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论坛》2019,(2):95-102
"善治"是绩效治理的主要目标,在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框架下,表现为以"政体"为中心、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绩效。"善政"是"善治"实现的前提,作为"善政"的重要方面,政府公共管理者的公共价值偏好及其与政府价值目标间的关系将会影响个体和组织绩效。本文以探讨"公共价值认同"与绩效的关系为研究问题,首先,在综述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界定了"公共价值认同"的概念,认为"公共价值认同"包含"公共管理者个体价值偏好与集体价值偏好"以及"公共管理者集体价值偏好与政府价值目标"两个层次的一致性;其次,介绍了测量公共价值认同的方法;最后,提出四个未来研究假设。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案例分析入手,对房地产开发的营销价值进行再认识.在分析房地产商品的营销价值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中国房地产商品的营销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为改进政府宏观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经营与可持续开发、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网络治理为时代背景的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核心目标是寻找和创造公共价值,它在理念创新、职能优化和路径拓展等方面实现了政府职能的创新,有效回应了治理范式转型所引致的价值、制度、系统与过程调适性变革的挑战。借鉴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中的政府职能创新思想,结合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中国需要创新政府理念,将政府职能拓展为公共价值创造;需要优化政府职能,提升政府的公共价值创造能力;需要拓展服务路径,构建协商网络和服务递送网络,以实现公共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中的政府职能创新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网络治理为时代背景的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核心目标是寻找和创造公共价值,它在理念创新、职能优化和路径拓展等方面实现了政府职能的创新,有效回应了治理范式转型所引致的价值、制度、系统与过程调适性变革的挑战。借鉴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中的政府职能创新思想,结合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中国需要创新政府理念,将政府职能拓展为公共价值创造;需要优化政府职能,提升政府的公共价值创造能力;需要拓展服务路径,构建协商网络和服务递送网络,以实现公共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公共事务复杂度与数量的急剧增加,公民意识的觉醒与NGO组织的涌现,公共价值的内涵已发生时间序列的变化,公共部门对社会声誉及公信力的获得已由自然继承转变为争夺,一系列市场化因素迫使公共部门面临需求差异化与供给多元化的双重压力。公共部门管理中,公民为先的善治理念的整体缺失,导致公共部门对公民需求、环境变化不敏感,这是与公共部门“创造公共价值”的本意想违背的。因而市场化公共价值创造,公共关系管理和公信力建设成为公共部门营销的崭新课题。文章构建公共部门的市场化公共价值构念,即公民消费公共产品从而获得的消费者价值,应用结构方程模式(SEM)实证分析,说明公共部门在竞争性公共产品市场中,为实现公共价值创造的核心职能,应当顺应公民社会需要,秉持公民为先理念,通过“政府再造”,提升公共服务品质,积极拓展社会享誉度及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对公共政策制定进行价值考量的重要前提是对"政治性公共政策"的界定.在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实践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在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出现价值偏离的主要原因是公共权力的滥用;价值平衡功能的缺位;决策体制中的集权;政府能力的有限;政策制定中的价值影响等.因此,对政策制定价值基准进行反思将对我国政策制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共价值管理: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90年代,作为对治理理论的回应,公共价值的概念被人们提出。围绕公共价值的概念,公共价值管理理论逐渐兴起与发展,并拥有独特的理论主张,即多维度的概念阐述和构成要素,通过政治协商网络定义公共价值,通过合作递送网络生产公共价值,通过有效的责任与评估体系实现公共价值。公共价值管理的理论创新在于:重新组合国家治理结构的关系,重新定义政府核心职能和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使命,重新统一效率与民主的价值标准,重新发展与变革民主理论。  相似文献   

8.
包国宪  王学军 《公共管理学报》2012,(2):89-97,126,127
政府绩效管理兴起二十多年来,已由西方国家应对财政和信任危机、提高行政效率的工具拓展为各国政府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新公共管理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优势在其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但其理论缺陷和实践中的困惑,特别是在公共价值方面的冲突使学术界的探索从未停止过。本文通过对中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实践案例考察,从制度变迁和公共行政学术史两个层面的质性研究,提出了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体系框架。文章首先从"公共性"、"合作生产"和"可持续"三个方面对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政府绩效管理进行了反思,认为公共价值对政府绩效合法性具有本质的规定性。其次,初步论证了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的两个基本命题——政府绩效是一种社会建构、产出即绩效;认为只有来源于社会的政府绩效才能获得合法性基础,也只有根植于社会的政府绩效才能产生其可持续提升的需要,这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根本动力;而在政府绩效价值建构基础上的科学管理,才能保证政府产出与社会需求的高度一致,充分体现科学管理的价值。再次,从这两个基本命题出发,以价值管理和管理科学理论为基础,构建起了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模型,并对模型中政府绩效的价值建构、组织管理和协同领导系统等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最后,从模型如何"落地"、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分析和研究拓展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顾客认知价值理论是近些年较前沿的一种营销理论,它在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尤其是营销活动时,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服务型政府也是当前世界各国比较推崇的一种新型政府行政模式,那么,顾客认知价值与服务型政府有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服务型政府是顺客认知价值从营销学领域向政治领域的扩展.是顾客价值理论在政府管理方面的应用;充分考虑并满足顺客认知价值是当代中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成功转型的关键;顾客认知价值的高低是评价当代中国政府工作的最佳标准.  相似文献   

10.
王宽 《学理论》2012,(8):37-3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政府当前公共管理所寻求的目标,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要依赖于政府有效的公共管理能力,而有效的公共管理的前提是公共管理的主体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理念的形成则源于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的价值判断。因此我们有必要明晰和谐社会的公共管理价值内涵——公共管理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