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61岁的苑盛会老人,是呼家楼街道新街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退休以后,她成了呼家楼街道城市管理广播首批特约志愿者。苑盛会平时不善言谈,可说起做城市管理广播特约志愿者工作时,她的话匣子便在瞬间打开。  相似文献   

2.
都市﹃桃花源﹄———记安德里居委会主任姚金兰本刊记者宁明姚金兰,68岁。额头窄窄,刻满艰辛。十七年来,在居委会平凡岗位上,获得百余个荣誉称号,奖牌、证书撂起来比自己还高。1994年,江泽民总书记称赞她:“架起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做了大量逢凶化吉、...  相似文献   

3.
靖开媛 《当代党员》2006,(12):44-45
“要让所有和我一样的老人都得到关心和帮助!”这是黄索华老人在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黄素华住在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冶金村,是一位孤寡老人,90多岁的她靠微薄的低保金维持生活。从1998年生病以来,老人就卧床不起,社区居委会了解情况后,派专人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直至去年1月初病逝。黄素华老人去世后留下拆迁过渡费13000余元,因感激居委会7年来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临终前将她的遗产留给了社区居委会。  相似文献   

4.
情暖老人心     
情暖老人心●王者安张绪仓在辽源市西安区安家街道三委,有一位十几年如一日照顾贫困孤寡老人的共产党员,她就是三委治保主任殷丽梅。殷丽梅的家并不富裕,她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四十元,她爱人的工资也不高,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可是她总是精打细算,宁可自己少吃点、少用点...  相似文献   

5.
文心 《大特区党风》2003,(12):28-32
在成都,市民们传扬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名叫石桂芳的大妈,为了报答一位曾经在她家当过保姆的老人,她不仅义务赡养老人,视老人如亲人,自己和家人还人老人当保姆;当自己年过七旬,担心对老人照顾不周,她又为老人请来了一位又一位保姆……  相似文献   

6.
提起陈俊燕,在朝阳区麦子店街道霞光里社区可是一位知名人士。这不仅因为她是一名尽心尽职、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优秀社区干部,还因为她尽力以自己的一技之长,  相似文献   

7.
郊区太阳村镇四合村红庙屯农民谭美兰老人,今年已71岁了。解放前,她参加过党的地下工作,解放后,她又参加过剿匪、土改等工作。至今还默默无闻地住在乡下,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她用自己的行动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优良品德,她不愧是一位革命的老人。  相似文献   

8.
《江淮》2007,(8)
生活困难的居民,她帮助找工作;行动不便的老人,她替她们购物、拾柴火;生病的孤寡老人,她去医院看望;乡亲邻里的邮件,她代收代送,整个街道100多户人家水电费的抄表和交纳工作,她一人承担。她就是芜湖  相似文献   

9.
在别人看来,郏县渣园乡敬老院院长孙枝荣退休后,该享受天伦之乐了。可她卸任不卸担,仍不辞辛苦、精心地伺候着五保老人。24年来,她先后服侍过50多位老人,为30多位五保老人养老送终。  相似文献   

10.
在漯河,有这样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她本着“先做人,再做事”的原则,秉持“尊重老人的今天就是尊重自己的明天”的理念,把老人当亲人,把对老年人的尊敬和爱护体现到工作中,用真情感动老人,细致入微地为老年游客服务,获得了老年游客的广泛好评。她就是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敬老之星的原素琴。  相似文献   

11.
在河北省邢台新河县西杨村,有这样四位老人,现已花甲之年的他们,自1991年开始,义务为村民清扫街道,二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分文不取。他们被群众称为当代的“活雷锋”,村里的大小街道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雷锋街”。在四位老人的带动和激励下,西杨村百姓竞相学雷锋、做好事,扶弱助残,帮助他人,一村村民融洽如一家.西杨村成了远近闻名的“雷锋村”。  相似文献   

12.
正他叫邱远祥,1980年在农一师十二团二十四连工作,在此期间结识了妻子李胜芬,当时邱远祥去她家时经常看见一位老人在她家里,他以为那位老人是她的奶奶,后来才知道老人是她母亲的同乡,而且子女都早已过世,经常得到岳母一家人的照顾。1988年邱远祥调到十连工作,夫妇俩还是经常回去看望她,当时老人经常生病无人照看,看到老人那饱经沧桑的面容和孤苦伶仃的样子  相似文献   

13.
元家龙 《先锋队》2013,(12):11-11
在阳城县,有这样一位老人——她拖着残疾的右腿,背着理发工具箱,走遍了阳城县的山庄窝铺和全县的10个敬老院,为农村老人义务理发15年;她为来自己理发店的70岁以上老人义务理发19年……她叫栗红莲,今年62岁。  相似文献   

14.
提起陈俊燕,在朝阳区麦子店街道霞光里社区可是一位知名人士。这不仅因为她是一名尽心尽职、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优秀社区干部,还因为她尽力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多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为社区群众尤其是行动不便的病残老人义务理发,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身边的雷锋""知心党员",被北京市评为"孝星模范"。陈俊燕青年时就学得一门美容美发的好手艺。2006年,她放弃了从事多年的理发行业,报名参加了朝阳区社区干部的公开招考。通过严格考  相似文献   

15.
韩星 《党员文摘》2009,(4):33-33
一位老人退休后在一所中学附近买了一套舒适的房子、希望能在这里安度晚年。前几个星期时,生活平静而且安逸。但是新学期开始了.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一切都变了。每天下午放学后,总会有三个调皮的男孩来到老人窗后的街道。把街道上的每一个垃圾桶都敲打一遍,以此为乐。附近的居民对他们的恶作剧多次阻止,都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16.
封面人物     
《求贤》2007,(7):M0001-M0001
徐宝宏,现任天津市第一老年公寓护理三科科长。199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老年护理工作27年,她在护理工作岗位关心老人、爱护老人,默默地为老人奉献爱心。在长期卧床的老人身边辛勤守护了八千多个日日夜夜,代替了上千位子女为老人尽孝心。她管理的护理三科多数都是卧床的老人。为了提高卧床老人的生命质量,减少肢体功能的衰退,愉悦老人身心,她开动脑筋,  相似文献   

17.
正起床、倒尿盆、帮老人整理房间卫生、给老人梳头、刮胡子、喂老人吃饭……每天这样周而复始地工作,她总是不嫌麻烦,总是笑眯眯地面对每一位老人。她说,我把这些老人当作自己的父母一样看待,让他们在有生之年感觉到幸福和温暖。她就是十三师红星二场康健养老院的主家人——陈召秀。今年47岁的陈召秀,2000年和丈夫陈中奎从甘肃天  相似文献   

18.
董莎莎 《当代党员》2011,(12):42-44
2011年9月9日,巴南区鱼洞街道化龙桥社区。 窗外,小雨淅淅沥沥;窗内,节日喜气在欢声笑语中洋溢。社区里的十多位空巢老人聚集于此,吃月饼,嗑瓜子,快快乐乐过中秋。  相似文献   

19.
李维娜 《党建文汇》2006,(11):24-24
“那天同去的我家吉薰有没有什么消息?”不久前,在江西省瑞金市叶坪光荣院,一位112岁、双目失明的老人,听说我们是“从上面来的”,就禁不住向我们打听她丈夫的下落。这位老人叫陈发姑,70多年前,她的丈夫参加红军北上抗日去了;70多年后,她还在等待着他的消息。  相似文献   

20.
《北京支部生活》2011,(12):24-24
半夜两点钟,北京朝阳门街道竹杆社区的吕兰香如常醒来,她要去看看瘫痪在床的公公陶介华是不是需要照顾。此时,她的手里一定端着一杯40℃的温水,因为40℃的水温是公公的最爱,虽然每次只是抿一小口,一天也喝不完一杯,但吕兰香总能保证公公喝的每一口水都是他满意的40℃。“我觉得‘孝顺’‘孝顺’,孝敬老人首先要‘顺’,所以老人的要求我都尽最大努力做到。”吕兰香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