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形势下,党和人民及社会各界对公安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公安机关的执法理念、执法能力面临新的考验.无疑,十七大报告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法治精神为提升公安机关的法治理念注入了新的内涵.为此,我们必须把十七大报告中的法治精神与公安实际相结合,在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深入开展法治理念教育,积极引导广大民警准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法治理念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在求真务实中进一步树立法律权威,进一步促进公安机关公正执法,并形成长效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法治社会、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背景下,党的十七大报告及时明确地提出了极富深意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这一科学命题。认真解读和深入思考“公民意识”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前提。普通人意识、主人意识、纳税人意识、现代意识、法治意识、爱国意识等应当是我国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问题,提出要"弘扬法治精神"。党的十七大重申了这一要求。"弘扬法治精神"这一重要命题的提出,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含义深刻,影响深远。综观当今世界,实行法治是一切先进国家和民族的共同选择。法治精神作为法治的精神层面,是人们对法治理想及其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在新的历史起点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理念,标志着中国民主法治的深化,更是党日臻成熟的执政能力的体现。同时,依法治国方略在确立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执政、完善法律体系、推进依法行政、保障司法公正、加强严格执法、建设法治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提出具体要求。本文结合学习十七大精神,分析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性及其内涵,研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法治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公安机关践行法治精神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当前形势下,公安机关应该公正执法,树立法律至上的精神;公开执法,树立公平正义的精神;严格执法,树立保障权利、限制权力的精神,从而践行法治精神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坚持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领导干部做为社会管理活动的主要主体,其法治理念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其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水平。领导干部弘扬法治观念,对于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领导干部要自觉弘扬法治精神,在社会管理中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切切实实的把老百姓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法治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公安机关践行法治精神有利手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当前形势下,公安机关应该公正执法,树立法律至上的精神;公开执法,树立公平正义的精神;严格执法,树立保障权利、限制权力的精神,从而践行法治精神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法治文化是法制建设的灵魂,是法治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本文立足陕西实际,在对陕西法治文化的基本特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律信仰、强化公民主体意识、厉行公权约束、弘扬程序正义等方面提出了陕西法治文化建设之基本路径。以期为陕西社会发展提供一点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宣传法律知识,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这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宗旨。在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中大力倡导法治文化,对于提高全社会崇尚法律意识和弘扬法治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要立足市场经济发展法律文化;拓展法治文化建设的影响范围,创新宣传阵地。弘扬法治精神,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法治精神只有武装了领导干部的头脑,才能真正走进人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10.
以现代法治精神为指导,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保障公民自由与权利,依法行政,推动中国法治进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和和谐思想制度文化。本文拟从中国如何实现和谐社会这一政治理想的核心要素的追问出发,探讨社会和谐的灵魂——现代法治精神与和谐思想的共生关系,从而凸现弘扬现代法治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虽然在不断发展,依法治国方略在扎实推进,但仍然存在“两个不适应”:即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的要求不完全适应,与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不完全适应。党的十七大报告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两项根本任务。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司法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审判手段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科学发展,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2.
法治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内涵,也是全民守法的内在因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农村的法治文化建设是实现全民守法和治理法治化的关键。受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文化状况、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农村法治文化建设面临着领导力不足、主体力量弱、经济基础薄弱、价值支撑缺失、建设实效难以保障等困境。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法治文化需要党的领导,领导干部遵纪守法,民众的参与,同时考虑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历史传统,需要遵循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和民众的实际需求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3.
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写入执政党的工作报告;1999年宪法第三次修改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一系列新部署;2012年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吹响了法治建设的新号角,掀开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有其重要的社会背景。本文认为法治观是对法治精神和法治国家的基本观念,并在和谐社会视野下探析了社会主义的法治精神条件和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5.
法治城市建设的基本框架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城市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指在城市确立法律在城市社会调整体系中具有最高的地位,它实现了对城市社会关系基本领域的全面控制和调整,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市民法治意识的培养是城市法治建设的主观精神基础,城市法律制度是城市法治化的制度基础,而法律的高效益实现是城市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法治是治理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治国理政方式中居于主导地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工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根本保证是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筑牢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精神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正义精神、民本精神、人本精神、和谐精神及平等精神等与现代法律精神相契合。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既要移植外来法,但更应立足本国传统文化,挖掘本土资源,并大力弘扬其精华部分,传统文化中的法律精神正是本土资源中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仅有美好的愿望和法律规范体系的重构和完善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法律规范内在价值的转型和法治思维的确立。良好的公民生态法治意识是"美丽中国"的公民作为"现代化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支撑。公民积极自律的精神能够使普遍有效的生态法治秩序得以实现,公民生态法治意识的形成能够使环境权利保障更为有效,生态法治意识有利于理性实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根据我国的国情、社会发展需求与公民的实际,根据法治的要求,善用法治方式,通过一系列法制路径、行政路径、社会路径来培育公民树立生态人权意识、生态公平意识、生态责任意识、生态秩序意识、生态自我约束意识。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报告提出"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概念,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法治思维是一种底线思维、规则思维、权利思维、契约思维,具有合法性、民主性、程序性、限权性、透明性的特征。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是法治社会最基本思维模式的必然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社会治理视角中坚持法治思维需要对领导意志扭曲法律执行、法外利益与纠纷解决、公权力过于强势、重结果轻程序思维传统进行反思。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运用能力,可采取培养广大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构建增强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需要的外部环境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法律逻辑是法治社会中法律评价的逻辑起点。哲学从法律逻辑的制度、社会和精神三重空间载体及其功能和可转换性来理解法律,与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内在契合。从哲学角度对法律进行反思,尤其对法律逻辑体现了人的"有意义"生活逻辑,法律逻辑体现了法治社会的应然性逻辑和法律逻辑的本质是法治社会的法治逻辑进行思考,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法律逻辑要回归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中建设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