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梅 《理论探讨》2003,(1):100-101
导致苏联解体、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原因很多,但从根本上说,是作为执政党的苏共本身丧失了先进性.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强有力地推动先进文化的建设,不能忠实地维护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终为人民所抛弃.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苏联共产党是世界上最早夺取国家政权和执政时间最长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苏联共产党在执政74年之后一夜垮台,丧失了执政地位,并导致了国家的解体。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中国共产党的深刻反省和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告诫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深刻认识和汲取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执政的经验教训。党执政的时间越长,越要抓紧自身建设,越要从严要求党员和干部。日前,一部配合“三个代表”的学习,全面分析和诠释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理论著作——《实践三个代表巩固…  相似文献   

3.
<正>《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实录片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亲历者的诉说,全景式地揭示了苏共执政74年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拥有近20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是如何丧失了执政地位,社会经济发展如何倒退,人民生活陷入生灵涂炭。苏联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让人触目惊心,痛心疾首,引发反思,综观全片,发人深省、感触颇多,对于当前我们党执政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不动摇。苏共灭亡的特点是彻底否定党的历史和党的领袖人物,导致党员理想信念坍塌和党的形象毁损,动摇了党和国家的根基,出现了灾难性的后果。苏共的历史悲剧昭告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不能丢,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动  相似文献   

4.
"执政"这一概念在21世纪的今天具有了全新的内涵。就执政主体,具体到谁在执政这一问题而言,至今仍没有受到人们应有的关注,当然也还没有形成的答案。显然,执政党作为组织不可能自动执政,也不是以全体党员为基础的"全体执政"或者"整体执政",而是"代表执政制"。故此,我们将执政党的涵义重新解释为有资格选派代表依法进入政权的政治组织。代表执政制主要是指执政党的代表依法进入国家机关直接或者间接执掌国家权力的专门制度。执政者就是代表执政制中的"代表",执政者主要是通过进入国家政权内部直接或者间接地执掌权力的重要的政党成员。"执政者"作为独立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苏联共产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模式,但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失败了,苏联土地上的人民重新回到了被他们否定的人类发展之路上,苏共失败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读。苏共丧失政权的根源在于其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进行政策调整,无论执政的方式,还是政策措施,都不适应时代和民众的要求,导致苏联只有少数几项与军事和国防有关的指标还算先进,民众的生活水平、人的解放程度则严重落后。苏共垄断一切,最后却成为苏联社会发展的障碍,被民众所抛弃。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执政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的80年是实践“三个代表”的80年。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继续推进的今天,深刻认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三个代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认为,一个政党的执政,其执政水平、执政能力如何以及执政地位的巩固与否,主要的要看其执政基础如何。“基础不稳,地动山摇”。如果执政基础不稳,连执政地位的巩固都成问题,就谈不上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7.
一、现代政党的执政模式 1、以苏联为代表的一党执政模式.社会主义国家在理论和法律上认为议会(苏联称苏维埃,我国称人民代表大会,罗马尼亚称大国民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是实际上,国家最高权力中心却属于党中央,从而形成"一党执政双重领导"的执政模式.国家机关从上到下自成体系,党的组织也从上到下自成体系.这不仅表现在党对政权的纵向领导,而且表现在同一权力层上的横向领导.在苏联,  相似文献   

8.
吴鹏 《党政论坛》2001,(5):32-34
最近,党中央特别强调要关心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也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论述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才能够真正代表并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最现实也是最紧迫的课题.笔者以为,党要真正能够代表并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切实解决好政权、政策和政风问题.  相似文献   

9.
苏共失败的原因探析侯德邻苏联共产党是列宁亲手缔造的党,具有93年的历史,执政的历史也达74年之久,曾拥有1900多万党员,为什么一夜之间突然垮掉?这的确发人深思,值得认真研究,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本文拟就苏共失败的主要原因作一粗浅分析,作为对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杨彧 《求知》2009,(9):9-13
中国共产党已经连续执政整整60年。完全可以说是长期执政了。从目前情况看。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依然是稳固的,党的执政依然要持续下去。那么,在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失掉政权的情况下.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经过长期执政而屹立不倒?我们党执政的成功经验有哪些?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总结探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就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之中,最本质的要求是执政为民。如何贯彻这一本质要求,胡锦涛同志强调:“关键是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就明确了执政为民的关键在为民。因为只有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维护和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我们党要始终坚持和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脱离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2.
政治合法性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命题,是各个政权更是执政党应该首先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在我国,解决这一问题,关系到执政党执政地位的持久性、稳固性,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和合理性认证。针对我国政治合法性的特殊性,我们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全新执政课题,构筑起了我国政治合法性的两个支点,为实现执政党执政合法性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合法性的良性互动指明了前进方向和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一、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1967年11月3日,苏共领导勃列日涅夫在纪念十月革命五十周年的报告中宣布;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在苏联已经建成。他说,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是苏联人民遵循列宁主义的方针,进行英勇和忘我劳动的结果。1971年他在苏共二十四大的报告中再一次宣布苏联建成了“发的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资本主义议会多党制社会里,判断一个政党力量的大小及其政治地位的主要标准,是看该党在本国历次大选中的得票率及执政(单独执政或联合执政)的时间。瑞典社会民主党从1932年上台执政至2006年,期间虽然短暂失去政权,执政时间累计达60多年。瑞典社会民主党长期执政的经验是构建起了平等、福利和合作的三大社会体制。瑞典社民党长期执政经验之于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犹如苏共执政经验之于国际共运,都具有极其典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苏联解体、苏共垮台20周年之际,重新回顾和总结苏联政治改革与民主化的教训,有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引以为戒:一是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手段,改革不能变成信仰放弃、方向背弃、主义抛弃;二是苏共是苏维埃政权和政治体系的根本和核心,失去了苏共也就没有了苏联。三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总之,政治改革必须有利于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必须有利于提升政治民主、政治稳定和政治效率。要树立正确的民主观,探索一条科学的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苏共执政的历史教训座谈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共同发起召开“苏共执政的历史教训座谈会”,与会者都是长期研究苏联问题的资深专家,他们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座谈,从诸多方面深入分析了苏联共产党丧权亡党的原因。现将会上发言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苏共在革命和建设初期对于法治在巩固政权、推动建设上的认识是清醒的,曾在实践中积极将社会主义法治观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其执政思想与执政方式。不过,伴随着个人崇拜与高度集权的兴起,民主法治在苏共党内和国家实际事务中日益衰微直至被废弃,苏共向人民许诺的平等、民主和自由等政治价值仅仅停留在文本与口号层面,党既没有针对高度集权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也未能处理好党同宪法法律的关系,文本思想同实践事实的一再背离使苏共丧失了人民的信任,最终走向亡党亡国。所有这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七大的政治报告和苏共党纲新修订本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一词,反映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社会性质的提法与苏共前几任领导有所不同。赫鲁晓夫在1961年召开的苏共二十二大上,曾提出“全国开展共产主义建设”的口号,宣布从1961年起,用二十年时间,即到1960年,要在苏联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这一代将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生活”。勃列日涅夫于1967年11月,在纪念十月革命五十周年的报告中首次提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论点,取代赫鲁晓夫的“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的口号。安德罗波夫任总书记后,又对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作了重要修正。他认为苏联社会尚未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目前只是“处在发达社会主义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安德罗波夫还强调,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二十年  相似文献   

19.
一十月革命之后,经过几年艰辛曲折的奋斗和探索,斯大林继承列宁执掌苏共领导权和苏联政权,不久就开始了在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过程,并且不断从理论上对这种社会主义的实践进行总结。斯大林领导苏联30年,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社...  相似文献   

20.
一、以劳动竞赛为抓手,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工会工作要从过去单纯为职工谋福利转移到积极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上来;要从以往丰富职工文化娱乐生活,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转移到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范畴之内的企业文化建设上来;要把一般意义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