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孔子教育思想对培育"四有"新人有重要借鉴意义,倡导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美德,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没目标.  相似文献   

2.
对孔子"中庸"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之策,也是坚持"文化自信"的应然之举。"中庸"思想内含三重逻辑:个体层面的立身之道;社会层面的处世之道;国家层面的治世之道。对"中庸"思想的历史价值需要辩证审视,在批判其糟粕的同时,需要看到这一思想对于维护当时社会稳定、和谐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传统儒家哲学从孔子的仁学到理学家的理学,都是"一以贯之"的实践之学,在躬行践履中实现"内圣外王"的最高理想.在传统儒学亟待转型的今天,重新考察它"一以贯之"的内在的实践特性,有益于传统儒学寻找在当代的生长点,对弘扬传统文化和儒学完成在当代的转型有可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思想范畴,是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孔子哲学思想的基调和精华,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处世观念.今天,继承和弘扬孔子"和"的思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及振兴中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习近平同志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至关重要,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从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新时期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主题、必须营造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社会氛围、必须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必须以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作为根本目标等观点。  相似文献   

6.
"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人类的历史使命.为了实现这一任务,有识之士特别是儒文化圈内的专家学者,可以充分利用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因为他们的有关思想与学说必将是21世纪人类思想与文化的重要资源.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为责"、"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大同'的社会理想"等几个层面,能释放出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的智慧火花.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征途上,在万众一心、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进程中,放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用时不我待、"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8.
孔子长期以来被称为"圣人",其实君子才是孔子所追求的且已经实现了的个人形象。孔子的君子形象主要表现在向学博学、学思并重、勇担道义与勤于实践四个方面。同时孔子又是一位食人间烟火,有喜怒哀乐,有血有肉,真实可爱,会同常人一样犯错误的"普通人",孔子是"君子"又是"普通人",这种"二元形象"既对立又统一,且对当代人的修身养性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产生于春秋末期社会急剧变革环境中的孔子学说,其基本学理,一是为治理社会而开出"仁、礼、德、中、和"的方案;二是为培育治理者而提供"修身正心"的指导。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社会大变动和社会求治理相交替的历史,因而孔子学说必定随之而沉浮。在1978年之后,我国人民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治之路,因而孔子学说又一次浮起,成为"显学"。现在,中国需要一次从孔夫子到毛泽东、邓小平的科学总结,承续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借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中国化,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成长,构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0.
孝是中国社会最基本和重要的伦理范畴,也是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孔子对孝特别关注,他从"孝敬"、"谏诤"、"父慈子孝"、"亲亲"、"仁"等多个层面创构了一套儒家孝伦理思想,成为其仁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孔子孝论,发掘孔子儒家"孝的文化"科学内涵,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对促进家庭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有着重要的现实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是实现中华文化自信的必然途径,是进一步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的基础。面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断层、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社会不良文化的侵蚀等问题,必须通过发挥全媒体宣传优势,利用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传承,强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在"一带一路"中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等途径,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相似文献   

12.
孔子仁学思想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核,而"爱人"是仁学思想的基本伦理原则,这其中内在包括了爱亲、爱众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爱人的条件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克己复礼"实现爱人,以"孝弟"之道实现爱亲,以"忠恕"之道实现爱众的道德实践。基于孔子仁学思想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联系性,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要以仁、礼、孝和忠的基本伦理理念为指引,增强个体道德修养、公民规则意识、家庭道德观念、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以促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形成新时代道德新风尚。进而以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实现对孔子仁学思想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  相似文献   

13.
"全面二孩"实现与社会治理之间存在着某种天然的必然联系,它目标的达成需要多元治理主体的通力合作、协同共治。将社会治理理论引入新时代"全面二孩"目标实现中,是其成功制度化的关键因素。"全面二孩"的实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引领,加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弘扬新型生育文化的舆论宣传效应,平稳推进,以期实现促进二孩生育的人口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一、法治精神的内涵。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讲话中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在高层次的会议上提出"弘扬法治精神"。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弘扬法治精神"是十七大报告在  相似文献   

15.
孔子一生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儒学,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其思想源泉包括殷周文化、东夷文化、鲁文化、周礼等。孔子弟子众多,在其去世后,其弟子不断丰富和传扬儒家思想,并分化形成了诸多流派,儒学亦成为显学。  相似文献   

16.
文化、社会、生态"三位一体"公共空间具有引领审美取向、彰显集体人格、促进情感交流的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有效路径。广州市"三位一体"公共空间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健康环保与人性关怀、创意梦想与产业发展的融合。从文化艺术、社会生活、自然生态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塑造多样载体、弘扬标志精神、营造美丽环境,充分展示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实现了显性和隐性的价值观教育和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17.
在孔子的视野里,"名分"是具有政治内涵的一个概念,名分具有使"礼"明确化、符号化的功能。孔子希望通过"正名"来确认或迫使社会承认"礼"的秩序的合理性。因"正名"而产生的政治需求反映在战争领域,就是用战争的手段达致"名正言顺"的目的。以现代战争法的视角解读孔子的"正名"思想会发现,孔子的"名"与开战理由及战争权等战争法范畴密切相关。孔子在诸侯争霸、大夫篡权、陪臣执国命、士大夫越礼逐权的乱世中,深刻洞察到"名"的制约作用,并将其引入对战争行为的指导。直到今天,这些思想对于战争法的发展与完善依然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8.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他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自己一系列的为政主张。孔子为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民为本的为政理念、以德治国的为政方略、尊贤为大的用人策略、摒恶尊美的为政艺术。孔子的为政思想不但对古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为当代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养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为我们深入研究阐释孔子及儒家思想,弘扬传统美德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儒家主张以礼治国,而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论及"大同、小康"理想社会.两千五百年后,大同社会乃是今人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