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德国民主共和国掀起了一场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争论。了解此次争论的背景和争论内容,对于客观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枬森教授领衔的大型学术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的出版,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必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一直是哲学界的热点问题。它涉及三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问题;哲学的科学性问题;如何认识旧体系的主要不足。在这一领域拥有重要影响的黄楠森先生努力开拓创新,但他依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他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想没有克服旧体系的不足。建构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还是有待完成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其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又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故而,认识论的争论,事关重大,引人注目.近几年来,认识论几乎成了论争的王国.新名词、新概念和新见解,层出不尽,目不暇接;论争的对象,轮番交替,此起彼伏;而且大多是基本理论上的"是与否"之争.现择其要者略述如后,以供读者思考、鉴别和判断.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30)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这一内容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也丰富了其理论体系,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对中国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建设发展有很大意义。认真了解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哲学知识方面的内涵,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内容,揭示它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Т.И.奥伊则尔曼在苏联哲学史上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体现了从苏联到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连续性。奥伊则尔曼基于哲学史与哲学自身的内在统一及其辩证发展,定向元哲学的研究价值。在比较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黑格尔历史—哲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一切哲学体系的积极否定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以及与其他哲学体系在哲学史上的辩证发展关系,奥伊则尔曼拒绝、反思和批判了苏联官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倾向,并尝试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面临的意识形态孤立主义困境以及真理性问题。这样一种努力恰恰旨在使苏联哲学经由黑格尔辩证法环节重新回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根基处,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开启自我批判的环节,构成其获得自我发展的具体方式和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陆青 《求知》2023,(3):55-57
<正>恩格斯作为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本身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及恩格斯的重要思考,有助于进一步厘清马克思主义在立场、重大观点和方法方面的问题,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哲学领域实现批判、扬弃和超越的深层次原因。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思辨方式和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对当代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和一些论著,对实践概念的界定都过于简单,不能全面说明实践概念的深刻本质和实践活动的丰富内容,自然也就无法用以说明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实践的本质和丰富内容:第一,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不能把思想活动和认识活动当作实践活动;第二,人是对象性存在物,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第三,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人在活动中必须服从自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刘益浒 《学理论》2009,(9):108-109
确立当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必须坚持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加以指导。当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石,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学界有许多争论观点。  相似文献   

10.
问:“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为什么是一个典型的混淆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同历史唯心主义的界限的命题? 答:任何一种哲学,作为一个理论的体系,都有它的出发点。不同的出发点,直接规定着不同哲学的性质。历史上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都是以精神作为出发点。以物质为出发点,则构成各种形式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是从社会关系出发来说明人,说明人性和人的本质。提出“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和马克思主义相违背的。那末,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典型的混淆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同历史唯心主义界限的命题呢?历史上的人道主义有多种形式:十四到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相似文献   

11.
王虎学 《理论视野》2014,(3):16-18,21
总体上看,国内外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思想内容和历史地位的争论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种截然相反的代表性观点即“顶点论”和“不成熟论”,二者争论的焦点是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由此自然会引申出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对待《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而这也涉及到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事实上,科学对待《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助于系统地、完整地、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2.
以抽象人道主义为理论指导,直接造成了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和苏联解体。但是人道主义思潮在苏联的兴起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客观原因。克服西方学者制造的“马恩对立”,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早期的许多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大胆创新,建立一种新的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苏联哲学界面临的历史性任务。苏联哲学家没有完成这一任务,由此造成许多负面影响,苏联解体是集中体现。没有及时创新是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教训。  相似文献   

13.
以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英 《求知》2010,(2):7-8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问题,以利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1.正确的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30年代,金岳霖先生就提出了一个思想:哲学体系应该是哲学家自己人格的体现。也就是说,一个哲学体系不一、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看待自然辩证法,成为正统马克思主义同西方马克思主义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争论的意义不仅仅限于马克思主义内部,而且关涉到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历史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等重大哲学问题,同时关涉到如何看待哲学性质问题,具体说就是自然观、世界观等是否应该和能够成为哲学的正当论题的问题。站在这一高度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自然辩证法的否定是没有充分论据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疑标志着一种思想理论,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样也意味着中华民族实际经历的一场伟大的历史性实践,这一实践直到今天还在继续着。确切些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不过是这一历史性实践在观念形态上的一个突出表现。因此,中华民族已然经历并且正在经历的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性实践,从根本上构成了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总体性基础。离开了这一基础,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何讨论,特别是那些字面上的争论,就会是表面的、空疏的、无关宏旨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叙述逻辑上必须具备相应条件。教育部示范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引入"实践"概念作为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在理论推演和叙述逻辑上都产生了不少问题。依据目前公认的定义,"实践"概念和"物质"概念都无法成为新体系的逻辑起点。从形式逻辑来看,起点概念应该是非集合概念。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3,(34)
"问题与主义"之争作为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历史事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重要的影响。"问题与主义"之争是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于国外、国内的客观形势不同的认知之下,对于中国未来道路所做出的不同选择而引发的一场知识分子内部的争论。在争论当中双方依旧保持盟友的关系,双方也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这场争论使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成长必须和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起来,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要吸收和借鉴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18.
李卓群 《学理论》2012,(23):38-39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当中一些问题的争论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其中争论特别激烈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问题以及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体系和历史唯物主义开始形成;社会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时一再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情况确实是这样,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党内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有分歧,也有争论。第一次争论发生在60年代初,第二次争论发生在“文革”后期,第三次争论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90年代初达到很尖锐的程度。本文试对这三次争论作历史的回顾,并加以总结。一、6O年代初的两种社会主义现的争论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四次大争论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阶段的理论成果无不是社会各界围绕着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而展开的思想理论交锋、争论的结果.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的社会资源,它见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