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书同行     
《乡音》2007,(10)
吃过晚饭,我靠在床上,手边放着当天的报纸,还有些自己喜欢看的书和杂志,细细品味。女儿在地上玩儿着她的玩具,认真地给布娃娃剪头发、涂口红。这是我每天最放松、最惬意、最满意的时刻。读书是我的最爱,读书的感觉真好。小时候的农村,书是很匮乏的。上小学时,除了语文、数学课本,似乎就没有什么课外书。一次,父亲从城里的亲戚家驮回了一大袋人家淘汰的小人书,我们兄弟4个如获至宝,  相似文献   

2.
读书之乐     
读书是一种快乐,更是一种幸福。特别是读到久欲一读的好书,由衷的快乐和喜悦就会溢满全身。说到读书,想起来真是旧梦依稀、若隐若现。我刚上小学时,除看小人书外,对大人们看到的“大书”(指长篇小说类厚书)竟也心驰神往。到四五年级时,竟捧起父亲借来的《水浒全传》生吞硬剥似懂非懂地一页一页读下去,孩提的梦中经常出现李逵的大斧,戴宗的神行,还有那呼风唤雨的公孙胜……是书伴我渡过那无忧无虑的孩提时代,是书陪我走过那令人烦恼和困惑的“特殊年代”。古往今来,无数人从读书中发现了无穷的乐趣。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黄庭坚说…  相似文献   

3.
嗜书的缘份     
嗜书的缘份从头说起,我之成为读书人,大约缘于我父亲。我父亲是一个普通的中学老师,生于教书人家,又因为读书半世坎坷。“文革”期间的1969年暑假,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回老家,河南信阳吴店,就记得在一大片田地问走啊走啊。那里有些水田,田里似乎还有晚稻秧苗,更多的是旱地,高梁青青。有小河,光脊梁小孩们在河里洗澡。又有山,山上不长大树,长些个高不高矮不矮的山楂。多年以后,我想起,我祖父怎么就是个教书人呢?他跟谁学的书?在那一片乡野间,他又怎么选了教书为生呢?无论如何,到我这一辈,我要算是第三代读书人或教书匠了。但是我们家恐怕不能算书香门第,几乎没有书传下来。父亲幼年失怙,后来更在战乱中成了流浪难童。再后来幸逢我外祖父收养,才得到读书机会。不过这一收养,加之再再后来的经历,到了“文革”可算是全完。那10年,我父亲等于是给打回原形,重新改造成不普通的劳动者。先是挑大粪扫厕所之类,再后来就是拉板车开拖拉机送学生学农之类。。可我爸仍是个读书人,这真不知是不是本性?尽管他臭汗淋漓,一身补钉,整个一苦力的干活,回到家里他还是爱翻些书看。我爸看书倒不是为了写书,他是干什么看什么,比如修表、修钟、汽车拖拉机修理之类。所以,人家  相似文献   

4.
今春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团委组织"树立起人生的路标"读书活动时,为了解青年读书情况,向9个基层单位送发了"青年读书情况问卷",通过调查,较全面地掌握了远洋青年读书生活的现状.喜忧参半的读书现状据调查分析,广州远洋青年的读书现状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求知欲强,有一定的读书基础.从读书门类看,涉猎书目较广泛.该公司青年自1985年以来"读过且较有印象"的书有410种."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书有134种,其中既有《红岩》、《把一切献给党》等传统的生活教科书,也有《傅雷家书》、《亚科卡自传》等近年畅销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奠基者马基雅维里的代表作《君主论》等高深理论著作也有人阅  相似文献   

5.
钱国宏 《乡音》2014,(7):49-49
"闲来无事不从容,信翻图册沐春风。书小难遮香气酽,醉了春秋醉夏冬。"朋友写给我的这首诗,是对我多年痴迷"小人书"的真实写照。连环画俗称"小人书"。谈起它,很多人会如数家珍且怀有一种亲切感。我更是不例外。我收藏小人书已近20个春秋。这些年来,我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收藏了数万册各种开本、题材、品相的小人书,装了满满三大书柜。谈起集藏的初始原因,大致有三:缅怀流逝的岁月。童年时与小人书相濡以沫的那些日子,  相似文献   

6.
去年九月,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中国大趋势》,立刻引起了轰动。一位朋友问我,《中国大趋势》到底有什么价值?读书有心得,价值在书外。《中国大趋势》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帮助中国人学会看事,从看重历史到看重未来。  相似文献   

7.
高红十 《人民公安》2013,(15):36-37
柜顶上的《红楼梦》 我从小学四五年级起疯狂读书——那会儿掌握的词汇量与理解力可能刚够包裹一个故事一本小书。当时课外读物少得可怜,小人书有限,少儿杂志稀缺:家长越不让读的书越是百爪挠心般偷着读。譬如放在柜顶上的《红楼梦》。  相似文献   

8.
【多读“无用之书”】李浴洋:陈老师,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高兴可以就“读书”这个话题和您做一次访谈。关于“读书”,您先后写过《书里书外》《书生意气》《漫卷诗书》《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与《读书是件好玩的事》等。我注意到,从1990年代开始,差不多每年的“世界读书日”,您都会应邀撰文或发表演说来谈“读书”。  相似文献   

9.
“今晚干嘛?”“看电视,还能干嘛?”“要不到我家打麻将?三缺一!”“行,吃了晚饭就来!”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但云南省嵩明县青年李秀辉却与书无缘——家里没什么书籍,也没有报纸,偶尔有两本《女友》、《知音》、《打工妹》、《故事会》之类的通俗读物。以上对话发生在读书日当天下午,李秀辉准备吃完晚饭就直奔朋友家里打麻将。“反正输赢也就那么几个钱,这回你赢下回我赢。不然还能干吗?没其他活动可以消遣啊!”  相似文献   

10.
失落的诗情     
“雨雪霏霏”知道这个词的时候,我刚刚十六岁。正在乡村师范学校读书,可能因为功课轻松,也可能因为精力旺盛,或者兼而有之,便生出当个诗人的非分之想。教《文选》的教师对我格外垂青,不时指点一二,令人感动的是他竟然打破从不外借的禁忌,把大书橱里的书一本一本搬下来送给我看。那一年寒假,我手里捧的是一本《审美心理学》。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20,(12)
正孩子到底应当看什么样的书?《红楼梦》虽然距离我们遥远,但仍然给了我们一些正反两方面的参考答案。家长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口味来为孩子"指点"读书方向。那么,孩子到底应当看什么样的书?《红楼梦》虽然距离我们遥远,但仍然给了我们一些参考答案。  相似文献   

12.
走近委员     
书评家徐雁徐雁江苏太仓人,1963年生,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1984届毕业。2000年加入民革,现任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江苏省政协常委。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多年来,从事书评写作和中国图书文化史研究。著有《秋禾书话》、《雁斋书灯录》、《书房文影》、《开卷余怀》、《沧桑书城》、《到书海看潮》等,主编有《华夏书香丛书》、《读书台笔丛》、《六朝松随笔文库》、《松叶文丛》、《中华读书之旅》等,主持国家"八五"重点图书项目《中国读书大辞典》获第8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6,(17)
正《四季访书》钟芳铃湖南美术出版社定价:88.00元"世上处处皆有好风景,然而最最吸引人的,还是书店风景。"钟芳玲,一个多年遨游书世界,以读书、访书、说书、编书、买书、卖书、藏书、玩书、赏书、品书与写书为工作和志趣的女书人。她将自己逛书店、看书展、参观图书馆的点点滴滴相继记录成集。近日,其第四本著作《四季访书》出版上市,再  相似文献   

14.
解丹 《中国保安》2012,(17):51-52
为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工作之余我经常读书学习。此次读书活动期间,我认真品读了《诚胜于能力》一书,读后很受启发,书中谈到的忠诚与能力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对于指导我们的工作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我出生的时候,有人上山告诉正在砍柴的哥哥:"你妈给你生了个小弟弟,这回有人帮你干活了!"。哥哥说:"那么小,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帮我干活?"。哥哥比我整整大二十岁。那时程家的日子已过得红红火火,供几个孩子读书不是什么事儿,但当家的爷爷因为到城里读过书的爸爸没给这个家族带来荣光,就不让哥哥这个长孙读书了。爷爷这决定误了哥哥的一生。那些年爸爸在外地教书,和我们分居两地。爸爸  相似文献   

16.
叔雅先生     
在我的一生中最难忘怀并且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无疑就是刘文典(字叔雅)先生了。我20世纪40年代在云南大学文史系读书,曾师从叔雅先生学习《说文解字》,毕业留校后又同在文史系教书,直至先生去世,相交10余年。回首往昔,先生的音容笑貌宛  相似文献   

17.
漫谈读书     
潘琦 《当代广西》2007,(18):52-52
那晚看央视《艺术人生》“走近金庸”专辑,节目将结束时,主持人问金庸老先生最后有什么话要对电视机前的观众说。金老先生不假思索地说:“我希望大家能抽时间多读些书,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解除万般忧愁和许多烦恼……”老先生的几句话讲得很平实、平常,但很深刻,可谓语重心长。  相似文献   

18.
2000年6月11日晴武汉——北京作为地方人大机关干部,少有出国考察的机会。得知省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赴法国考察访问团成员中有我,很是喜出望外!在大学教书时虽然教授过外国文学课程,但那都是从图书馆到资料室收集来的书本知识,哪怕讲得再有声有色,却没有任何实际感受,纯粹是纸上谈兵。成天说改革开放要吸取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有机会到发达地区和国家开开眼界,自然是求之不得的美事。这次出访地是法国,那也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少年时代我酷爱看小说,法国众多的世界文学名著曾经让我手不释卷而度过了许多不眠的夜晚,《巴黎圣母院》、《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茶花女》、《三个火枪手》等等,在少年人的眼里,那些书中的世界里充满了异国风俗、艺术与诗歌、爱情与阴谋,或者说充满了浪漫主义。文化大  相似文献   

19.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最早阅读的版本是上下集的小人书。70年代初,出过一批关于苏俄文学的连环画,都画得非常精采,《钢铁》之外,还有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等等,除了人物造型极为传神,旧俄外省的风土人情描绘得就像老照片一样激发人的想象力。后来就在不知从那家图书馆流出的书中,拣到了一本发黄的小说,读得来神魂颠倒。后来听说就是这本书,曾在书店里被摆在冶金类专柜里。我想,这大概是三流小说家编造出来的蹩脚笑话吧。同样是一本难忘的书,年龄不同的人留下的印象也是大为不同的。在五六十年代的年轻人读来…  相似文献   

20.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增长知识,拓展思路,提升能力,体现价值的重要途径。年初,公司党委及时为我送来《领导力》、《赢在执行》、《读书心谈》三本好书。细细品味,使我领悟到:领导力的精髓在于领导自我的影响力和创造力。执行力的内涵在于意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