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什么是3G     
《求知》2006,(7):44-44
新型农民 一号文件给新型农民做了3个界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为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国家将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2.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应该完善有关政策和制度,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转移市场,构建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多渠道培训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在农村人口流动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进程中,政府既是制度、政策的制订者,也是实施者.鉴于我国对农民长期的制度性歧视这一客观现实,政府应该为城乡均衡发展提供一个公正合理、运作有效的制度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制度化保护.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可以弥补市场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府作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措施之一,在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应该完善有关政策和制度,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转移市场,构建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多渠道培训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作为。  相似文献   

4.
逐步消除我国农村政府公共服务薄弱、不到位,甚至被排除在常规工作之外的现实,是突破“三农”难题的一个切入点。 我国农村现有的公共服务水平普遍偏低,突出问题在四个方面:农村的义务教育应该纳入公共服务之中,而现在义务教育的经费却主要依靠乡、村和农民自己负担;政府应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服务,但现在不仅缺乏为农民工牵线搭桥、组织培训的公共服务,而且户籍制度还在  相似文献   

5.
朱波 《瞭望》2004,(37)
据专家测算,按照我国农业目前的发展水平,农村有50%的劳动力和人口需要转移。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是长期过程,政府能创造的就业岗位毕竟有限。最主要的是减少进入其他行业的障碍,减少农民进城务工的成本,放弃歧视性的做法,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方便。同时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政府主导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着三种棘手的政府间利益博弈问题,即政府部门间利益博弈、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利益博弈和劳动力输出地政府与输入地政府间利益博弈。这些利益博弈问题,增加了政府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难度,阻碍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整体进程,应妥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城乡发展的重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当前,在全面加快产业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思路,加快农村劳动力的“二次转移”,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新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孝感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以及制约因素,认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要真正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必须充分挖掘农村内部就业空间,加强技能和素质培训,加快发展小城镇,提高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吸纳能力,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平等的劳动力市场,同时应充分发挥政府服务和管理职能,营造良好环境,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范围内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充斥着城乡规划的两极格局,影响着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方向,因此,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党的理论路线方针为指导,以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为基点,以市场经济和劳动力需求为具体手段,通过相关基础理论、必要性分析,阐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途径和措施,为改善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强调要“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生产方式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农村大量富裕劳动力急待转移,这些变化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明确黑龙江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作用的基础上,结合目前黑龙江省农业职业教育的现状并借鉴国内外农业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就黑龙江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历史进程。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农业生产水平的大步提高是转移的动因和前提条件;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工业化战略的选择,对转移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目前经济结构发展模式直接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及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科学分析国内外快速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实践经验,结合当前各地的实际情况,需要充分认识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意义,着力谋划转移路径和加快政策保障体系建设,科学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12.
据悉,云南省首期由政府全额出资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班10月29日正式开学,学员不用交纳任何费用。培训合格后,省农业厅还将通过职业中介机构为他们联系工作。 不用交纳任何费用,就能参加培训,这的确是一件大好事。提到各  相似文献   

13.
突破农村劳动力转移瓶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缺乏就业技能、市场渠道狭窄是目前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山西等地,通过发挥技校的培训作用,壮大县域经济创造就业岗位,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瓶颈的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敏 《理论探索》2004,(2):42-4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较大、素质偏低的现状已经成为影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如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当前政府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拆除城乡壁垒 ,提高人口素质 ,完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5.
时事聚焦     
《瞭望》2004,(8)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14日,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主持召开会议,听取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督查情况的汇报。 让8200多万农民工成为有文化的“蓝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14日表示,将着力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的实施。教育部还决定启动“一村一名大生”计划,通过现代远程教育,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另外,农业部也启动了全国乡镇企业“蓝色证书”培训工程。  相似文献   

16.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对新疆农牧民来说,其转移就业还面临着诸多障碍,包括:落后的思想观念、较高的生活成本、特殊的民族心理及文化。对此政府应当在法规制度、社会保障、技能培训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文龙 《学理论》2011,(23):73-74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输出呈现出规模化趋势,劳动力在输出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视角分析可知,对农村劳动力输出的组织和管理属于一种农村公共产品,它的供给应该是由政府主导为主体的供给。通过制度支持和保障、对劳动力的培训和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供给等方面为劳动力输出服务,为促进劳动力就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团结》2004,(4):24-25
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林毅夫说,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增加农民的收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中外的历史经验都表明,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只有实现农村劳动力不断地、大量地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才能有效的提高农民收入。要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一方面城市要有足够的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转移出来的农村人口必须有足够的劳动力素质,来适应城市里面的…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是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的理论模型表明,就业风险是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且创新性地发现就业风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的传导机制是间接的;基于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表明,自身能力、就业环境和就业条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显著影响。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风险较大,形势不客乐观。我国需要尽快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改善城镇就业环境、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素质、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风险,以保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序性、平稳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青岩 《瞭望》1993,(36)
目前,我国约有1.5亿农业劳动力处于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状态,人口的过度膨胀和资源的相对不足,引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一年一度的“民工潮”使人们对这种转移的力度和广度有了切肤之感。为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科学对策。最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首都青年编辑记者协会联合举办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讨会,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专家、学者就此展开了认真、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