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是列宁首先提出来的。他说,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无可争辩的事实。”他认为,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是可能的。(列宁《论粮食税》)  相似文献   

2.
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与基本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 ,是列宁首先提出来的。他说 ,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 ,“这丝毫也不是奇谈 ,而是经济上无可争辩的事实。”他认为 ,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是可能的。(列宁《论粮食税》)一球两制长期竞争将是当代世界基本格局趋势 ,充分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益因素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能动地在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发生密切的联系中寻求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 ,既是历史逻辑的要求 ,也是当代中国对外战略的基本取向。我们应当自觉利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世界性 ,把握利用资本主义的现实可能性 ,从而缩短…  相似文献   

3.
1921年3月,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废除余粮收集制和施行粮食税的决议,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转变。同年4月,列宁发表了《论粮食税》。这篇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是在十月革命后胜利地粉碎了国际于涉和国内反抗之后,为了不失时机把着重点转移到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上来的理论原则和政策指导,正如列宁在文章第二段开宗明义指出的,新经济政策不是“眼前的”一时权宜,而是成功地实现俄国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4.
列宁创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已逾百年,重新审视列宁的这篇著作,可以看到列宁承继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出发来剖析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方法,开拓了世界体系、全球化理论的先河,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是指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列宁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论粮食税》、《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和列宁在右半身几乎全部瘫痪不能执笔的情况下通过  相似文献   

6.
1953年4、5月间,李维汉同志带领调查组赴上海等地调查资本主义工商业问题。调查组的成员有郑新如(当时任中央统战部工商处副处长)、黄铸(工商处干部)、李逸云(李维汉同志的秘书)、勇龙桂(国家计划委员会私营企业处处长)等同志。这次调查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进行的: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毛主席1952年6月对中央统战部报送的《关于民主党派工作的决定》稿批示:“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五反”运动已…  相似文献   

7.
无产阶级革命或说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核心内容。而无产阶级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只有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了生产力的桎梏的时候,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革命的时代才来到了。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就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历史考察与分析,对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现有发展阶段,做了一个在列宁看来是科学的判断,也即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到了它的最高发展阶段——帝国主义阶段。从列宁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考察来看,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一个腐朽的、垂死的阶段,是一个朝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因此,当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时候,意味着无产阶级革命或说社会主义革命时刻的到来,也意味着无产阶级发动社会主义革命不仅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还具有现实的合理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不仅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政治宣言,还是俄国工人阶级发动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支撑,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8.
1953年春季,时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的李维汉带领数位同志组成调查组,赴武汉、上海等地听取关于工商业问题汇报,召开座谈会,讨论国家资本主义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形成《资本主义工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报告,受到毛泽东主席高度重视。经6月中旬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到全国工商联会员代表大会,在党内外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路线、政策准备。  相似文献   

9.
李维汉同志思想发展的飞跃和对中国民族问题理论与实践的贡献──纪念李维汉同志诞辰一百周年黄铸李维汉同志是我国统一战线工作和民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和著名理论家。我长期在他身边工作,亲身受他的言传身教,得益很多。而受教育最深、得益最大的是,他以亲身经历和世界...  相似文献   

10.
列宁创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已逾百年,百年之后重新审视列宁的这篇著作,可以看到列宁如何延续马克思、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开拓科学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列宁延续了前人既有成果又跳脱了窠臼;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方法站在资本主义对殖民地、世界市场被瓜分的形势下判断了国际格局。列宁对帝国主义的把握中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用生产关系出发来剖析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方法,开拓了世界体系、全球化理论的先河,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分析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揭示的科学结论。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又通过对处于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考察,得出了帝国主义是腐朽的、没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的深刻论断。  相似文献   

12.
<正>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的召开,标志着苏维埃俄国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结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开始。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实行粮食税,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允许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行租让制等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开放国内市场,实行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等等。这些政策实施的初期,党内外有些人不理解,不支持,散布了许多错误的言论。列宁从团结和帮助同志的愿望出发,对各种错误的言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相似文献   

13.
正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写下的《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写下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灵活运用了  相似文献   

14.
<正> 由《历史研究》杂志社、上海社联、湖北省社联、湖北大学历史系、南开大学历史(系)研究所和武汉大学世界历史研究所六单位联合发起的全国首次帝国主义问题学术讨论会,1987年10月在湖北大学举行。会议比较集中地讨论了如何理解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问题。一些同志肯定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发展,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巨大贡献,同时指出,任何理论都有其时代局限性,何况列宁逝世后,资本主义发生了很大变化,因而需要重新理解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有的  相似文献   

15.
梁瑜静 《传承》2008,(6):28-29
本文将从对列宁著作内容入手,结合当今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论证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一书发表已经80多年了。80多年来,尽管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但是,这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并没有改变它灭亡的命运。8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风风雨雨,充分说明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基本思想是正确的,至今仍是我们科学分析和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郭万敏  周全华 《求索》2013,(6):57-59
20年来理论界强调了马克思与列宁的相同点,形成一种主流观点:俄、中等落后国家的实现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东方理论的成功实践.这是将马克思“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命题与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论”相混淆。这种误读马克思的“超越”论。以致“卡夫丁峡谷”的迷雾挥之不去。回到经典文本,弄明白文本的原意。澄清“卡夫丁峡谷”的迷雾,这才是对马克思起码的尊重。否则会如同马克思所说,这是给了他太多的荣誉和太多的误解。  相似文献   

18.
试论邓小平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梁琳娜大胆地借鉴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这是贯穿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个重要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在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对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特色理论独具光彩的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贯彻这...  相似文献   

19.
1921年春,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以后,列宁鉴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经验教训,力排众议,毅然作出推行新经济政策的重大决策。这是苏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基本经济政策。列宁十分重视构成新经济政策“基本点”的国家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他分析了俄国社会存在着的五种经济成分,即宗法式的农民经济、小商品生产、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其中分散落后的个体小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极大优势。同这种个体经济相比较,国家资本主义是集中化和社会化的大生产。因此,列宁认为,只有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才能摆脱小生产设置的障碍,使俄国确有把握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国家资本主义将是我们的救星。”(《列宁全集》第27卷第269页)  相似文献   

20.
<正> 由郝陕君等同志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中西500年比较》一书,前不久在武汉市举行首发式。这部著作,是对中西文明进行综合性比较研究的一项积极成果,它的出版,引起了理论界的重视。为此,本刊记者征求郝孚逸同志意见,请他发表点看法。一开始,郝孚逸同志引用了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论犹太人问题》中说的一句话:“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迷信来说明历史,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说明迷信。”他说,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