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乏农村实际工作经验、外部成长环境有待改善、组织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实际工作中难有作为、分流导向机制亟待建立是制约大学生村官成长的主要因素.大学生村官的健康成长,有赖于对任职、培养、帮扶等环节有客观、全面的认识.要通过提高大学生村官自身素质、搭建大学生村官成长平台、扶助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等来营造大学生村官成长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
李义良 《人民论坛》2014,(10):142-145
文章从基层工作的特点和需要、三农工作的诉求、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内涵要素和大学生村官自身素质修养的要求出发,深入分析实践精神与大学生村官的关系,对大学生村官实践精神进行多维思考,论述了实践精神是大学生村官精神的本质要求,阐述了实践与成才的关系,佐证了大学生村官实践成才范例。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运》2013,(2):24-27
2008年会国部署开展大学生村官工作以来,广大女大学生村官立足农村基层,在奉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火热实践中丰富阅历、砥砺意志、成长成才,为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受到了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4.
李义良 《人民论坛》2014,(3):171-173
大学生村官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新成果,总结提炼当代大学生村官精神对于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鼓舞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劲头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艰苦环境下历练成长需要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撑,探寻这一精神,需要从国家、社会、个人等层面加以思考,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角度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佛山市南海区大力实施大学生村官战略,作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重要人才工程,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实施和完善大学生村官战略,建议将实施大学生村官战略作为广东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训进修,提供大学生村官锻炼发展的平台,切实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建立大学生村官工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李雅杰 《人民论坛》2013,(14):38-39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村官队伍,大学生村官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我们应关注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活和工作情况,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注与保障。文章从大学生村官的保障制度研究出发,讨论现行保障制度的优缺点,实施情况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大学生村官项目能够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村官热与国家发展战略、农村客观实际以及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关。选派大学生村官主要存在学非所用、理想与现实反差大、难以融入农村社会、与相关政策法规冲突以及相关措施不配套等问题。这既与我国高等教育有关,也有政策设计层面以及操作层面的原因。对此,可推出大学生村官双学位项目,重视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培训,适当为大学生村官减压并改进具体操作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村官计划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的素质和能力、发展空间和出路以及大学生村官计划发展的可持续性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深入分析并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无疑有利于大学生村官计划走出困境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问题为切入点,对开展大学生村官工程具有代表性的河南省鹤壁市农村的村民、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归纳出河南省鹤壁市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问题的现状,初步得出影响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优化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底,全国首届“十佳”和优秀大学生村宫评选揭晓,金山区吕巷镇白漾村村主任助理陈红荣获“全国优秀大学生村官”称号,耀眼的荣誉折射出这名女大学生扎根农村4年来挑起“千斤担”的种种艰辛。  相似文献   

11.
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改善大学生村官队伍结构的内在要求,更是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迫切需要.考核制度不健全、退出政策不完善、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因素导致了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的不畅通.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丰富退出类型、拓宽退出渠道,建立健全保障制度有利于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2.
林梅  程毅 《前沿》2014,(3):121-124
根据课题组的调研结果来看,大学生村官职业稳定性不强、深人性不够,专业化程度不高、培训不足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很多大学生村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能够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提高自身专业化技能,帮助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找到可以为之长期奋斗的事业,并填补农村基层建设所需专业人才的缺口。大学生村官职业化专业化的运行,需要对大学生村官选录、待遇、培养、考核、淘汰等方面机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3.
选聘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近年来,丽水市莲都区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选拔培养机制与作用发挥机制。2012年在丽水市首创大学生村官“岗位轮换”,有效激发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性。为进一步做好欠发达地区大学生村官工作,摸清家底、找准问题、厘清思路,我们对丽水市莲都区146名大学生村官的现状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村官"岗位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大学生"村官"创业应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建构基于农村公益导向的大学生"村官"创业体系,需要党委政府、家庭社会和大学生"村官"本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义是深远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的人才结构,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拓宽培养选拔干部的新途径,有利于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针对浙江省慈溪市的"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提出对"大学生村官"政策予以制度化、法律化、实行更多的优惠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村官计划"重点在于解决农村建设人才的缺乏,而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任用,并形成服务农村工作的长效机制,对于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以及强化其扎根农村服务百姓的意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文章以此为切入点,以山东省为例,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执行情况展开调研,对村官扎根基层服务长效机制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陈晨 《传承》2011,(30):60-61,66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拥有好的创业项目是大学生村官开启创业之路,并取得创业成功的关键。从寻找商机,挖掘创业项目;掌握科学方法,催生创业项目;开展可行性分析,甄别创业项目三个层次展开深入研究,探索构建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的机制,力求对大学生村官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提供有力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选派大学生村官是新时期党和国家适应农村发展需要、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决策。但从近几年大学生村官的实际情况看,大学生村官选派工作暴露出一些问题。高校和各级党政部门,应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加强大学生职前、职后培养,提高大学生村官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以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村官创业的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是大学生村官帮助农村建设、带动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村官创业依然处在探索阶段,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必须从建立健全制度、注重培养过程、保障物质经费、优化社会环境四个方面着手,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创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高校大学生“村官”培养选拔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克勤 《前沿》2010,(2):168-170
大学生"村官"制度已纳入国家人才战略和国家政权建设范畴。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选拔培养的首要环节,在选拔合格大学生"村官"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主要就高校大学生"村官"培养选拔机制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就高校大学生"村官"培养选拔机制建设与完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