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进》2000,(11):15-17
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和困难时期。如何顺利推进改革,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对改革的信心非常重要。前不久,我们就有关改革的问题进行了一次问卷抽样调查。现将有关调查结果作些分析。 一、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人们极为关注。从调查结果看,有相当部分的人对国企改革信心不足。分析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较多的人对搞活国有企业认识不清,因而只能选择"说不清";另一个原因是国企改革多年的实践所取得的成就不太令人满意,尽管国家出台过许多政策和措施,但国…  相似文献   

2.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不久前在重庆与社会科学工作者畅谈深化国企改革时提出了一个观点:“要实现国企三年解困目标,不能老是做‘减法’,应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到做‘加法’上来。”此言一语中的,颇有见地。 所谓“加减法”是一种比喻,一种形象的说法。我认为:“减法”,指减员、减机构、减“不良资产”(包括企业的兼并、出售);“加法”,指产品、资本、市场的扩张等。简言之,“减”是收缩;“加”是增大。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规范破产、鼓励兼并、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成为国有企业扭亏解  相似文献   

3.
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抓大放小”的方针,各地正在加大县属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勿庸讳言,由于各方面问题和矛盾的制约,相当部分县市国企改革突破的力度不大,效果不佳。如何根据十五届四中全会决议要求,结合县属国企实际,深入研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突破这一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的新路子、新办法,正确处理好推进国企改革中的若干关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正确处理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县属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县属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县域经…  相似文献   

4.
《湖北宣传》2006,(1):30-30
新闻单位要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以十六大报告“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精神为指导,突出报道重点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新经验,把握舆论导向,增强全社会信心,在经常性宣传之外,要深入持久进行经济宣传和国企改革典型经验宣传。  相似文献   

5.
搞好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要达到的一项战略性目标。回顾国企改革步履艰难的历程,面对当前国企从整体上看尚未全面摆脱困境的现实,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决心和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要从思想上和理论上正确认识以下几个问题:一、正确认识国有企业“陷困”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一批率先深化改革的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已经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不可否认,仍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效益不佳,亏损严重,处境困难。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私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猛。有…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成败如何,将关系到我们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社会的稳定,本文将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抓大”应注重实效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企业,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中央和省、市提出的“抓大放小”、对国企实施战略性重组的方针是十分正确的,但目前在如何“抓大”及组建企业集团的实践中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1)把经济规模等同于规模经济,认为规模越大越好,其实几百个小帆船拼在一起并不能成为航空母舰;(2)发展企业集…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央始终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作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在椎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和政策,可以说企业改革方面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政策也比较配套,提出的措施也切实可行,关键在于狠抓落实。今年是国企改革的关键性一年,如何取得国企改革新进展,关键在于增强信心,而信心要建立在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特别是国企改革宏观形势的正确认识与准确把握之上。为此,我们特组织本专题,并介绍了4家扭亏为盈企业的经验供大家参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8.
面临世纪之交,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出现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国有脱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难,就是其中之一。认真研究国企改革中脱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及对策,为推进国企改革和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脱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就近期接触、了解的“扭亏解困”、“兼并”、“破产”的三种类型国有企业的情况综合分析,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难点之一:职工思想出现“滑坡”,思想政治工作难以“灌输”。由于一部分国企设备陈旧老化,技术落后,产品更新慢,…  相似文献   

9.
增强信心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陈昌智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国有企业应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十几年来,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0.
一段时间以来,搞好国有企业又成为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各地的新作法、新经验不少,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下一步到底如何推进我省搞好国有企业工作?或许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下:“好国有企业”的标志是什么?问题可以从两个层次回答:从长远看,是“四句话”,即“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四句话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而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从当前看,是“五个好”,即“好班子、好队伍、好机制、好管理、好产品”。搞好国有企业“五个好”的要求,是省委书记贾志杰同志在去年4月…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当前我国国企改革正处于攻坚的关键时期。笔者认为当前深化国企改革需要做到3个到位。一、要走好企业所有制性质方向之位 根据《决定》对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和控制力涵义的解释,大量应该放开的国有企业、尤其中小国企,在改制中其所有制性质上需要作重新定位,即相当多的国企将不再姓“国有”,有的甚至可以改姓“民营”。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走出对公有制认识的误区。长期来,我们在认识上将公有制等同于社会主义,由此…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听政府工作报告,把国企改革列为工作重点,我已经是第三次了。”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新华医药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贺端溰如是说。反复强调并非老生常谈,而在于其极端重要。国企改革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与关键。这关键性的一步跨过去了,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就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也易于巩固。反之,国企改革不到位,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政治体制改革的既有成果也很难巩固。贺端溰说,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很大,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企不分,我国的国有企业较普…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近年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改革领域,但是,由于在认识上没有达成共识,所以政府部门至今还没有明确提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国有企业从两权分离的承包制改革到转换经...  相似文献   

14.
大力抓好国有企业的发展江一帆不久前,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不要因为国有企业面临许多困难,“就动摇对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更不能把它们当作‘包袱’。”这些话对指导搞好国有企业有重大意义。有材料说,四川省将包括长征制药厂在内的33家国有企业向境外出售,这些企...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种矛盾和问题相对集中。表现在职工思想心态方面,主要是: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前景丧失信心;对干部贪污腐败、社会分配不公怨声载道;对调整所有制结构、“抓大放小”忧心忡忡;对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心中无底。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不...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厂务公开正在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推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在实践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是有些领导和职工对推行厂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有的认为企业领导有经营管理自主权,企业有职代会就可以了,不必要再搞厂务公开;有的担心搞厂务公开会妨碍企业领导行使职权,容易引发新的矛盾,甚至会影响工会组织与厂长的关系;有的则认为搞厂务公开也只是“假公开”、“一阵风”,反正是厂长说了算,搞不搞都一个样,对推行厂务公开缺乏…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与理解   “十五”期间我国将集中精力解决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小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的问题,争取用四至五年的时间,使那些丧失竞争能力、应该退出市场的企业基本退出市场。可以预见,国有企业改革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的重要内容将是建立国企的退出机制,实现国有企业乃至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由于体制性、历史性等因素,我国国有资本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已难赢利的境地中不能自拔,“凝结”在实物状态上的国有资产严重损害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与深入,严重阻碍了经济总量的发展。对于国有企业改革,我们的认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涂永珍 《文明与宣传》2000,(10):42-43,48
搞活国有企业的要害在体制,目的在于把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企业经营者处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地位,改革开放以后,在肯定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经营者努力工作、廉洁自律的同时,也应充分重视近年来一些经营者行为的扭曲现象。解决国企经营者的价值实现,将他们作为和人力资本一样的资本要素纳入收入分配范畴,建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经营者收人分配机制是当前国企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国企经营者行为目标的特殊性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是一种典型的两权分离企业,在所有者缺…  相似文献   

19.
国家经贸委最近提出,要建立国企改革脱困目标责任制,使国有企业改革脱困取得突破,力争使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消除亏损,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明显进展。因此,把国有企业改革引向深入,开拓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局面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总结国有企业改革以来的经验和教训,笔者认为应首先解决人们在认识上和理论上的问题。改革不能从某种概念出发,必须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一个一个地解决国有企业的矛盾和困难。国有企业改革不能从抽象的概念出发,不能把目标当政策,而应从一切实际出发,始终贯彻党的思…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当前,国有企业正处在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集中表现出来,同时,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也对国有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进而继续向前发展,必须集中力量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为了贯彻落实江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打好国企改革的攻坚战,本刊记者采访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魏杰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