放能否成功,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世界各国的反腐败体制类型对于我国反腐败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按照反腐败机构所起的主导作用与相互关系,可以将当代世界反腐败体制大致上分为议会主导型、行政主导型和执政党主导型这三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4.
论执政党合法性的有效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何一个执政党的合法性都是建立在对社会政治资源的充分认识和有效配置基础上的。影响执政党合法性的资源可以分为应然性资源、实然性资源和转换性资源,这些资源是否有效最终取决于资源的动员与配置状况。中国共产党动员和配置合法性资源的认识和实践不断走向成熟。执政党取得合法性的过程,就是通过对资源的积极动员、合理配置消除执政合法性与社会政治资源之间的距离并使资源充分有效的过程。提高执政能力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健全执政党拒腐防变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的滋生是一个综合性社会问题,防止和遏制腐败,需要系统地进行研究和科学设计。健全执政党的拒腐防变机制,就是运用系统论方法和控制论原理研究遏制腐败的重要探索和尝试。强调执政党拒腐防变中的“机制”建设,重点是揭示反腐败系统中各种要素的内在关系,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各个环节的协调互补、制约互动关系,运用系统控制论原理研究建立防止和遏制腐败的体制、制度和环境氛围,充分开发反腐败动力资源,激发党内和整个社会反腐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反腐败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监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各国的反腐败实践都与其特定的政治结构、经济运行以及文化传统密切关联。结合社会基础的特点来观察这些实践过程,可以总结出三种富有代表性的反腐败模式:廉洁官僚模式(代表国家:日本)、政党自律模式(代表国家:新加坡)、权力制衡模式(代表国家:美国)。廉洁官僚模式的优点是利用官僚制恪守规则、服从至上的职业精神减少了行政腐败机会,缺点是反腐理念与制度实践游离于政治腐败与商业贿赂之外,反腐败不彻底。  相似文献   

7.
反腐败斗争是执政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刘旸,张连坡,刘云久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是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盛衰兴亡的关键。党的建设涉及的问题是比较多的,其中,反腐败斗争是执政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应该从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  相似文献   

8.
反腐败动力机制,是指执政党在惩治和预防腐败过程中有机整合各种内外部要素、有效利用和开发反腐败动力资源的运行机理.关于反腐败的主体动力问题是一个历史范畴,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论"思想是现代民主社会反腐败的基本理论依据.要正视执政党历史方位的重大变化,从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实际出发.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逐步探索一条依靠群众而又不搞群众运动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时代重任决定了建设廉洁型执政党是一种必然。建设廉洁型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期待,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政治追求,也是当前和今后全面从严治党,建设良性政治生态的内在诉求。在实践中,应从"廉洁修身——加强党员干部廉洁教化、廉洁用权——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廉洁从政——纯洁党内政治生活、廉洁治家——培育清廉家风"等方面推动廉洁型执政党建设,从而保证我们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0.
社会整合是政党的一项基本功能,不管是执政党还是非执政党,都具有社会整合的基本功能。政党存在的意义在于夺取政权、执掌政权、实现本党的纲领和目标。对于政党而言,要想夺取政权,就必须具有足够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社会整合能力,能够吸纳足够的社会支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风险中,因全球化的冲击,经济发展状况的国际比较消解了构建政治信任的经济资源,西方民主政治诱导战略消解了构建政治信任的政治资源,西方文化渗透消解了构建政治信任的主流意识形态资源.而来自网络社会的考验主要体现为:网络民意的兴起考验政府回应民意能力,公共舆论事件的频发考验政府应对危机能力,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考验政府阳光执政能力.社会转型的挑战带来的社会风险对当代中国政治信任构建影响尤为突出,即因社会信任缺失而导致失信文化弥散,因公民意识觉醒而引发维权事件增多,因社会阶层分化而导致利益冲突加剧.作为执政党和政府,只有在清醒地认识到社会风险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依法执政、民主执政与科学执政的能力,才能在化解种种社会风险中巩固和提高公众对执政党和政府的政治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90年,就其自身形态而言,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从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转变,这个转变是一个不断改革、不断进步的过程。用一个现代执政党的要求来衡量,在转变的过程中至少还需要注重关于执政党的合法性问题、反腐败与反特权的问题、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问题、改善党的领导以及党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3.
腐败现象是一种社会病毒,如同自然界的病毒污染一样,是不可能一下于消灭和杜绝的。腐败现象是社会综合症,消除腐败现象需要综合治理,要从根本上消除产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是一项艰苦复杂的长期任务。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倡廉肃贪和反腐败斗争,首先要从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我们党是执政党,各级领导机关中党员占有很大的比例,绝大部分领导职务是由党员担任的。他们肩负着动员、组织、领导广大群众进行改革和建设的重任,代表党和国家行使一定的权力。各级领导机关的作风如何,领导干部的表现怎样,关系着党…  相似文献   

14.
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指的是政府内部的职权配置形式和相互关系。从党和政府的宏观整体层面建立权力制约协调模式无疑是最彻底的,但比较复杂和困难。如果只在执政党内部探索建立,则显得相对容易。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长期、唯一执政党,探索在党的系统内建立"权力三分"的理想模式,克服权力过分集中,反对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行政论坛》2015,(3):11-15
反腐败形势严峻,腐败既得利益联盟主动反击、消极怠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反腐败具有多重风险,即制度风险、互联网风险、价值断裂风险、信任风险和社会风险。化解反腐败风险的基本路径是:树立宪法权威、走向制度化正义、提升法治水平、让权力在阳光下行使、政治体制改革要在技术层面展示智慧、凝聚共识、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16.
<正>制度建设是反腐败的根本性举措。从国外一些长期执政政党制度反腐的经验来看,首先是注重制度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建设,其次是重视制度的执行力,对腐败实行零容忍,最后注重加强内外约束机制的构建,使政党时刻处于监督之中。而有些长期执政的政党,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反腐措施,腐败泛滥,积重难返,最终丧失政权。例如,苏共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形成特权和腐败的制度化,最终被人民抛弃;印度国大党实行家族式统治,导致垄断和官僚主义及权力寻租的蔓延,最终失去选票;日本自民党"金权政治"泛滥,失去民众信任,等等。执政党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17.
唐晓清  段冰冰 《理论探讨》2007,21(6):111-114
反腐败的主体动力是一个历史范畴。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主体论"思想是现代民主社会反腐败的基本理论依据。从我国国情出发,完善执政党的反腐败动力机制,就是针对目前反腐败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以唯物史观和系统思维为指导,以突出人民群众在反腐败中的主体地位和动力作用为核心,重点把握反腐败系统中影响运转动力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协调互补、制约互动关系,从激活主体动力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反腐败系统的整体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制约和监督权力是反腐败的关键。在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改革未取得根本性突破的情况下,运用科技手段作为当前反腐败的切入口和突破点不失为明智之举。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深刻影响的同时,也为反腐败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从技术层面提升反腐效能,突破反腐败瓶颈,需要执政党在既有的反腐败方略和路径之内,充分重视科技反腐的特殊作用,在顶层设计时充分考虑科技元素,整合数据资源,推广信息化应用,形成官民互动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9.
更加关注人权、反腐政策法制化、预防腐败与推进改革相结合:既打“老虎”又打“苍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中国反腐败斗争在过去一年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基础上,目前正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中央纪委有关人士最近在接受《瞭 望新闻周刊》采访时,将这些新动向概括为五个方面,即:在打击腐败分子的过程中更加关注人权;推进反腐败政策的法制化;预防腐败与推进改革相结合;在打击高官腐败的同时,高度关注基层腐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20.
执政公信力作为执政党与公众之间互动的一个结果,体现公众对执政党的信任程度,在某种意义上,也影响执政党合法性。公众对执政党的信任程度,取决于二者互动过程中信息传播与获取的有效程度,实际上反映二者之间的沟通关系。提升县级党组织的公信力应以加强政治沟通过程的有效性为基础保障。基于绥棱县@绥棱人的考察,发现民情微信可以为政治有效沟通提供现实渠道,打通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县级党组织可以借鉴这一作法,充分利用民情微信这个提升公信力的有效通道,积极探索并创新丰富沟通方式,提升执政公信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县级党组织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