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生需要乐趣,读书也一样,有人说现在有许多没营养、没文化、没内涵的书,但就是有人读起来津津有味,那怎么办?我想说,如果合上一本书的时候你的心情突然由阴转晴,这时候可以说这本书也是生产力了。桑格格之前出了本书《小时候》,那时候就有人出来唱反调,说是流水账读不出科技成分来。这一回桑格格又出书了,继续前面《小时候》的风格和语言,还是有人出来唱反调。但是我就是喜欢,因为一口气读下来我突然就变得很开心,这就够了,足够了。  相似文献   

2.
李攀 《黄埔》2013,(6):60-63
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我俩的故事》一书在各大图书网站上热销,这本书的出版也引起了广大读者情感上的共鸣。说起《我俩的故事》一书的作者,笔者既熟悉又亲切,他就是91岁高龄的黄埔军校十八期生、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饶平如。谈起这本书的出版,饶老说完全是“不经意而为”。  相似文献   

3.
《前进》2017,(12)
正李渊同志写了一本书,名为《初心的力量》,值得一读,也值得一说。这本书从内容布局到写作过程都值得一说:一是这本书紧扣时代脉动,直面改革现实,以敏锐思维和遒劲笔力倾情书写了自党的十八大迄十九大以来社会变革、时代发展、党风好转、民生改善的大格局与新面貌。作者在从不同视角扫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跻于新的历史方位的过程中,特别  相似文献   

4.
吴用 《乡音》2011,(11)
在今年初出版了《不分东西》之后,闾丘露薇曾经说过5年之内不再写书。可现在不到半年,她又出版了一本新书——《利比亚战地日记》。用闾丘露薇的话来说:其实写作这本书也属意料之外,这本书更像是人生的‘奖励’。你不知道你会因为工作的原因去那个地方,你不知道你的人生经历里会增加这一块,你也不知道会  相似文献   

5.
现在说起出书,也是一种潮流,一种时尚。有这样一本书:它是一本18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这本书的作者是湖北的一个普通职业司机。其实要说普通呢,也不太普通,一看书名就知道了——《一个肇事司机的述说》。那么在这本书里究竟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位司机又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呢?  相似文献   

6.
人这一生,要说不少客套话,如某君出版大作,寄一本书给你,扉页写上"请兄斧正",这大抵是客套话.又如你与某君初次见面,便说"久闻大名"这大抵也属客套话.近日《中国残疾人》杂志编辑部向我约稿,友人一看文题就说:你在残联工作都快退休了,退了就退了,还"终生相随"?客套话!我说,工作上是快退休了,但是我这个残疾人"退"不了,这...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常听人们说:生活是一本书。当时并不理解,只是将此话默默记在心里。渐渐,随着岁月的流逝,时间的推移,我长大了。这才真正体验到生活的艰辛、生存的残酷、人生的无奈,才真正理解了那句话——生活是一本书。生活是一本书,需要我们一页一页去读,一页一页地去体验其中的酸、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解放了思想,我国研究军事辩证法的人逐渐多起来了。近几年里,先后已有四、五本书问世。现在,高体乾同志的《军事唯物辩证法》,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这是我国在军事辩证法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又一可喜的成果。高体乾同志这本书,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和优点:一、它摒弃了那种用哲学原理加军事例子来叙述军事辩证法的不科学的方法,采取了在  相似文献   

9.
向明同志在《改革开放中的任仲夷》的后记中说:本书引用任仲夷的讲话和文章较多,希望读者耐心看下去。真正深入进去了,就会像走进一座宝山一样,将会发现宝藏的。我认为引用任仲夷讲话和文章多,正是本书的一个优点。因为任仲夷在广东处于改革开放的第一线,遇到的矛盾和难题多。这就迫使他深思熟虑,排除各方的疑虑和阻力。其思想既坚定又敏锐,其办法既灵活又巧妙,加上语言的生动精炼,使人易懂易记。本书引文虽然较多(其中许多是内部讲话,多数读者未曾看过),但读起来并不感到冗长吃力,而且十  相似文献   

10.
还是在很小的时候,我读过一本书,书的内容忘却了,但有一句话却深深地记得,并且影响我至今。这位睿智的作家说:"失去的一切还存在于未来,未来的一切正起步于现在。"当时一点不懂它的含义,只是因为喜欢就背诵下来了。多年以后,蓦地想起,总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而此刻,我又想起了这句话,因为它很微妙地应了我这篇文章的题目。不少大学生在走出校门后,感觉  相似文献   

11.
当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在一次火灾中被毁之后,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了残存的一本书。可惜这本书没有任何学术价值,政府打算把这本书拍卖掉。由于大家都知道这本书没有任何学术价值,没有人打算买这本书。最终,一个穷学生以3个铜币的低价购得这本书。这本书不但没有学术价值,内容也枯燥无味。那个穷学生在少有其他书可读的情况下,还是经常把这本书拿出来翻阅。翻到后来,书被翻破了,书脊里掉出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试金石的秘密:试金石是能把任何金属变成纯金的一种小鹅卵石,它看起来和普通的鹅卵石没有两样,静静地躺在沙滩上;然而,一般的鹅卵石较…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说,一本书必须能够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人的意思。假如呈现在面前的这本书接受这种检验,那么这句话大致可以说:在当代以及任何其他的时代,法的发展的重心既不在于立法,也不在于法学或司法判决,而在于社会本身。也许这句话中就包含有任何一种法社会学原理的精髓。  相似文献   

13.
台湾一位名叫简民一的年轻朋友,不久前给笔者送来一本名为《简吉——台湾农民运动史诗》的书,杨渡先生著。陪他前来的另一位朋友之前就告诉笔者说,他是奉长辈之命,专门来送这本书的,笔者自然感到很荣幸,认真地拜读了这本书。笔者先读了三篇序言,一是简吉之子简明仁先生写的序言,二是推荐这本书的南方朔先生写的序言,三是著者杨渡先生写的序言,然后读完全书。  相似文献   

14.
在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礼和乡永平村村民马秀花的家里,记者看到一些乡亲正在争相传阅着一本名叫《农民家中的医生》的书。乡亲们说,这本书写得真好,治病防病的知识多着呢,对他们帮助可大了。这本书就是一个农家的“保健医生”,有病时它能为你治病当参谋,没病时能帮你防病保安康。  相似文献   

15.
<正>跟一位朋友网上聊天,说到目前甚嚣尘上的爱国主义运动时,我顺口说了一句,赵勇的《透视大众文化》里应该加一章"爱国主义"。我又想了一想,认为还可以再加一章"手机短信"。随后我马上又意识到,我的这种说法里面包含了我读赵勇这本书后所产生的对于大众文化的新理解,即大众文化集颠覆与认同,痛感与快感,单纯与混杂,透明与暧昧等对立因素于一体,它几乎无所不包。但它并非只是一池浑水,它应该有着鲜明的界定。  相似文献   

16.
由江苏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纂,莫砺锋教授主编的《我见青山多妩媚——人与自然主题历代诗词选》问世了,我有幸在清样阶段便读到这本书,深深为之叫好!这本书立意新、选篇合理、注释解析精到,又由名家领衔,令人称赞不已。  相似文献   

17.
读书     
《当代广西》2014,(20):62-62
正习近平主席要仔细看的两本书习近平主席2013年11月到曲阜孔府考察时,在孔子研究院看到了《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孔子家语通解》在深入研究《家语》全书及各篇的基础上,序说认真、细致、准确、条理,注释与通解则网罗、综合各家,充分吸收现有注解成果,既做到择善而从,不标新立异,又爬梳剔抉,陶冶浑成。《论语诠解》立论高远、体例新颖,兼顾学术性与普及性,对《论语》二十篇进行了十分有洞见的解读,结合新近出土文献进行深入研究,补充了孔子和早期儒学研究的不足,并对一些《论语》误读提出了新见。  相似文献   

18.
人生五十     
日月如梭,光萌似箭。不知不觉中。自己已步入了知天命的年龄。有人说:人生五十是最成熟、最老练、最知天命、最懂人生、最有感悟的年龄。也有人说:人生如戏,五十即将谢幕。这些话都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人生更是一本书。翻开自己五十人生这本书.五十感悟像鲜明的目录赫然跳在眼前。  相似文献   

19.
白茫茫 《云南人大》2007,(11):39-39
司马文渊先生的《不可或缺的程序法》出版于2003年6月(北方经贸大学出版社),不过我是最近才读到它。说起来很偶然,那天,因事拜访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一位资深法官,看见他的书桌上放着一本装祯精美的书,便好奇地拿起来翻看。老法官告诉我,这本书写得不错,他已是第二遍读它。还说我是学法律的,又在立法机关工作,不妨一读。于是我借回来从头到尾认真读了一遍。感觉很好,感想很多。  相似文献   

20.
湘潭大学经济系董寿昆副教授的专著《住宅经济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图书奖。拜读之余,获益良多。好书宜共享,愿向广大莘莘学子作一推介。 就内容说,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研究世界各国住宅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著作,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为住宅经济学这一新学科的创立作出了贡献。本书以住宅市场为研讨的主线,在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