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秋实 《人民论坛》2015,(8):110-112
文章概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概念及建立农保法律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我国农保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法律立法层次低、缺乏系统化立法支持、缺乏可持续性及保障水平低等缺陷,建议借鉴德国、日本、瑞典农保法律制度,从农保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具体构建及与其它制度衔接入手,构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是人类自己创造的调整社会关系和引导社会行为的刚性制度规范。构建和谐社会是崇高的治国理念和价值目标。法律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意义体现为通过法律的规范性、稳定性、强制性和导向性,维护现代社会的秩序、公正、人权、自由和效率,激发现代社会无限的创造活力,让现代社会在合理的社会流动中求和谐,在动态的和谐中求发展,从而保证现代社会在法律规制的轨道上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 《理论月刊》2006,(3):33-35
法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完善法制是对和谐社会的支撑,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依赖于法律制度的推进,必须借助于法治建设。法治社会不等同于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应当是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4.
游小华 《求索》2013,(3):194-196
社会转型下,社会结构和经济秩序在悄然发生着改变。社会公众被推入"陌生人社会",利益矛盾频发,社会冲突由远至近。法律信仰作为法律文化价值观念或法律精神的集合,不仅体现着全民社会对公平、正义、理性和秩序的向往和需求,还有助于减少社会冲突和利于法治国度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使法律信仰更好地规制社会冲突,对法律信仰形成之影响因素进行评析就较具社会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法学研究得出的结论通常会影响到政府的决策和政策、制度的制定以及公众对于政府、法治、整个国家法律运作体系的态度和期望。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结合,有利于推进法治建设;法学研究与各学科的互动,是构建社会精神的基础。法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合格法律人才、推行公民法律社会化教育以及树立社会对于法律的信仰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民主法治建设不可或缺。在现代社会中,文明秩序的构建需要法治精神的推动,和谐社会要建立在法治社会的基础上。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尤其要注重发挥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核心作用。宪法是依法治国的首要依据,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法治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只有弘扬宪法精神,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保障社会成员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才能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依法行政,防止社会矛盾激化,保证社会的安定有序。  相似文献   

7.
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运行,而构建和谐社会,又对社会稳定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履行国家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法定职责。因此,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的实现是我国构建民主法治社会的重要目标,法律监督运行机制是科学构建法律体系的根本。要发挥立法机关和监察机关的监督主体作用,先行先试、科学实践法律监督机制,为"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华民族复兴提供法律保障。不断创新法律监督原则,为我国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构建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社会律师、公职律师与公司律师等法律服务队伍,对于提高依法执政、依宪执政、防范风险均具有重大意义。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必须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一要围绕经济工作重点的转移,调整法律服务工作的方向;二要围绕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调整法律服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和谐社会的所有问题都必然归结为法治问题,或者与法治密不可分。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 用,要依靠法律来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依靠法律来保障和谐社会的实践,依靠法律来引导和谐社会的发展。可通过构 筑民主与共和的法律机制、尊重和保障权利和人权的法律机制、激发活力和创造的法律机制、公正合理协调利益的法律 机制、确保与重建社会信用的法律机制、维护生态平衡、天人和谐的法律机制、保证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法律机制、反 腐倡廉、守护认同的法律机制、定纷止争、化解纠纷的法律机制、建构和谐世界的法律机制等来完成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