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各种措施,使公民在年老、患病、失业、遭遇灾害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一定的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障也是一种法律制度。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  相似文献   

2.
1.社会保障理论概述
  1.1社会保障的定义
  “社会保障”源于英文“Social Security”一词,又译为社会安全,最早出自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案》(Social Security Act)中,1938年又出现在新西兰的一项法案中,1941年罗斯福、丘吉尔在《大西洋宪章》宣言中再次使用了这一概念。随后这一概念为西方国家所接受,并被国际劳工组织所采纳。国际劳工组织于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的《费城宣言》正式使用社会保障概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对社会保障的定义是:社会通过一系列公共措施向其成员提供用以抵御因疾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老和死亡而丧失收入或收入锐减引起的经济和社会灾难的保护,提供的医疗保险以及有子女家庭的补贴;美国1999年出版的《社会工作词典》对“社会保障”的定义为:“一个社会对那些遇到了已经由法律做出定义的困难的公民,如年老、生病、年幼或失业的人提供的收入补助;德国是最早由国家举办为公民提供社会保障的国家,社会保障遵循的是特殊性原则,强调个人本身必须有动机保护自己防备生活的风险,换言之,社会保障的作用是在社会需要的情况下支持个人,而个人本身必须有动机保护自己防备生活的风险;在英国,社会保障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公共福利计划,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福利计划,旨在保护个人及家庭免除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入上所受的损失,并通过公益的服务(如免费医疗、生活补助)以提高其福利;我国是在1986年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第七个五年计划中首次使用“社会保障”一词,《中国劳动人事百科全书》指出:“社会保障是由一整套完整的保险和福利项目构成的并由中央政府管理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辉煌成果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妇女权益的实现与社会保障制度息息相关。“社会保障”一词系由英文中“SocialSe-curity”翻译而来的,亦可译为“社会安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等情况下,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项目广泛繁杂,各有差异,概括起来一般包括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和优抚安置等几大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4.
董沛文 《山西政报》2010,(14):46-46
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需要具有一定的功能.能够为陷入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提供帮助。使他们走出困境。国家通过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能够起到预先防范和及时化解风险的作用,社会保障通过事先筹集资金.用来防范人们可能发生的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等风险。  相似文献   

5.
失业救济。美国并没有规模很大的直接的政府失业救济项目,对失业者的救济多数是通过对低收入者的救济项目进行的。一些公司对本公司因不景气而辞退的雇员提供一次性失业金或几个月的失业救济。政府失业救济主要是联邦政府提供一定资金由地方政府实施。救济期为6个月至2年,各州规定不同。救济金顿各州也不一样,多数在每月350一700美元之间。“F动离职”和“因过失被解雇者”不得申请失业救济。贫困救济。美国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中用于贫5救济的项目最多,受惠者也多。除上述“医疗补助”外主要有:()食品券,由联邦和地方政府向无收入…  相似文献   

6.
浅谈社会保障与国家财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与国家财政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社会保障的预算和收支活动是国家财政分配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从本质上来说,社会保障分配属于国家财政分配的范畴国家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为了实现国家的职能,凭借国家的权力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活动。社会保障是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劳动者之间形成社会化大分工,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对社会成员因年老、伤残、疾病、失业等原因而面临生存危机时,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为其提供物质帮助,以保证他们的最低收入保障和健康保障。可见,社会保障分配与国家财政分配的主体都是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的社会保障主要为年老、丧失工作能力、失业的人或单亲家庭提供经济支持,也向有能力参加工作的人提供寻找职业的渠道。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合作,为上述人群提供资助和其他各种支援,全国2100万人  相似文献   

8.
邵汉生 《政策》2009,(10):53-55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湖北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工作卓有成效,正日益成为经济运行的“减震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秩序的“稳定器”、社会公平的“调节器”。我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全国同步。1984年启动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试点,从服务困企改革发展到适应多种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5大社会保险初具规模,成为我省社会保障体系的主干,为促进改革发展、平衡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截止今年7月底,全省养老、失业、  相似文献   

9.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和《辽宁省失业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依法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加强全省的失业保险工作,全面提高我省失业保险工作水平,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失业保险工作的责任感失业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制度。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梅山街道成立了社区互助“时间银行”和“图书银行”, 对于全面提高社区志愿者服务水平,提升社区志愿者队伍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谓”时间银行”,是指辖区内时间充裕、愿意帮助他人,或热心服务社区公益事业的居民,自愿将自己的时间存入“银行”,并由社区管理人员将社区内需要帮助和可提供帮助的人员组织在一起,进行互助,同时组织会员为社区公益事业服务,并将他们的服务时间记录下来,当达到一定服务时间后,“时间银行”授予他们一定的荣誉,或当需要帮助时与“银行“联系,由银行管理员安排联络,用别的客户存储的时间帮助解决自己暂时的困难。“时间银行”组织机构:均由社区党总支、  相似文献   

11.
一、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概念界定 (一)农村社会保障的概念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一词原意为"社会安全",最初出自 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主要是指国家以立法和行政措 施确立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它风险 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 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完全的社会保障的对象为全体 社会成员,包括城镇职工和农村居民。农村社会保障是相对于城镇 社会保障而言的一个概念,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们 对社会保障内涵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给农村社会保障的概念界 定造成困难和模糊,至今,人们对农村社会保障概念还没有-个统  相似文献   

12.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特别在改革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下岗、失业、年老、疾病等原因,部分职工群众工作和生活暂时出现困难。对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千方百计解决他们的困难。党的十五大及时提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从此关系亿万劳动者切身利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是政府和社会为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通过制定各种措施 ,使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遇灾害或丧失劳动能力等生活困难的情况下能够获得一定物质帮助 ,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法律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社会优抚等方面的内容。在现代社会 ,各国都是通过立法使社会保障成为政府管理的社会事务 ,并使之具有强制性、普遍性、互济性和社会性。如德国就是通过制定《事故保险法》《伤残及养老保险法》等 ,在世界首先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各种弱势群体基本生存权利的保障 ,…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公民在年老、失业、遭遇灾害而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取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从1951年起我国就建立起以劳动保险、公费医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这种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与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普遍使用的一个名词。它是指国家和政府通过以完善的立法为依据,对于社会和自身原因造成的生活来源终止或中断(如年老、疾病、失业、灾害及丧失劳动能力等)的社会成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从而保证其基本的生存权利,维系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以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并促进和保障国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安全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2004,(2):32-34
近年来,山东各级妇联组织以服务大局、服务妇女为宗旨,紧紧围绕省委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在实施“巾帼社区服务工程”中,积极指导发展“大姐”品牌社区家政服务实体,广开就业门路,多渠道帮助妇女就业再就业。目前,全省已有13个市、78个县(市、区)妇联建立了“大姐”家政服务社(或创业中心),县以下妇联建立“大姐”品牌服务实体400多个,与有关部门联办、扶持下岗失业妇女创办社区服务实体1600多个,培训妇女8万人次,为8万妇女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帮助5万下岗失业妇女实现了就业再就业,转移…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制度。这一制度主要是经济上、物质上的保障或帮助,它的任务就是对社会成员因失业、疾病、工伤、自然灾害所蒙受的经济上的损失给以援助,对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和尚不具备劳动能力又无人照管呶未成年人给予扶持和资助。作为维护社会成员生命安全及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手段,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如下一些重要特点:一是经济性。社会保障主要是经济上的保障,它试图解决的主要是经济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问题。二  相似文献   

18.
问:什么是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 答: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是指政府在机关、事业单位范围内,经过立法,对因年老、患病、伤残、失业等原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作人员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这种制度从理论上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提出,2001年社会保障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做好“两个确保”工作。各级政府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社会保障的现行政策和措施,一定要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并代他们缴纳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一定要确保按时足额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当年决不能再发生新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亟需一张“失业保险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生失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不仅会引起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到人们投资教育的积极性,滋生“读书无用论”、“大学生过剩论”等错误观念.为此,建立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失业保险制度,可以说是缓解大学生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这方面,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已有成功的先例,但目前我国社会各界对此还是见仁见智、没有定论.失业保险制度,是我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社保“广覆盖”的原则,应该包括所有的劳动者在内,大学生也不应例外.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刚进入社会,没有独立生活的基础,此时的失业不仅会给他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在心理上也会带来很大挫折.通过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给他们提供一个缓冲机会,有助于大学生在失业期间获得必要的经济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尽量减少待业择业过程中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帮助大学生完成从学生到社会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