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尽管高考已经结束,但在考生中了解“高考移民”的情况,考生们还是相当谨慎。“‘高考移民’肯定有,我知道的就有不少,但我不会指名道姓地说出他们的,因为谁都不容易。”山东考生小魏这样对记者说,他的几分老成颇令人感到意外。“‘高考移民’在我们那儿这几年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有条件的谁不愿意考个好学校,如果我有门路也会这么做的。”看来,并非小魏老成,而是“高考移民”真的已经深入人心了。"“移民”大军,三路出击"“高考移民”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特有现象。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考生众多,且各地区之间教育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实行…  相似文献   

2.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但关于高考的话题却一直在延续。今年高考创了多项“第一”,考生人数第一次突破700万:农村考生人数第一次超过城市考生数;第一次要求参加高考的考生签署诚信协议;11个省、直辖市自行组织高考命题;自主选拔录取试点高校增至28所;高招网上咨询历时长,规模大,范围广……其中,有几个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每年高考的落幕就是来年高考开始的序曲——高考已无疑成为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大考验。“一切为了考生”不仅是考生家长的神圣信条,不是社会对于萃萃学子们的分局殷殷关怀。考生家里是科学配餐,营养补给;心理疏导,全家抚慰;大餐奖励,礼物诱惑;  相似文献   

4.
2005年高考渐行渐近。本刊特别邀请了几位师生,请他们一起来就“时政复习与高考”和“高考中如何避免失误”这两个问题谈谈体会,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政报》2006,(4):49-50
为切实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提高高考考生志愿满足率,推进“阳光招生”制度化,我区2006年普通高校招生将实施网上报名、网上分段多次公开补报志愿。为做好止匕项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实施高考网上报名有关事宜的通知》。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高考进入最后倒计时,在考生和家长紧张备战的同时,名目繁多的"高考产品"被集中推出。商家围绕着考生的衣食住行,深挖"高考经济"。客观地说,商家在商言商,只要所兜售的商品和服务不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想趁着高考结束赚点钱,也无可厚非。但是作为考生和家长,在商家所努力营造的"高考经济"中却应该保持理性与淡定,切莫因为过于放松而"过度消费",甚至是造成得不  相似文献   

7.
一、政治科高考说明中对识记能力的要求“再认和再现所学的政治、经济、宪法等有关知识的确切含义及其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这是政治科高考说明中规定的要考核的第一个方面的能力。这一能力要求比较高,简言之就是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重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考核,始终是政治学科高考命题的重点,而对知识的识记能力的考核则是对考生的基本要求。如1992年政治科高考试题中反映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的约占34%,1993年约占4O%。二、在政治高考试题中,是如何体现考查对知识的识记能力的学习科学理论知…  相似文献   

8.
有发展的试题 1987年高考政治试题出得好: 一、时政题出得“活”。过去,我虽然经过连续几年指导高考总复习,但都没有离开一个“背”字。今年,高考的时事政治命题有创见,出现了贯彻落实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要认真学习和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启迪考生认真回顾一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科学和体育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应吸取的经验教训;重申了我国奉行的独  相似文献   

9.
2006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Ⅰ第38题,以人类十分关注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一重大热点问题为中心,以显性介入形式直接切入主题。为了考查考生“四种能力”,命题者选取2002-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状况及“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为具体背景,多层次、多角度地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在绍兴一中2009年参加航海模型加分测试的19名考生中,13名考生的家长是当地高官,其余6名都是教师子女。这一现象被称作“权势家庭子女‘高考加分俱乐部’”。  相似文献   

11.
我连续参加了几年高中中专考试的阅卷评卷(试卷与全国高考同)工作,颇有这样一种感觉:最近二年,考生对最基础的知识的掌握,不如前几年考生扎实,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也有所下降。为了改进教学,今年我趁高考评阅试卷的机会,有意作了一点摘录,发现答案中大致有以下的问题。一是基本概念含糊不清。如关于“真理”,不少考生答成:“真理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真理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绝对真理,就是绝对正确的真理”,“真理是零碎的正确认识,科学理论是系统的正确认识”等等。  相似文献   

12.
每年高考之后,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就打着招生的幌子,使出形形色色的诈骗伎俩,骗取考生的钱财。招生骗子们的诈骗活动,不仅直接伤害了广大考生及家长的利益,也严重扰乱了招生秩序,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近日,记者走访了一些学校的招生部门,了解了近年来高考招生中出现的几类骗局,提请家长和考生注意。内部招生“诱惑大”,代理招生“猫腻多”"代理招生猫腻多。为了抢夺生源,一些民办学校采取高额回扣“提成招生”,将招生权委托给一些中介机构和个人。代理人往往对学校进行不符合实际的夸大宣传,诱使考生上当。西安市东郊一家民办学校在代…  相似文献   

13.
曾曦  冯丽 《半月谈》2004,(13):52-54
敞开的大学校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入。在那扇神圣之门的门口。国家以高考的形式.对万千学子进行筛选。从1977年到2004年.“文革”后恢复的高考已经至少改变了两代人的命运。正是因为如此.每年六月和七月的考试、阅卷、招生便成了考生和家长的“关键时期”。为了让自已的孩子走进理想的大学.许多家长为了孩子而“病急乱投医”.进而落入骗子的圈套。有的考生家庭因此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不仅延误了考生的正常升学.甚至从此改变了孩子的人生。以高招的名义行骗。一直是这几年来高招背后的阴影。骗子是怎样行骗的?为什么他们总是和高考如影随形?揭开骗子的“面具”.我们不难发现.诈骗的背后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金果林 《中国人大》2009,(11):53-53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浙江绍兴某中学2009年航海模型“高考加分”测试受到权势侵染,参加测试的19名考生中,13名考生来自当地权势家庭,其余6名都是教师子女。据悉,通过此项测试可得到20分的高考加分。联想到前几年为高考加分而出现的辽宁鞍山、湖南娄底等地违规办理二级运动员证和湖北省监利县曾曝出变更民族成分等丑闻,  相似文献   

15.
南方6月,蝉声嘶鸣,凤凰花开。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千万考生和家长欲迎还拒的心态中到来了。6月7、8、9日,在炎热、焦灼、祝福、等待中,高考的日子渐渐来临。对广大考生来说,在考场上高水平地发挥、取得好成绩固然重要,然而在填报志愿时能否选好专业,这对毕业后能否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也至关重要。于是有人甚至把填报志愿视为“第二次高考”。为了给今年参加高考的同学填报志愿提供帮助,本刊记者采访了一些专家和有关高校的招生负责人,组织了本组文章,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考已经落下了帷幕,家长和考生们还没来得及松口气,便又迎来了高考后新一轮的考验——估分和填报志愿。现阶段,考生和家长究竟是什么状态,记者为此进行了走访。考后患上困扰症"高考后闲赋在家的王兵这样描述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午11时起床洗漱,午餐时间与三五同学共赴“麦当劳”;闲聊一个下午后直奔网吧,开始联网游戏大战,直至凌晨时分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皖南某县二中的李明说:“虽然高考完了,但是家里的气氛不但没有轻松,反而更加紧张。”这段日子以来,李明的父母把憋在心里的话连珠炮似的发出来,一会问“试题难不难”,一会又问“…  相似文献   

17.
今年的高考评卷工作结束后,在11科目评卷负责人对评卷结果进行的说明和分析中,“考生基本功差”成为各科目共同的话题。语文评卷组负责人更严厉指出:“广东考生的语文水平值得严重关注!”这种“严重”的体现之一,便是语文卷第6大题第23小题的“模仿造句”,竟然有四分之一的考生————10万多人得了零分!这道题目是这样出的:“仿照下面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智者的思索是深深的泉眼,从中涌出的水也许很少,但滴滴晶莹;庸者的奢谈是浅浅的沟渠,由此流过的水或许很多,却股股浑浊。”客观地讲,要想在高考的紧…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近日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一、深化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1.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推行“3+X”科目设置改革。“3”指语文、数学、外语为每个考生必考科目,英语逐步增加听力测试,数学将来不再分文理科;“X”指由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所报的高等学校志愿,参加高等学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综合科目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  相似文献   

19.
1999年对于参加全国高考的上百万考生而言无疑是属于幸运的年头,因为就在开考的前夕,国家有关部门宣布了高考扩招计划,即普通高校招生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高今年的153万人,扩招人数达33万人,从而使得考生的录取率达到了58%左右。这是共和国高等教育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增长,其引起的反响之巨大自是题中应有之义。如此规模的高考扩招,首先可以视为教育管理部门对我国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一种积极回应。自从1985年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双轨制”、1997年进行“并轨”以来,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经过十几年…  相似文献   

20.
近 年来 ,我国不同地区的高考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 ,那些高考录取分数线较高省份的考生 ,认为录取分数线的差异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 ,他们的权益因为本地区较高的录取分数线而受到了损害 ;另一方面 ,那些录取分数线较低的省区 (大多数是经济较为落后、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省区 )的高考生也有理由认为 ,他们因为教育资源匮乏而没有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 ,就理应在高考录取时享受分数线较低的“照顾”,而外地“高考移民”的大量涌入 ,同样损害了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由此 ,我想到1971年 ,美国的一位犹太人德芳尼斯因华盛顿大学对少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