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王世虎 《人事天地》2011,(10):62-62
苏思萨·拉纳辛哈是斯里兰卡的一名普通商人,他拥有一家私人造纸作坊,以生产纸张为生。那一年,因为气候变化的原因,制造纸张所需要的原材料草秸非常紧缺,作坊的生存举步维艰,经营十分惨淡。一天,拉纳辛哈正为原材料的问题头疼不已时,遇见了附近大象孤儿院的院长。自古以来,大象就是斯里兰卡的图腾,它们被看作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在斯里兰卡人的心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鄂皖交界的雄关险隘罗田县松子关下,有座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名日胜利镇。镇子里有条颇具特色的老街。踏进老街,长街曲巷,青瓦粉墙。民居路面,店铺作坊,仍保留着深山老街爸朴的环境风貌,古色古香的气质依旧,风韵犹存。  相似文献   

3.
《青海人大》2006,(5):F0004-F0004
青海青稞酒的发祥地在互助县,这里山峦环抱,地势平坦.风调雨顺.气候宜人.为青稞酒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清以来,互助县民间就能土法酿造青稞白酒,当时流传着“开坛十里游人醉,驮酒千里一路香”的佳话、解放初期,在互助县威远镇地区就出现了以“天佑德”为代表的青稞酒八大作坊。  相似文献   

4.
秦汉时期形成了五口之家的家庭规模,家庭人口基本在4~5口之间;魏晋南北朝时期,五口之家的家庭规模逐渐扩大,家庭人口规模在5~6口左右,隋唐时期家庭人口达到5~7口。其间,家庭类型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消费需求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促进线上消费有利于释放我国内需潜力,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基于此,借助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知识对家庭线上消费支出的影响及其实现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家庭的线上消费支出,采用工具变量法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金融知识对家庭线上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在农村家庭和低收入家庭样本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家庭使用移动支付、增加了家庭的金融可得性、促进了家庭财富积累,从而提高了家庭的线上消费支出。  相似文献   

6.
岳金顺 《工会论坛》2011,17(1):49-50
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共同愿望,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基本前提。只有企业的每个职工家庭都和谐了,和谐企业的创建才有望实现。首先要提高社会成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社会各界都应关注和谐家庭建设,形成有利于家庭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机制和环境;企业要发挥职工个人在创建和谐中的重要作用,职工心态是营造和谐家庭的基础,家庭友爱是家庭和谐的关键;企业要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创建和谐家庭服务体系,大力开展“送温暖”活动,结合企业发展为职工“送岗位”,结合工作实际,开展“送亲情”活动。企业与职工家庭齐努力,实现和谐企业与和谐家庭的共建共享、共同和谐。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案例纵向分析方法,对一个城市迁移家庭的收支账本数据(1986-2017年)进行收集整理,分别研究迁移家庭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与迁入地、迁出地平均收入和支出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影响迁移家庭生活水平变迁的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的城市家庭一定程度上分享到国家经济发展成果;第二,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严重影响了迁移家庭的相对收支水平,实质上降低了迁移家庭生活质量;第三,退休金增长制度、户籍改革制度、代际孝顺行为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对迁移家庭的负面冲击;第四,家庭结构的变化对于迁移家庭的影响不确定,取决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因素的均衡考虑。  相似文献   

8.
犯罪的家庭因素历来是中外犯罪学家研究的重点。特别对未成年人犯罪而言,家庭因素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成年人。在影响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诸环境因素中,家庭因素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着重从家庭教育、家庭结构和家庭气氛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消费信贷作为缓解家庭经济风险的有效手段,对于降低家庭经济脆弱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信用卡使用的视角考察消费信贷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信用卡使用显著降低家庭经济脆弱性,经一系列内生性处理与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信用卡使用通过促进家庭潜在投资和劳动参与有效降低家庭经济脆弱性。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信用卡使用对低物质资本、低人力资本和高医疗与抚养负担的家庭产生较大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信用卡使用能够长期有效缓解家庭经济脆弱性。文章为构建家庭经济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家庭风险应对能力与增强经济韧性,进而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家庭的本质与家庭和谐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社会制度,她为繁衍人类、稳定和发展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要进行的工作内容包罗万象,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家庭。构建和谐家庭。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构建和谐家庭,而构建和谐家庭,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理解家庭的本质与家庭和谐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目益成为关注的焦点。离异家庭子女更容易形成自卑、孤僻等不良性格,其主要原因在于夫妻离异使得家庭解体,残缺的家庭导致残缺的家教。本文主要从家庭方面分析了离异家庭子女形成不良性格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家庭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家庭中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从家庭的角度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心灵的皈依。天然血缘关系所铸就的亲和性、共同生活所熟知的可能性和家庭教育感化的有效性决定了家庭对罪犯教育感化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家庭能够促使罪犯真诚悔罪,能够帮助罪犯矫治犯罪心理乃至预防犯罪人再次犯罪。犯罪给家庭带来了危机,有缺陷的畸形的家庭对教育感化犯罪人也存在负面的影响。基于家庭对罪犯教育感化作用的分析,监狱工作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罪犯教育感化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经营主体,具有独立的法律主体地位。对部分省市调研所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家庭农场在工商注册中登记为个体工商户的比例最大。但根据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将家庭农场定位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更符合其本质属性。国内许多省市制定了本地区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条件各异,建议将经营者主体资格、经营范围、经营规模及土地承包经营权取得条件列为家庭农场设立的法定条件,应基于规模经济效益来测算各地区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无须对家庭农场的雇工人数和注册资金设置特别的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15.
张卫东 《工会论坛》2008,14(1):53-53,73
家庭是油田的细胞,没有家庭的健康、文明、和谐,就不可能有油田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因此,创建和谐家庭,对胜利油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标准,创建廉洁家庭、学习家庭、亲情家庭、文明家庭和节约家庭。同时,创建和谐家庭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和维护。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因素也有青少年心理的内部原因,而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是主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两个青少年离家出走现象,从家庭心理气氛,家庭角色、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教育观念角度透视,并对家庭怎样对待离家出走归来的青少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满足了以农户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特性,又扩大了经营规模,解决了家庭经营低、小、散问题。家庭农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农业生产中最可靠、最有效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8.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关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大事。本文通过对几个典型案例的分析,阐述了家庭虐待、遗弃以及买卖儿童所造成的危害及其所反映出的法律问题,强调了未成年人家庭法律保护的重要性。指出应该通过加强立法、执法、完善组织保障体系、加强普法教育等途径,来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法律保护,防范家庭对未成年人的伤害事件。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二十大首次将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写入党代会报告,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家庭和家庭建设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家庭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重视家庭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发展和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单亲特困母亲家庭青少年的规模及其所处的困境,使其成为一个急需社会关注与帮助的弱势群体。“阳光家庭服务项目”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与方法为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及其子女提供服务,并尝试建构单亲特困母亲家庭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模式。本文以该项目为例,论述了单亲特困母亲家庭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理念、特质、内容、方法与机制,总结了该模式的服务效果,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