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也说“好处”荒石你想办事吗?看有没有好处。没有好处不办事。任你磨玻嘴,跑断腿,也无济于事。你说你条件够了,够条件的人不止你一个。僧多米少,对不起,轮不到你。你说你告,那就告去,告还得有好处,没有好处难告倒。与其拿好处告状,还不如拿好处办事。你说是熟人...  相似文献   

2.
论“好处”     
论“好处”“好处”可意会不可言传,玄之又玄。你想办事吗?对不起,先得看有没有“好处”。没有“好处”不办事。你磨破嘴,跑断腿也无济于事。你说你条件够了,够条件的人不止你一个,僧多米少,对不起,轮不到你;你说你告,那就告去,告还得有“好处”,没有“好处”...  相似文献   

3.
“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这句话在整顿机关工作作风中用得不少,批评得也对。但进一步思考,现实中固然存在“不给好处不办事”,但也不乏“给了好处就办事”的现象。 “不给好处不办事”该批,而“给了好处就办事”且办得巴巴实实,该不该批?答案恐怕就不那么一致了。 在我看来,“给了好处就办事”与“不给好处不办事”在本质上并无二致——都属腐败行为,都属该批该查之列。不同在于,一个是“不拿钱财不办事,拿了乱办事”,一个是“既收钱财又办事”;前者易使人愤愤然,而  相似文献   

4.
李瑞环谈用人李瑞环说:“一个好干部不只是要有德,而且要有才,能为人民办事。因为能办事是个综合因素,没有理论不行。比如有些人话说得挺顺溜,找毛病没有,论用处不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既没有错处,也没有用处。药方开得挺多挺全,但不对症下药,不能治病。这种人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是《党章》对共产党员的根本要求。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人就是为人民,唯一的宗旨就是为老百姓办事,不为人民我们党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这就告诉我们,除了人民的利益,党没有自己任何特殊的利益;脱离了人民,党就成了脱离土地的“种子”,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6.
古人说:“正者,正也。”即是说,为政者须行为端正,心地纯正,办事公正,一身正气。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一首气壮山河的正气歌。屈原、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英雄人物,是我们民族的正气之魂。共产党人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要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所要求的浩然正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涌现出孔繁森、吴金印、吴天祥、谭彦等一大批深受人民爱戴的好党员、好干部,他们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无私无畏、正气凛然。他们的正气,是时代的正气,是民族的正气。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在有些地方歪风邪气仍然严重存在,还没有得…  相似文献   

7.
报刊博览     
《新长征》2006,(12)
微型论坛官员极端个人主义三方面表现当前,尤其要旗帜鲜明地反对领导干部的极端个人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反映在权力运用上,突出表现为用权不公、以权谋私;感情高于原则,关系代替政策,甚至出现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极端个人主义反映在职务提升上,  相似文献   

8.
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14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保证。”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全党和全国人民一心一意集中力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此,就需要同时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提出“不动摇”、“不改变”的问题,是有历史根据和符合现实需要的。 十四大报告中说;“在历史上,由于没有能够清醒地对待国际国内某些事件,我们有过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7,(5):7-7
目前,“办事难”已成为影响一些地方发展环境的一大“顽症”。成为投资者和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一大“毒瘤”,严重制约了这些地方发展的步伐,各种各样的“办事难”问题已经到了痛下决心非抓不可、非抓出成效不可的时候了。一些机关工作人员一方面习惯于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另一方面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了企业和群众的“主人”;一方面把用纳税人的钱视作理所当然,另一方面却不把为纳税人办事看成分内之事;一些管理部门一方面只强调自己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不善于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换位思考,服务也就常常缺位:  相似文献   

10.
为人民服务     
正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  相似文献   

11.
每个要求入党的人在被问及入党的动机和目的时,几乎都异口同声地表示: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为了多挑重担.在革命战争时期,的确是这样的.有个刚参加红军的青年问一位老党员参加共产党有什么好处.老党员郑重地回答,参加共产党有九十九条都是"坏处".比如要冲锋在前;可能会坐牢,甚至被杀头;如果饭少人多,要让群众先吃等等.要说"好处",只有一条:为人民服务,人民拥护你.  相似文献   

12.
“服务”是什么?通俗一点讲,就是为社会或他人办事。说得文一点,就是用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求。孙中山先生有言:“人人应该以服务为目的,不当以夺取为目的”。毛泽东同志的一句“为人民服务”,更成了几代共产党人的座右铭。当今中国,“服务”二字无处不在,无时不闻,使用频率之高,在汉语词条中,堪称一流。君不见企事业单位都在宣称以“服务”取胜,使顾客满意;机关干部则把“上为领导服务,下为群众解忧”常挂嘴边;第三产业被称之为服务行业;北京建设方针被称为“三服务”、“四服务”;还有“领导就是服务”,“管理也是服务”,…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道德遇到挑战,社会公德出现某些令人担忧的现象,面临某种困顿状态。诸如尊敬老人、助人为乐、爱护公物、诚实守信等一些传统美德,作为一种道德信念、善恶标准,还不能说失去了是非褒贬判断的准绳,但是,人们可以看到,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不讲社会公德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比如:虐待老人、歧视妇女、不尊重残疾人者有之;互不相让,为一点小利与人争吵、谩骂甚至动武者有之;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乱办事者有之;只顾自己,不顾别  相似文献   

14.
周末约几家房地产企业交流市场形势,他们共同的态度是相对谨慎和相对悲观。笔者问,对于新一届政府在简政放权方面的一系列举措,你们是否感到软环境有了很大改变?听到了这样的回答:一个是,感觉不明显;一个是,官员吃拿卡要确实少了,但不办事的多了,过去"公关公关"就能办成的事,现在就是拖。官员没了好处,也没了动力。对于有些官员,多少年来,早已养成了一种惯性思维与行为:没有好处,能办的事也难办,甚至不办;  相似文献   

15.
应该说,这几年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旧体制的转型期,对于自身队伍的道德建设是高度重视的。没有这一点,我们党就不可能经受住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光辉成就。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在道德建设特别是干部队伍的道德建设上所作的努力与我们党的崇高理想和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相比,是有一定距离的,与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职工群众有权对团场事务发表意见,有权对团场领导干部进行监督,也理所当然地有权知道领导干部的办事情况。团场的领导干部有义务公开办事情况,有责任实行办事公开,如果办事没有公开性那还谈什么民主。没有公开就谈不上民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是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制定和执行都是靠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来完成的。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在掌握了一定的调控权后,不是正确地运用其权力为党和国家以及人民谋利益,而是滥用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即所谓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滥办事,使其权力恶性膨胀,从而给党和国家以及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那么,怎样才能抑制权力膨胀呢? (一)加强教育,是抑制权力膨胀的重要基础。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实践证明,各个历史转折时期都要加强教育,教育是先导,教育是基础。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权力膨胀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教育问题。因此,我们应着手进行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强化理论教育。即以党校为阵地,对领导干部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进行党性教  相似文献   

18.
张雨生 《唯实》2001,(10):69-70
“庙难进,神难拜。”老百姓这么形容到某些政府部门办事的难处。政府部门的公仆们则流传着另一句话:“为人民服务,怎么麻烦怎么来。” 我最早听到这句话,是出自一位熟人之口。他在县政府机关工作,大半辈子了,至今还没有带长。他苦笑着,摇着头对我说:“这是一句自嘲的官场戏言。说是戏言,也未必不是实情。‘为人民服务’是写在墙上的,挂在嘴上的。‘怎么麻烦怎么来’,是记在心底的,切实奉行的。”初听,我以为他是发牢骚;细想,觉得这句话还真有代表性。 恰好乡下来人,讲了一件事。 一位农民住在山里,女儿上学每天得出山进山…  相似文献   

19.
1944年,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同志的大会上发表讲演,写下了<为人民服务>这篇光辉的著作.毛泽东在文章中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这是毛泽东向全党提出的要求.进入21世纪,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与当年相比已大不相同,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20.
知识分子的知识归谁所有?这些知识用来为谁服务? 回答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说,在今天,归结起来不外两种。一种是把知识看成个人私有,用知识来为“我”服务;一种是把知识看作人民和国家所有,用知识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两种答案,反映出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即资产阶级世界观和无产阶级世界观。还有没有第三种?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