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毛泽东合作化高潮中的防“左”及其未能贯彻下去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的农村合作化高潮,是毛泽东发动和指导的。在高潮兴起时,毛泽东一方面为自己的创造——农村合作化高潮而高兴,另一方面他也警惕着“左”倾偏向的出现,他在大力反右的同时,在一些场合也提出了防“左”纠“左”的问题。但是十分遗憾的是,毛泽东的防“左”和纠“左”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从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期的9个月时间里,毛泽东通过召开各级各类会议、起草决议、批转报告、找人谈话、派人调查研究等多种方式初步纠正已经觉察的"左"倾错误。在整个纠"左"实践中毛泽东始终强调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注重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然而,这9个月的纠"左"是在肯定"三面红旗"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不可能充分。在纠"左"问题上,毛泽东又与中央和地方领导人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导致后来纠"左"转向反右。但前期的纠"左"努力还是为1960年冬以后的纠"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为改革开放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带来了许多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从一九三○年六月开始,由于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统治了党中央的领导机关,福建各主要地区程度不同地贯彻执行了这一错误,以致不沦在农村或城市的革命力量都受到了严盈的损失。中共中央不久就发觉并克服了李立三“左”倾错误,福建各级党组织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于同年十一月停止了这些错误。 (一) 党内“左”倾情绪和“左”倾政策的滋长,是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得以贯彻的思想基础。一九四五年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一九二九年下半年至一九三○  相似文献   

4.
1999年6月21日,近千名党政干部、群众代表和各界人士参加左丰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沉痛悼念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福建省第四、第五届政协委员会副主席左丰美同志。 左丰美同志1918年11月11日出生于江西省铅山县梵庵寺村,1930年5月参加儿童团并任儿童团团长。1931年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左丰美同志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定信仰马列主义,对共产主义事业忠诚不渝,为福建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不息,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相似文献   

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革命遭受过三次“左”倾思想的干扰和破坏。“左”倾错误思想一直受到毛泽东的批判和坚决抵制。1935年1月,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但因当时紧急的战争形势,毛泽东没能对“左”倾错误思想从理论上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工农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开始进行反思,从理论上对“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思想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剖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6.
你一九七三年来访问时,中国社会不安定,还在搞“文化大革命”。总的说,那个时候“左”得要命。“左”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很慢。建国后,我们在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合作化,在城市进行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干得很好。一九五七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一哄而起搞人民公社化,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吃大锅饭,带来大灾难。“文化大革命”就更不用说了。  相似文献   

7.
1931年1月,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了党中央领导机关。此后的整整4年内,王明“左”倾错误在全党贯彻,给革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使革命根据地和白区的革命力量都受到极大损失”。在这个时期内,福建白区党组织同样贯彻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同样执行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白区工作方面那些错误方针,即“采取为当时情况所不允许的进攻的形  相似文献   

8.
1946年至1948年陕甘宁边区进行的土地改革,出现了极"左"倾向。激烈的群众运动、农民在政治和思想上彻底翻身的需求、贫农团成分复杂及干部问题等是此次土改出现"左"倾错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1930年间,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并一度统治了全党。众所周知,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共产国际“第三时期”理论和1929年四次来信等一系列“左”倾指示密切相关的。此后,共产国际在帮助中国共产党纠正立三“左”倾错误过程中,又产生了很大的曲折。对此,本文试图作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任全才同志的《1959年庐山会议纠“左”问题刍议》(刊于《中共党史研究》1995年第1期,以下简称《刍议》)提出3个主要论点,一是自第一次郑州会议到庐山会议,毛泽东从未讲过纠“左”的话,却多次强调反右和批判反冒进;二是从庐山会议通过的党的决议和毛泽东的一系列讲话看,都不是反“左”,而是反右;三是由于庐山会议的出发点是反右,因此才把主张彻底纠“左”的彭德怀等同志打成右倾反党集团。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特提出几点不同看法,以与任全才同志商榷。 一、《刍议》指出,“自第一次郑州会议到庐山会议,毛泽东从没讲过纠‘左’的话,却多次强调反右和批评反冒进。”笔者认为,问题的实质不在于是否曾经提出过纠“左”的概念,而应着重考察是否在实际上纠正了工作中的“左”的错误。事实上,毛泽东也在多个场合下表达了批判“左”倾错误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革命遭受过三次"左"倾思想的干扰和破坏."左"倾错误思想一直受到毛泽东的批判和坚决抵制.1935年1月,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但因当时紧急的战争形势,毛泽东没能对"左"倾错误思想从理论上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工农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开始进行反思,从理论上对"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思想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剖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8月8日,左宏兴带着他的拉运队在冷库门口忙着卸运葡萄,卸车、拉运、上库、出库、装冷藏车,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每天早上八点钟,左宏兴和他的拉运队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左宏兴是五师八十一团园艺一连职工,种植了15亩葡萄地,2012年,团场种植的1.6万亩葡萄陆续挂果,在葡萄仓储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脑子活泛的左宏兴和妻子一合计,找来了连队的10几名种植棉花的职工,组成了一支葡萄拉运队,专门装卸葡萄。  相似文献   

13.
《湘潮》1992,(3)
1959年7月,为纠正党内严重存在的“左”倾错误,党中央召开了庐山会议。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和参加会议的省委其他同志,在大会发言和私下与毛泽东的多次交谈中,对“大跃进”以来党在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提出了中肯的批评。但是,当彭德怀上书毛泽东后,毛泽东一改反“左”的初  相似文献   

14.
吴忠礼 《共产党人》2007,(16):53-55
西晋司马氏王朝,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和少数民族起义的双重打击下,走向了土崩瓦解的末日。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匈奴左部帅、建威将军、匈奴五部大都督刘渊(公元310年)乘机在左国城(今山西省离石县)起兵反晋,自称大单于、汉王,建国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发生了三次“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给中国革命事业带来了严重危害.本文试就三次“左”倾错误对东北所造成的影响、危害及应汲取的教训作一探讨.三次“左”倾错误在东北的表现及所带来的危害第一次“左”倾错误的影响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在共产国际代表指挥下,于1927年8月召开了党的“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的紧急关头,给党和人民指出了正确的革命斗争方向.但是,“八七会议”在反对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同时,也暴露出“左”的思想观点和情绪,这种“左”的东西继续膨胀,以致后来被瞿秋白发展成为“左”  相似文献   

16.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强烈呼唤着解放思想,转变旧的思想观念。当前,“左”仍然是禁锢人们的思想,影响改革开放事业顺利发展的主要障碍。我们警惕右的同时,应当充分认识“左”的严重危害性,进一步清除“左”倾的影响,促进思想的解放。现将“左”倾错误思想几个问题的研究综述如下:一、“左”倾错误的历史回顾王珏同志在1992年《改革》第5期上撰文认为,我党历史上“左”倾错误给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民主革命时期,“左”曾使党的力量在苏区损失90%,在白区损失几  相似文献   

17.
斯大林说过,真理在“中间”,在右和“左”之间。(见《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殖民地问题》,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54页)多年以来,我们习惯于讲两条路线斗争,忽略了开展两条战线的斗争。党中央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明确提出:要坚持两条战线的斗争,有“左”反“左”,有右反右,“左”是主要的危险。这对于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犯过以陈独秀  相似文献   

18.
第三次“左”倾错误 ,几乎紧接着第二次“左”倾错误而来 ,从 1931年 1月的六届四中全会开始 ,一直延续到 1935年 1月遵义会议前 ,历时整整四年。它以王明为代表 ,以教条主义为特征 ,旗号是“国际路线”。谈到第三次“左”倾错误同第二次“左”倾错误的区别 ,有两个问题是特别值得注意的 :第一 ,它是在共产国际的直接指挥下形成的 ,比前两次更完整地体现了共产国际的主张。为什么以王明为代表的第三次“左”倾错误要突出地打起“国际路线”的旗号 ?这里需要先讨论一个问题 :李立三为代表的第二次“左”倾错误本来也是在国际十次全会和四次来…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在七十年的奋斗中,犯过五次全局性的“左”倾错误,他们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三次“左”倾,包括第一次“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社会主义时期的两次’左”倾错误是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这五次”左”倾错误是有其共性的,对其加以分析研究,会对今天防“左”有着借鉴意义.本文试图就此作一些探讨。克一,这五次“左”倾错误,都是领导者对当时的中国国情了解不透,对形势估计失误,对革命和任设的规律缺乏认识,因而思想超过了现实,行动上表现为急于未成,犯7急性病错误.1927…  相似文献   

20.
正是在“左”倾思潮四处泛滥,人们心头充满了疑云的关键时刻,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以88岁的高龄,毅然南巡,发表重要谈话,高屋建瓴,冲破姓“社”姓“资”的阴霾,推动改革开放的车轮重新启动,隆隆前进。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旗帜鲜明地反击了“左”倾思潮,批驳了假扮成马克思主义的“左”的谬论。邓小平说:“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它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右的东西有,动乱就是右的!‘左’的东西也有,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不会犯大错误,出现问题也容易纠正和改正。”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姓“社”姓“资”横加干扰,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的现状,邓小平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