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幸福感与满意度的广东公众幸福指数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指数是衡量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将幸福定义于主观范畴,利用幸福感和满意度等9项指标测量广东公众的幸福指数,并分析其主要特点,得到的测量结果是:2010年度广东公众幸福指数均值为60.79,其中幸福感为69.38,满意度仅为52.21;经济发展水平与公众收入对幸福指数有一定影响;公众背景对幸福感评分影响较大,对满意度评分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幸福指数是衡量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国民幸福核算体系的基础。将幸福定义于主观范畴,利用幸福感和满意度等10项指标,对广东省公众大样本量连续测量的结果表明,2010-2013年,广东公众幸福指数(均值)为61.745,年度小幅递增,其中幸福感(均值)为70.34,满意度(均值)仅为53.14。同时,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公众收入对幸福指数有较大影响;公众背景对幸福感影响较大,对满意度影响较小。基于环境资源容量及公共服务的有限性、公众欲望的无限性,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公共政策的价值演变,从GDP导向、满意度导向到幸福指数导向具有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幸福是一种心理欲望得到满足的状态,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幸福指数是对人们通常所说的幸福感的量化,是人们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自身生活状态所作的满意度方面的评价。幸福感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诸如年龄、性别等自身因素,通货膨胀率、收入水平等经济因素及人文环境、体制环境等环境因素。本研究从收入水平、医疗条件和服务、安全感等14个方面构建了幸福感指标体系,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展开调查,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启示为:影响幸福感因素随着所处物质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当下非经济因素正成为提高居民幸福感关键。提高居民幸福感靠发展并正确引导人们对幸福的认知。本文同时建议,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服务型政治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构建和谐的安全环境多方面提升居民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129名公务员幸福感调查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公务员幸福感现状并提出提升对策。方法: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对吉安市129名在职公务员幸福感水平进行抽样调查。结果:1.公务员幸福指数(4.60±1.35)处于中等略偏下水平,公务员幸福感各维度得分普遍偏低。2.不同性别、是否党员、年龄、学历的公务员的幸福指数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已婚公务员幸福指数(4.79±1.30)显著高于未婚公务员(4.09±1.34)(P〈0.05);科级及科级以上公务员幸福指数(4.98±1.21)显著高于副科级公务员(3.97±1.38)(P〈0.05),副科级公务员显著低于科员(4.89±1.30)(P〈0.05)。结论:公务员幸福感状况不太满意。关注公务员幸福感,关系到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提升公务员幸福感有利于提高国民幸福指数,最终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幸福和尊严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幸福不仅与主体自身状况密切相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客观社会条件的影响,而这些幸福的条件的保障与供给,政府的角色都不可或缺,都负有重大的责任。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创造外部条件,努力让人民获得更大的幸福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构建幸福广东的理论与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幸福广东的涵义基础上,强调幸福广东的内涵多维性和跨学科性,提出幸福广东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凝聚幸福广东的共识、幸福指数制定与考核机制以及相关的政治、社会以及经济体制改革。最后提出建设幸福广东的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幸福教育对提高警察生活品质,推进社会和谐,促进公安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认知重塑警察幸福观,情绪行为引导改善警察的幸福感,文化感染提升警察幸福的心理品质,切实提高警察幸福感。通过各种形式的渗透和教育,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培养警察感悟幸福、珍惜幸福、享受幸福和传递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科学理解马克思幸福观对于当代人类生活状态和人的正确幸福观培养意义重大:有助于人们从过分注重物质享用向真正的人类幸福复归;有助于人们既要注重经济增长指标,又要注重国民幸福指数,更要注重人民群众的主观感受;有助于人们从价值虚无的后现代冲击回归到对现实的关切.  相似文献   

9.
国民幸福指数近年来正成为政府施政目标的新追求,从中央到地方,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已成为共识。幸福虽是一种主观体验,但幸福指数反映的是一种社会事实,因而它是可以客观测量的。在多维度的幸福指数指标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施政目标中应着力实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创建幸福社区,不仅对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对建设幸福广东、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将创建幸福社区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切入点,以安定的社区环境提升居民的安全感,以优质的社区服务提升居民的舒适感,以友好的邻里关系提升居民的和睦感,以丰富的文化生活提升居民的文明感。  相似文献   

11.
提升员工幸福指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企业科学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当前员工对幸福的追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幸福指数普遍需要提升。要从精神、情感、物质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通过深入开展幸福观教育,满足员工情感需求。通过不断加强民生建设,努力实现员工幸福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世界是以人和人的生活为中心的世界,生活世界的观念实质上是探讨优良和最幸福的生活的观念。作为以人的生活世界为基础的法律,通过法律中人之形象——“幸福人”的建构,可使法律的幸福价值彰显。“幸福人”的形象在法律上是一个总括性假设,是诸部门法的人之形象的诸多特性的集合呈现,宪政上的幸福是在否定性的宪政框架上,意欲通过立宪制度保障人追求幸福的权利。宪法上的幸福规定的抽象性极具丰富的概括性内涵,具有广阔的权利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幸福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现实活动和理想追求,是哲学家关注的永恒话题。由于所处的时代各异,人们对幸福认识和解读便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幸福观。从感性主义与理性主义两种审视方式入手,阐述了西方两种幸福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演化逻辑,概括了完善而辩证的幸福观的基本内涵,处理好德性与福乐之间的关系,使人的幸福既具有现实的历史基础,又有高尚道德的升华,从而避免幸福问题上的享乐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的偏倚。  相似文献   

14.
网络虚拟幸福是指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主体需要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感。根据网民上网目的分析有两种虚拟幸福,一种是真实的虚拟幸福,一种是虚幻的虚拟幸福。  相似文献   

15.
幸福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对它的理解也是莫衷一是。但是,只有把“幸福问题”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结合起来才能给予幸福正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要建设和谐企业,就必须抓住“人”这一关键点,坚持以人为本,从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出发,切实提升员工对于现实状况的满足感、幸福感。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就是要正确认识员工的幸福需求,其次是要深刻了解员工幸福感的现状,通过认真分析影响员工幸福感的因素,实现员工幸福感提升与企业和谐发展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建构中的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与幸福指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介于城市市民与乡村农民之间的社会特殊群体“农民工”能否与城市居民进行良好的互动、融入到其所服务的城市中去,以及如何提升农民工的幸福指数逐渐成为了社会各界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现状的描述,分析了其障碍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可行性对策,以期对准确地把握农民工问题未来的走势和演变规律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幸福作为人类一直以来的价值追求,是人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满意度的回答。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人们都对幸福进行了无数次的探索和追问。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人的学说,怎样使人更加幸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这就要求将幸福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维度,让幸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衡量标准,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最终实现人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