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村规民约是依照法律法规,适应村民自治要求,由同一村的村民在生产、生活中.根据习俗和共同约定的自我约束的一种规范.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自治规范在村治管理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到农村实际情况的限制.村规民约在制定过程中,在内容上及在执行上都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相当一部分村规民约都设定有“罚款”事项,如有的村规民约规定村民吵架或打架一次,  相似文献   

2.
近日,笔者下乡镇调查村民自治情况,发现有些村委会的村规民约订得欠妥。如规定:“偷一只鸡罚跪半小时,并取消公民选举资格;发生纠纷不服调处罚款30元;赌博者一经发现,公开挂牌亮相”等等,这些村规民约,有的不合情,有的不合理,有的不合法。倘若真的照此去做,轻则酿成民事纠纷,重则闹出人命。开展村民自治活动,制订必要的村规民约,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规范村民的行为,这很有必要。但脱离实际,盲目订规立约,势必造成不良后果,失去村规民约的本来意义,甚至违反了国家的法律,导致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为此…  相似文献   

3.
村规民约不得违背法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规民约是农村村民共同制定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会规范。它作为我国法律在农村的补充手段,对维护村民正常的生活秩序.促进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有的村规民约为了突出警戒作用,滥施处罚.大大超出了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如“杏出偷电罚款1000元”。“牛吃庄稼打死不赔”等等。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6条明确规定:“村规民约不得与宪法、法律和法规相抵触。”这就决定了制定村规民约不仅要考虑具体情况,而且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任何违背法律法规的村规民约都是无效的。调处刑事案件今年3月2日,山东某县王…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前几年.四川省石柱县下路区各村普遍制定了村规民约,这对搞好各项工作起到厂积极作用。但最近检查发现、一些村规民约的条款中缺乏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内容大多以“罚”为主,实际成了“罚款民约”C罚多同少又没有具体标准。而干部们收去的那些“罚款”又乱开支,乱开支又促使乱罚款,形成了不良循环。乡现民约由村民制定、供村民共同遵守、被称为“小宪法”,是村民自治的一个好形式,其作用不可低估。但各级政府特别是民政部广1应加强指导,保证做到民主制定,内容健康,自觉遵守,既体现精神文明,又符合法律要求,不能…  相似文献   

5.
村规民约是村民共同利益的表达,体现的“村庄治权”或者“内生的公共权力”既没有得到现行法律的确认,也没有被现行法律所否定。解决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的冲突,路径有三:一是走界定之路;二是走融通之路;三是走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6.
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重要载体。基于乡村振兴调查数据与实地调查资料发现,村规民约在实行中存在不足,将村规民约视为管理乡村的制度,忽视了村规民约的社会组织功能;村规民约在实践中受到行政力量的较大干预;契约性不足。在此基础之上,比较分析了“乡约”与村规民约存在的一些共同的特征,基层性、政府的干预、村民的教化及遵从,构成了村规民约实践的先天缺陷。基于“三角模型”对实践中的不足进行反思,可以从村民、村民自治组织以及政府三个方面进一步推进村规民约的实行。  相似文献   

7.
《尧治河村婚丧喜庆事宜管理办法》在网上引来嘘声一片,被称为"最牛村规"。笔者认为,目前农村、农民采取的一些办法,只要对社会有益,对村民有利,即便有些地方细究起来不太合适,也不要上纲上线,要允许其在特定的条件下存在,以便找出更好的解决办法。细究尧治河村村规民约,我们不难发现,该村规民约限制的不是村民平时的正常消费,而是婚丧嫁娶时的大操大办。因为大操大办形成的攀比之风,让不少农民为了面子,把辛苦挣来  相似文献   

8.
村规民约是指农村村民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村实际而制定的涉及村风民俗、社会公德、公共秩序、治安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规定,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它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村民共同商量制定、全体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村规民约作为村民自治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形式,在我国广大农村已被普遍采用。据统计,目前我国90多万个村民委员会中有98%的村民委员会制定了村规民约或者村民自治章程。河南农村的村委会也大都有了自己的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的出现,对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村规民约,是广大村民自定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规章和公约。实践证明,建立在不违背《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基础上的村规民约,对于搞好村民自治和加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然而,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由村规民约违法而引起诉讼的案件却出现了增多的势头,亟待引起人们的重视。村规民约违法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在内容上只要求村民讨论通过即可,忽略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二是撑握法律、法规不够深透全面,只注意了某方面的法律、法规而忽视其它方面;三是在制订村规民约时没有真正经村民讨论通过,只是几个村干部在一块合计一下就算了事。  相似文献   

10.
“乡村干部难干,乡村事情难办,乡村群众难管。”这是许多基层干部的感慨。可同样是做农村工作,为什么有些地方“剑拔弩张”,群众越级上访不断;有些地方则政通人和,干群关系较为密切呢? 记者在山东、河南部分社会稳定、矛盾解决较好的县乡采访了解到:要解决千难万难,必须建立农村干群矛盾的释放机制。一些基层干部总结了四句话:“算清一本账(农民负担账),贴出一张榜(村务公开榜),填好一张票(村民选举),捧出一颗心(群众感情)。” (一)农村的事,就是公道二字。只要农村民主管理不走过场,干部就有威信! 近来,山东省…  相似文献   

11.
男女平等是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无论男女都享有平等的土地承包权利。然而,这些年来,在土地承包经营过程中,一些地方妇女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以种种方式侵害妇女土地承包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地方还比较严重,造成了许多纠纷,出现了妇女为此集体上访的事件。而一些乡村干部以村规民约为借口,把剥夺妇女土地承包权的责任推给村民集体或村民代表大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是在党的领导下,由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实践证明,实现这项制度的根本环节,是建立在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基础上的民主管理。而实现民主管理,关键又在于依法加强村规民约建设,使村级事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的村规民约建设中存在的滞后现象和不规范问题,阻碍了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妨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寻求对策,以加强这项工作,推动农村民主制度法治化的进程。 一、村规民约建设的重要意义 村规民约,是指在村民…  相似文献   

13.
看了《民主与法制》杂志2011年第22期刊载的《“外来村官”可否化解贪腐难题?》一文,感觉这一所谓探索有点“病急乱投医”,联想到有些地方治理村官腐败的做法与效果.依然是“隔靴搔痒”。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村民监督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14.
根据合法性、民主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在制定村规民约时一般应按照如下八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宣传发动。村民是制定村规民约的主体,因此必须让村民知道、理解并积极参与。为什么要制定村规民约?主要步骤是什么?哪些应写、哪些可以不写?制定以后怎样执行?这些问题都要让村民了解清楚。村委会要在县、乡两级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利用广播、开会、村务公开栏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也可以结合日常普法工作,向村民讲解涉及农村的法律政策,讲解村规民约的性质、意义及与国家法律政策之间的关系。尤其要让村民知道的是,村规…  相似文献   

15.
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近来,不少读者来信反映,个别地方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存在着与国家政策相抵触,甚至违法的内容。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民政部法规办的吴明副主任。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对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在内容方面有什么要求?吴明:《村委会组织激第二十条第二款明确规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湖北尧治河村委会对违反村《婚丧喜庆事宜管理办法》的村民给予2000元罚款处理,此事一出,社会舆论一片哗然。有人认为,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有权制定村规民约,以规范村民的言行;但也有人认为,消费行为是村民的私权利,由自己的经济实力决定,村规民约不能限制村民的消费。"村规民约"可以限制村民消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截稿日期:2015年1月20日,欢迎来稿,每篇300-600字为宜。电子信箱:yangjifa62@163.com来稿请寄:400015重庆渝中区人和街15号(星都大厦13楼)《公民导刊》杂志社杨济发收联系电话:023-63652539  相似文献   

17.
《人大论坛》2009,(5):9-10
作为村民中“少数派”的婚出女在强大的世俗惯例面前似乎弱不禁风,尤其在推崇尊重大多数人意志的今天,面临白字黑字的村规民约甚至是村委、村民大会决定时,她们的维权往往被冠上“无理取闹”帽子,甚至在一种理所当然的社会氛围中被称为“蚂蚁和大象的对决”。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农村制度建设情况调查中共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江泽民同志在去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解决“有章理事”的问题,就要加强以民主管理为内容的村级制度建设。坚持实行村民议事、村务公开制度,制定村规民约。村里的大事由村民作主,村民关心的事情,都要...  相似文献   

19.
村务公开制度是增强村民主人翁责任感、增加村级财务收支透明度、实行村民自治的行之有效的办法。然而,笔者发现,现在许多村子的村务公开栏空空如也。 村务公开栏何以空开?笔者以为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某些村干部没有转变观念,认为只要自己不贪、不吃、不拿,就算是清正廉洁、尽职尽责了,公开与否无关紧要。 二是有些村干部屁股上有屎,一些事情只能搞“暗箱操作”,见不得人,更不能广而告之。否则,少数不安分守己的“刁民”就要借题发挥,“聚众闹事”,添“乱子”,找“麻烦”。“你要看偏不给看,知道内情不好办。” 三是…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高密市柴沟镇西店村是当地有名的经济强村,农民年人均收入达2800元,可就是在这个富裕村里,对“红白事”却有一套“穷”规矩,他们叫做“三不主义”。即:不得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不搞封建迷信。1982年,西店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群众从村里挑选出6名德高望重、思想开放、办事公道、热心为群众服务的村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并通过村规民约,规定村民结婚时由红白理事会操办,要在村内播放立庆的乐曲表示祝贺,一律不准宴请本村村民,严禁送“红包”。在办理丧事时,丧期不得超过2天,采取由村党支部书记直读丧主生平简介、播放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