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小国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多边主义进程受阻与大国向区域主义的转向,小国必须在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战喀中做出选择:以南一南合作为代表的自主型模式,以新区域主义为代表的依附型模式,以"轮轴-轮辐"为代表的主导型模式.一国究竟会选择哪一种模式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初始条件,而且还取决于大国之间的博弈格局.因而,在垒球区域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大国与小国之间正在进入一个相互博弈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大国关系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对国际格局形成了互动效应.本文以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冷战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美俄中三国在南亚问题上政策的异同,展望这一地区大国关系的互动前景以及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罗肖 《当代亚太》2020,(2):126-150,154,155
文章提出了后冷战时期战略预期导向下小国(主动)挑战周边大国策略选择的分析框架。战略预期有助于小国明确其挑战周边大国“源动力”的强弱,以及预判具备哪些必要条件才能相对成功地挑战周边大国。小国享有大国竞争赋予的重要战略空间,其面对的冲突性议题不是周边大国的战略重点,采取迫使和诱使周边大国保持战略克制的策略,这些对小国则至关重要。在多个小国挑战同一周边大国时,“源动力”相对强烈的小国,不同的战略预期将催生其差异明显的策略模式。根据大国竞争的强度与周边大国“求稳”偏好的水平,此类小国的战略预期可以依次分解为审慎战略预期、进取性战略预期和修正后战略预期;相应的策略选择为侧重温和软制衡或侧重强硬软制衡的对冲、侧重准硬制衡的对冲或硬制衡以及四种潜在的策略修正。菲律宾和越南2009~2019年南海制华政策的演变验证了这一逻辑。掌控南海敏感争议海域新的油气开发格局、积极应对司法化趋势并探索更加包容的争端解决方案,是中国深度塑造菲、越两国南海战略预期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论亚洲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市场力量和各国政府的推动下,亚洲的区域合作与经济一体化正在蓬勃开展,不仅是东亚地区,南亚、中亚、西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也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还出现了跨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本文论述了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东盟、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并勾画了“泛亚洲经济共同体”蓝图。目前,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显著特点是各种形式、各种范围的区域合作机制并存,这一局面仍将继续。  相似文献   

5.
辟建中俄日韩四国煤粮共同市场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牛德林近些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是日益走向区域化、集团化。促进区域经济集团化形成的因素是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贸易中心的转换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东北亚各国正在进行的区域化合作也有其必然性。它们在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6.
姜志达 《当代亚太》2023,(4):71-93+167
冷战结束后,区域合作兴起,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中居于“中心地位”。随着中国的持续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美国为了维持自身的霸权地位,对中国发起战略竞争。美国推出“印太战略”,建立竞争性的地区合作制度,制造地区对抗,对东盟的“中心地位”构成严重挑战。文章尝试构建“制度对冲”理论,解释大国竞争背景下东盟护持自身地区合作“中心地位”的路径选择。研究发现,东盟通过“疏离”和“接触”对冲中美各自主导的区域制度,并以“结网”和“引领”对冲高度不确定的地区秩序。这些发现丰富了国际关系学界有关对冲理论的研究,还有助于中国理解中小国家集团应对大国博弈的行为逻辑,提升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第一届南盟首脑会议 1 985年 1 2月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举行。不丹、孟加拉国、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南亚七国首脑签署了《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宪章》。南盟宣告正式成立。第二届首脑会议 1 986年 1 1月在印度班加罗尔举行。会议通过了《班加罗尔宣言》,并制定了关于发展旅游、货币交换及进行学术交流等内容的合作计划。第三届首脑会议 1 987年 1 1月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行。会议通过了《加德满都宣言》。第四届首脑会议 1 988年 1 2月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行。会议发表了《伊斯兰堡宣言》和联合公报 ,要求各成员…  相似文献   

8.
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区域一体化程度,东北亚区域合作进程相对滞后.本文运用社会资本的视角,借助博弈分析先从理论上探讨了社会资本对区域合作的积极意义,并通过考察欧洲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社会资本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指出欧洲历史上社会资本的形成有着丰富的投入与积累,正是社会资本这一网络关系,跨越了地界、国界和民族,既扮演区域一体化的推动者,也成为区域一体化的实施者.本文同时指出,由于历史原因,东北亚区域各国普遍缺乏相互信任、历史认同与区位归属,使得社会资本积累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条件,从而阻碍或者延缓了东北亚区域的合作.因此,增加社会资本投资,改善社会资本形式,有效利用社会资本,可以促进东北亚区域的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2年,南亚多国政局遭遇动荡,朝野矛盾突出;大国经济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发展势头受阻,但小国经济受到的影响较小;尽管各国寻求平衡与多元化的外交趋势日益明显,但与中国的关系继续改善,我在南亚的影响力不断上升;地区安全形势仍然突出,恐怖案件层出不穷。2013年随着北约从阿富汗撤军步伐的加快,安全问题可能变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何为印度     
<正>现代印度,指的是印度共和国。而泛指的话,印度次大陆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洋上的一滴眼泪”斯里兰卡等等地方。印度共和国简称“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印度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的区域合作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强调民族主义和跨国主义并存的东亚新区域主义的发展并不等于东亚一体化的形成,东亚区域合作仍然在不断整合当中.中国作为正在崛起中的大国,在东亚区域合作中担当着重要角色.中国能否在东亚区域合作中提供公共产品,以何种方式提供公共产品,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以何为现实依据,这不仅对东亚区域合作的成功与结构整合有重大意义,也将对东亚国际关系乃至整个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韩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分析李靖宇,冯笑春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从6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并由战后一片废墟的东方小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在世界经济呈现区域化趋势的今天,韩国参与...  相似文献   

13.
夏立平 《当代亚太》2005,20(6):17-24
东亚区域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表现为东南亚次区域主义的发展.第二阶段是从90年代中期至今,其特点包括:区域主义由东南亚发展到整个东亚;经济合作与政治、安全合作同时发展;开放性与板块性并存;东盟发挥主导作用与中、日逐渐愿意承担更多义务同在;开始构建东亚认同的进程等.东亚区域主义发展将使中日两国可以更多地在区域合作框架内处理相互关系,以开放的区域主义处理与美国的关系,在东亚形成"反独促统"的区域框架.  相似文献   

14.
结构不均衡问题对新形势下中巴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海林 《当代亚太》2006,(10):10-18
本文对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进行了反思,认为中巴“全天候全方位”的合作关系中仍存在着严重的结构不均衡问题,两国在经济合作、人员往来、文化交流领域的合作水平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合作水平有着很大差距。本文分析认为,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中巴关系中谋求“共同安全”的“高政治”的需求占据主导地位,谋求“共同增进财富”的“低政治”需求处于从属地位。南亚国际关系格局是影响中巴关系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寻求安全支持、抵御外部威胁成为中巴发展双边关系的核心目的。本文将目前的中巴关系界定为“外部导向型”国家间关系。这种国家间关系在外部环境有所调整时,很容易因为缺乏内部支撑而动摇。当前,南亚国际关系和美国南亚战略的调整都为中巴关系增添了变数,中巴关系的内在结构缺失就有可能凸显。对此,中国应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并深化与巴基斯坦的全方位多领域合作。  相似文献   

15.
南亚安全局势的近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力 《当代亚太》2003,(12):3-9
20 0 3年 4月以来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出现解冻 ,一度紧张的南亚冲突局势开始缓解 ,预示着该地区向和平与稳定迈出了重要一步。但由于印巴双方各自坚持将彻底消除“越界恐怖主义”和解决克什米尔问题作为改善两国关系的前提 ,至今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印巴关系的前景也依然受制于若干重要外部因素 ,尤其是美国的全球与地区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6.
受冷战的影响,20世纪50-70年代的东南亚区域合作经历了由外源型向内生型的方式转换。外来因素不仅塑造了东南亚区域主义基本样式,决定了区域合作的性质,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和方向。在众多的外部因素中,域外大国,尤其是西方阵营的主导性国家———美国的外交政策发挥着关键作用。冷战时期,美国对东南亚区域合作的政策也经历了由积极介入、强力主导到施加间接影响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对东约( SEATO)和东盟( ASEAN)这两个不同性质的区域合作组织采取不同的政策。本文即选取这两个区域组织为案例,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分析冷战时期美国对东南亚不同类型的区域组织采取不同政策的原因和政策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巴基斯坦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未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国家之一,又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实际上拥有核武器的伊斯兰国家.核破策与核战略是巴基斯坦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巴基斯坦正在努力扩大核力量及使其核力量多样化,支持建立南亚无核武器区,提出与印度一起加入国际核不扩散体制;严密保卫核武库,防止其落入恐怖分子之手或遭受恐怖袭击.长期以来,巴基斯坦在核问题上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印度.巴基斯坦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与印度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看似差异很大,但二者处于一个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中.正因为印巴在实际拥有核武器后分别采取这样的政策,在客观上形成相互威慑,因而大大降低了两国发生常规战争的可能性.印巴在核力量建设方面存在相当大的不同.巴基斯坦核不扩散政策既有一定的积极因素,又在许多方面以印度能否做到为条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贸易不断向区域化纵深方向发展,亚太地区各国之间在采取宽松贸易政策的同时,为了保护本国利益,不断采用关税、环保、反倾销等贸易政策。本文在详细剖析亚太地区贸易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贸易实践运用进化博弈模型,对亚太地区各国在选择贸易策略时的博弈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认为,小国在外交领域很难有大的作为,所谓"弱国无外交"就是这一思维定式的简单表述。不过,在观察当代国际事务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国凭借其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联合成立组织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其外交能量。通过巧妙利用大国对地区主导权的竞争,小国不但可以从中收获经济利益,而且还能实现一定的政治、安全利益。本文通过分析东南亚各国在多边国际组织、自由贸易协议、次区域合作等实践领域中的经济外交行为,总结了其中的经济外交策略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尽管南亚的热度不及中东北非、南海等问题,但仍然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在这一年里,南亚主要国家政局基本保持稳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大国外交、地区外交活跃,但通货膨胀严重、社会发展滞后。反恐不仅未给南亚带来和平与稳定的社会环境,反而给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社会安全局势增添了许多问题。2012年在全球经济前景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