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根据蛆长推断死亡时间的回归方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汤治洲 《法医学杂志》1994,10(3):113-113,121
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对有关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一个根据蛆长推断死亡时间的回归方程。并通过对一百余条成熟粪蛆的变蛹情况观察,利用该方程归纳出了蛹的生长情况所相当于的蛆长,扩大了推断方程的应用范围,可推断变蛹后的死亡时间。  相似文献   

2.
根据蝇类蛆长度变化系数θ推断尸体死亡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寻嗜尸蝇类蛆的生长长度与尸体死亡时间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判断尸体死亡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实验用犬击毙后观察尸蝇来到犬尸上的时间、产卵时间、卵期、蛆增长到规定长度所需时间。结果证实蛆虫长度与尸体死亡时间存在正相关性,并进而推算出相关系数θ,从而推导出了一个通过蛆虫长度计算尸体死亡时间的公式。结论通过实际案例的验证,通过该公式可以计算出尸体的大致死亡时间。  相似文献   

3.
张辉 《刑事技术》2012,(4):70-71
1案例资料1.1案件简介2009年某日,某岛上发生一起聚众斗殴事件,导致2人死亡,多人受伤。技术人员在勘察现场后提取7把长刀和多名涉案人员血样送检。刀刃和刀柄上粘有大量血迹,经DNA检验,刀刃上检出5名不同男性DNA谱带。刀柄上检出的均是3人以上混合谱带,判断分析刀具来源难度较大。后又送检了外围现场提取的3把刀鞘,尝试分段提取脱落细胞进行检测。用EZ-TAPE粘取器按上、中、末段分别粘取细胞,将胶纸放人1.5mL的离心管中;  相似文献   

4.
1案例李某,男,62岁,某年5月5日上午被发现在某出租屋内死亡,尸体已轻度腐败,推断其死亡时间约为餐后2~3h。经公安机关现场勘验和审查,犯罪嫌疑人沈某交代于5月3日晚18:00许。前往死者住处借钱被拒绝后,将90片氯氮平药片(共含氯氮平2250mg)研成粉末投入死者饭菜中致其死亡。提取死者血液和胃内容物进行毒物分析。  相似文献   

5.
一、案情简介 2000年7月3日下午,南通市港闸区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顾客电话举报,反映在个体饭店用餐时发现生啤酒中有蛆,立即派二位食品卫生监督员到现场。经现场询问得知。顾客刘×、范×中午到个体饭店用餐,点了一扎大富豪生啤酒,用餐过程中发现饮用的生啤酒中有蛆,便向店主反映,店主张某看后,确认是蛆,立即陪同二位顾客一起,重新从生啤桶中放出  相似文献   

6.
Zhan L  Zhao ZQ  Shan YW 《法医学杂志》2005,21(2):113-114
目的根据机体死后组织细胞DNA降解规律,研究其与死亡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SD大鼠处死后,在不同死亡时间段取肝、肾、脾组织提取DNA.根据DNA3′末端转移的方法(TdT法)将dUTP结合到DNA的3′末端,检测反应剩余的dUTP量,从而推测机体死后不同时间段DNA的降解情况.结果经对剩余dUTP检测发现,dUTP的剩余量随死亡时间延长而减少,说明DNA降解与死亡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根据机体死后DNA降解规律可用于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测.  相似文献   

7.
利用植物根系生长规律推断死亡时间一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案例资料1995年3月15日,在某山坡树林中发现一具无名尸骨,俯卧位,尸体已完全白骨化,胸腹腔内脏器已腐烂成泥土样,泥土中有蛆壳。死者穿着春秋服饰,大部分衣服已霉烂,裤带上发现一串钥匙及一枚私章,颈部紧勒有一根皮带.在颈后部打一死结。在其各层衣服及尸体椎骨里,布满了数量较多的植物根须。根据衣着、发饰、骨骼等特征,判断死者系女性,28岁左右,身高约156厘米,并初步推断案件性质为杀人案。为了使侦查工作顺利开展,确定死亡时间已成为法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注意到死者衣服及骨骼中的植物根须,认识到此物可能会有较…  相似文献   

8.
利用植物的生长规律推断死亡时间曾有报道,笔者在勘验一起命案时,根据玉米棒的成熟度、玉米的生存环境及尸体的变化规律成功地推断了死亡时间。  相似文献   

9.
1案情简介1981年7月29日上午在我县南岳镇山上发生一起杀人抢劫案件。现场位于南岳镇半山腰的白砂子岭上,是一片深山丛林,无人居住。被害人陈某某,男性,18岁,系江西某大学中文系学生,于7月29日上午去南岳上山旅游,行至半山腰中受骗,被犯罪分子带到深山丛林之中,将陈打成重伤,昏迷达48h之久,直到7月31日上午才被人发现。受害人处于昏睡休克状态,头皮多处创口,每处创腔内均充满蛆,蛆大小长短不一,有的蛆虫爬到衣服上图2清创后的伤痕图1创腔内蛆(图1)遂送伤者到医院抢救。2检验情况受害人陈某某头部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分析大鼠死后组织、人体离体组织随死亡时间推移的化学降解过程,为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方法 大鼠断颈处死后置于4℃、20℃、30℃环境,在不同死亡时间点提取大鼠不同组织;收集有同样死亡时间的人尸体组织,离体取材,并运用FFIR光谱仪测定不同化学基团随死后和离体后...  相似文献   

11.
刘敏  易旭夫 《法医学杂志》1996,12(2):106-106
一氧化碳中毒迁延死亡1例刘敏,易旭夫,吴家 (华西医科大学法医系,四川610041)急性CO中毒死亡与中毒时间关系密切,根据尸检发现及毒物分析结果易于作出诊断。对于CO中毒迁延死亡者.由于死亡距中毒时间有一定间隔,此时尸检难于发现急性中毒病理改变,毒...  相似文献   

12.
利用汗斑DNA检验及数据库串并侦破杀人案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例资料 简要案情 王某,女,23岁。2007年8月4日,在某市一写字楼门前被人刺伤,当场死亡。现场提取血迹若干处及黑色圆珠笔1支,根据调查需要认定该圆珠笔是否为犯罪嫌疑人遗落。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丝光绿蝇幼虫发育速度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丝光绿蝇(Luciliasericata),属丽蝇科,俗称绿豆蝇,是一种分布极广的冈食性蝇类,主要李生在腐败动物质中,是尸体腐败过程中最常见的蝇种[1]。其生活史中经历有蝇(成虫)→卵十幼虫(蛆)→蛹→蝇的过程。根据尸体上该蝇种生活史的不同阶段特点,可以推断尸体的死亡时间。目前国外已有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记录蝇类生活史为主的基础研究报告[2,5],但在国内尚未见有关报道。本文选择尸体腐败过程中最常见的丝光绿蝇为对象,研究其在8种实验恒温条件下生长发育速度.并取得基础数据,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将家兔处死后,放置于室外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验嗜尸性昆虫推断死亡时间的可行性及准确度,为鉴定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筛选11例已破案证实且昆虫学证据比较完整的案件,对案件中出现的昆虫种类、推断结果及真实结果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案发现场所发现的昆虫包括大头金蝇、绯颜裸金蝇、乌足锡蝇、丝光绿蝇、厚环黑蝇、厩腐蝇、麻蝇(未鉴定具体种类)、蛆症异蚤蝇、黑水虻、丽腐阎甲、大隐翅甲、白腹皮蠹和赤颈郭公甲共13种。11例案件死亡时间均落在推断的时间范围内,其中72.73%的案件推断结果及真实结果在同一天。结论嗜尸性昆虫可以简单方便地推断死亡时间,死亡时间在蝇类或甲虫发育一代时间内的案件,推断结果比较准确,超过此范围,准确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1 案件简介 某年12月27日,某小区5幢8-9发生火灾,室内发现两具尸体,另一男子从该室窗户跳下当场死亡。为确定案件性质,确定是否他人开锁人室作案,遂提取了火场大门锁具送至实验室检验。  相似文献   

16.
2009年4月9日,一位养育了5个儿子的81岁老母亲被发现死在家中。数日后,尸检报告得出的结论为,老人的死亡原因“不排除重度营养不良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时间应为尸体被发现前15天之内。  相似文献   

17.
1992年3月—2004年11月期间,山西省阳泉市矿区马家坪一带连续发生了11起残害青年妇女的系列杀人案件,共导致9人死亡、2人重伤。根据刑侦部门勘查发现:死伤者均为女性,都是本地人;均被单刃匕首扎中腹部、背部受伤或死亡,无被强奸痕迹;发案地点多为偏僻、光线阴暗之处,时间一般在21时至零时;其中两起尸体被肢解。2002年8月26  相似文献   

18.
在调查北京地区嗜尸性昆虫物种谱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在尸体分解过程中,昆虫种类的演替特点及其对死亡时间推断的价值。嗜尸性昆虫侵食尸体的过程可分为侵入期、分解期和残余期:侵入期以双翅目蝇类为主,时间推断以幼蛆的发育程度为依据;分解期出现大量鞘翅目种类,时间推断以甲虫的各类组成、数量以及演替特征为主要依据;残余期昆虫数量极少。季节及温度、环境条件、尸体是否受伤或裸露,是影响昆虫侵食尸体时序的三个重要因素。正常的春季,侵入期为8至25天,分解期为约42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ATRFTIR)光谱技术分析长白猪死后肋软骨和肋骨组织随死亡时间推移的化学降解过程,为死后较长时间段内推断死亡时间提供可行的新途径和方法。方法猪放血处死后取肋软骨和肋骨离体置于20℃环境,后每72 h提取部分组织样本,进行ATR-FTIR光谱分析,并与对应死亡时间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肋软骨与肋骨FTIR的主要吸收峰峰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而其部分峰强比出现了不同时序性的变化趋势,并与死亡时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肋软骨较肋骨组织有更好的时序性。结论应用ATRFTIR光谱技术发现死后猪肋软骨和肋骨组织光谱学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有望成为基于光谱学推断死亡时间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法医在命案侦破中的作用是为侦查提供线索,为诉讼提供证据。命案侦破中最关键的环节是法医对命案现场的勘验和分析,主要包括对血迹的发现和提取.遗留物和附着物等生物检材的搜寻和提取,尸体以及尸体周围相关物品的勘验分析等。这些技术手段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法医病理学概念,即主要解决死亡原因、死亡时间、死亡性质以及致伤工具等关于受害人的问题,而要通过现场勘验来刻画案犯。即关于案犯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