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先锋队》2011,(10):60-60
画外音: 时下,很多地方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领导干部“下基层、转作风、促发展”活动,这原本是件好事,然而有一些领导干部却把这个好“经”念歪了,使下基层变成了“吓”基层,引起基层干部群众的反感。这些“吓”基层的官员本身的行为就是作秀,他们当然希望看到的“演出”是一场和谐美满的正剧,于是就有了警车开道,前呼后拥,浩浩荡荡,仿佛古代的皇帝下江南,吓得下一级的官员紧张惶恐地把一些“顽固”的上访对象和钉子户转移藏匿起来。对于这些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会“吓”基层的领导干部,基层不欢迎,群众反感和生厌也是理所当然的。虽然这样的干部是少数,但这样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也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必须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的警醒。  相似文献   

2.
冬寒 《当代党员》2010,(1):65-65
一些地方在考核干部时,对干部的缺点往往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最常见的有这么几种:一是“胆小病”,工作上不够大胆;二是“急性病”,在工作中“有时比较急躁”;三是“粗心病”,一般的说法是“有时处理问题方法比较简单”。这几种毛病不但成了干部的常见病。而且也是多发病。  相似文献   

3.
干部交流应走出几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52条指出:要“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制度”。干部交流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培养锻炼干部、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防止腐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干部交流的经常化也出现了一些“程式化”的问题,影响了干部交流的效用,应该引起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误区之一:人往高处走,不提拔交流难。受“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思维的限制,将干部交流看作提拔干部的一种渠道,将干部提拔作为干部交流的一种理由。对有培养前途的干部进行交流,多是“带帽”…  相似文献   

4.
干部非正式群体是一种由干部情趣一致或爱好相仿、利益接近或观点相同、彼此需要等原因,自发或自然形成的、以心理或情感力量维系的人数弹性较大的群体。其实质就是干部的“交际圈”,是干部“八小时之外”的重要表现之一。干部非正式群体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它可以起到推动作用,也可以成为一种阻力。当前,认真研究、正确对待、科学引导干部非正式群体,对切实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推动各项工作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干部非正式群体的主要特征形成的自发性。干部非正式群体通常都不是由哪级组织或哪位领导者有意组织或精心安排…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干部驻村作为多途径锻炼干部的一种有效形式,既为基层解决了不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也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富有实践开拓精神的年轻干部。但是,也有少数干部驻村当“客”,令群众十分反感,应当引起重视。  少数干部驻村,一是当“攀客”,一进村就住进富人家,很少进五保户、贫困户家中看看、问问,百姓称之为“嫌贫爱富”干部;二是当“稀客”,名义上驻村,实际上一年到头进不了几次村,村民很少见到他们的身影,百姓称之为“下乡镀金”干部;三是当“说客”,指手划脚,评…  相似文献   

6.
春节前夕,在一次年终总结会上,一位领导干部谈到如何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各种人才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提出了一个用“长”帮“短”的主张。他认为,既不能用“长”,又不能帮“短”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只有用“长”,但不能帮“短”的干部,是领导才能不全面的干部;弃“长”用“短”的干部是愚蠢的干部;只有既能用“长”,又能帮“短”的干部,才是最高明的干部。我认为,这位领导的见解,是十分正确的。用“长”帮“短”,可以说是一条调动各种人才的积极性,使他们全面发展、各尽所长、减少失误、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在试点的基础上对领导干部任免“票决制”进行了认真的规范,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了推广。这一制度的推行意味着对干部工作神秘化和封闭化的;中击决定干部的任免,不再是“一言堂”或几个人的暗箱操作了,对干部任用的决定权正在从“一人提议、众人附和”或几个党委常委“同意”转向更多党委委员“投票同意”。票决制,千呼万唤始出来。作为干部讨论决定的一种形式和制度,“票决制”的产生、发展、成型还是  相似文献   

8.
晚成 《学习导报》2013,(13):49-49
现在,有一种说法在县区干部中有一定市场:“各领风骚三五年”。言下之意是,地方官员换得勤,有无政绩,是否升迁,三五年即见分晓。 然而,这话还有更深层的意思。由于只做“三五年”打算,“拍脑门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是常有的事。“各领风骚三五年,哪管身后浪滔天”,成为个别县区干部的思维方式。我们暂且把这类只顾眼前、不营长远的干部称为“三五年干部”。  相似文献   

9.
眼下.以短信评议干部在一些地方流行开来。这看似是评议干部工作的一种创新,但这种“创新”,仍然是“做秀”,是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射洪县高度重视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一是实施“三个联动”,为党外干部脱颖而出“铺路子”。强化组织“推动”,坚持每月一次专题例会、季度一次联席会,分析研究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情况。制定目标“拉动”,每年培养选拔10名党外干部,并分解落实到相关单位。完善机制“促动”,推行统战部定期推荐提名、组织部征求任用意见制度,实现了对党外干部同规划、同培养、同考察。二是围绕“三个注重”,为党外干部健康成长“压担子”。  相似文献   

11.
干部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加强干部道德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干部自身素质,而且是改善党风和社会风气,提高全体公民道德素质的关键因素。当前,加强干部道德建设,是进一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真正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途径。因此,正确认识干部道德现状,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干部道德建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对我国干部队伍道德现状,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倒退说”。认为,与我国…  相似文献   

12.
《先锋队》2014,(11):5-5
为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山西省委不久前打出“三个一批”组合拳刷新吏治,即甄别一批不廉洁的干部,退出一批不作为的干部,掌握一批善作为的好干部,以期彻底整治“为官不廉、为官不为”的问题。“三个一批”从严治吏组合拳具体为:一是甄别一批不廉洁的干部,分级分批对全省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一把手”、掌握资源审批权的副职、与煤炭等资源紧密相关的部门领导,进行一次廉洁考核,建立廉政档案,坚决撤换“带病在岗”干部;二是退出一批不作为的干部,对抵制“四风”不力,不胜任、不称职、不作为、不主动履职担责的干部,果断予以调整;三是掌握一批善作为的好干部,对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掌握一批听党话、跟党走,敢作为能作为善作为,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最终做到干部工作心中有数、手中有人。  相似文献   

13.
宛诗平 《党课》2011,(21):126-126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为照顾一些政绩平平、能力一般的干部的“情绪”,就另设一名副职、虚职岗位;为照顾一些年事已高、不适合担任主要领导的干部的情绪”,就让他们“享受”比原来高一级的待遇。这种以“位置”来照顾“情绪”的做法,笔者着实不敢恭维。  相似文献   

14.
赵良坤 《党课》2013,(8):62-62
刘云山同志在出席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时曾强调,选一个干部就是树一面旗帜。“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进”。选人用人向来是一种政治智慧,所以才有“栽好梧桐树,招来金凤凰”、从细微处识别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等各种选人用人方法,才有刘备、李世民、武则天等一大批选人用人的杰出“伯乐”。刘云山同志提出的“选一个干部就是树一面旗帜”,就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5.
一段时期来,干部中出现的“作秀”风使干部的形象受到损害。对于干部到底是“作秀”还是“做事”,人们往往也一时难以区分。所以,即使是真做事的干部,人们也会怀疑其动机。甚至许多干部只要做事,就有人说是“作秀”。有的干部兢兢业业,扎实工作,则被认为他是想往上爬,是“作秀”;有的干部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则被认为是“标新立异”,是“作秀”;  相似文献   

16.
过去3个月,可以说是中国的“公审季”,公开开庭审理不仅成为办案机关主动接受公众监督的一种形式,也被有些地区作为一种教育模本。无论是打“苍蝇”还是打“老虎”,目的都是惩戒,惩既往,戒来者。四川绵阳华明受贿案,就是其中的一个实例。“高危”岗位的科级干部受审,市委书记等150多名干部齐聚法庭,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定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是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问题的前提。我们的干部之所以能上不能下,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不能正确认定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致使该“下”者下不来,优秀的“上”不去。我们要实践“三个代表”,不可不注意分辨和淘汰真正的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   一、解决干部“下”的问题,正确认定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是前提   正确认定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既关系到干部个人的进退,更关系到干部工作的严肃性以及干部制度的贯彻落实,对解决干部“下”的问题起着基本依据的作用。   只有正确认定…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提出的“推行无任用干部推荐考察制度”,是在新形势下对干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也是对干部推荐考察工作方式方法的一次拓展。无任用推荐考察是以“无方向考察、有任用选拔、活考察形式、重跟踪管理“为主要内容,采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种全面考察方式方法,它可以有效解决干部考察中民意“失真”的问题,也可以有效畅通组织与干部的交流渠道,从而切实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现在,一些地方有一种不良现象,就是在干部提拔任用中托关系、递条子、“打招呼”。每当干部调整之际,这些地方的主要领导就会接到方方面面的“招呼”,  相似文献   

20.
近一个时期以来,在干部队伍中兴起了新一轮的“文凭热”。应该说,大多数干部出于求知的动机,踊跃参加各种培训班,妥善地处理工作和学习的矛盾,通过埋头苦学,拓宽了知识面,增长了才干,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但是也有一些干部却挂名攻读学位,“混”字当头,利用不正当手段捞取硕士帽、博士帽。群众戏称这类干部弄到手的文凭是“注水文凭”。干部或利用手中掌握的权,或利用手中可以支配的公款,通过歪门邪道搞“注水文凭”,实现上是“权学交易”,是腐败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转变干部作风,就必须尽快治一治这种变味的“文凭热”,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