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来西亚独立后,日本就一直是马来西亚重要的经济伙伴。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马来西亚对日本的开放程度和日本在马来西亚经济的影响力,是东盟乃至亚洲地区其他国家所不及的。日本和马来西亚经济关系的深化,既为马来西亚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动力,也增加了马来西亚对日本的依赖。21世纪初,马来西亚和日本的经济关系将以贸易和投资为主体,全力拓展其他经济领域的全方面合作,发展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以来,中国和马来西亚经济关系中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其中之一是马来西亚企业家,跨越国界开始对我国进行直接资本投资。进人90年代以后,他们对我国投资增长速度加快。本文就马来西亚对我国的投资进程、规模、流向、原因、特点及对中、马经济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初步探索。一、马来西亚对我国投资的发展进程马来西亚资本对我国的投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经过了起步,渐增和较快发展的时期。马来西亚资本对我国投资始于1984年。这一年马来西亚钢山有限公司(前身为梦乡控股有限公司),与我国有关机构合资60万美元(…  相似文献   

3.
1975年,马来西亚受到了日本(日本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的严重经济衰退的沉重打击。马来西亚对日本的出口额急剧下降,而马来西亚从日本的进口(主要是资本和中间货物)不得不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由此便产生了双方在贸易差额问题上的一场奇怪的争论:马来西亚和日本都声称它们在与对方的贸易中存在着逆差。由于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情况正在改善。但从长远看,问题(特别是有关初级产品的贸易问题)却依然存在,看来马来西亚继续不断地要求日本在这方面作出更多的让  相似文献   

4.
在东南亚各国中,马来西亚吸引外国资本的成绩十分突出,到90年代初,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以下简称FDI)在马来西亚国内总资本中的比重超过了25%。FDI在大量涌入促进了马亚西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1988年起,马来西亚已连续8年保持8.5%以上的经济增长率。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近年来,流向马来西亚的FDI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本文对马来西亚吸引FDI的过程、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马来西亚吸引FDI的新趋势。一、马来西亚吸引FDI的过程吸引外国资本发展本国工业一直是马来…  相似文献   

5.
刘兴华 《东南亚》2004,(2):17-21,33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马来西亚重新加强了资本管制 ,选择了林吉特与美元挂钩的钉住汇率制。正是靠这种颇受争议的汇率制度 ,马来西亚成功地度过了金融危机 ,经济迅速走上复苏之路 ,更耐人寻味的是 ,后危机时期其他东南亚国家普遍增强了汇率制度弹性以避免外部冲击 ,林吉特却依然严格钉住美元并一直持续至今。一、马来西亚钉住汇率制的由来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马来西亚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从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成绩斐然。 80年代后期 ,为了吸引外国资本流入以维持经济的快速发展 ,马来西亚和其他东南亚国家…  相似文献   

6.
前言旨在地区一体化的东盟以2015年创设区域内经济共同体为目标进行了各种行动,其中主要行动之一是区域内资本移动自由化、顺畅化。本文拟就东盟各国中作为日本企业的海外生产基地以及其消费市场因中间阶层扩大而愈发重要的东盟5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越南)的资本交易限制的现状与课题加以考察。本文首先就资本交易自由化的意义(自由化为何  相似文献   

7.
在大多数西欧国家的资本主义历史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主要是创造条件,以便于私人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但在当今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家对资本积累却起着一种更直接的作用。马来西亚和许多第三世界社会一样,在近15年来也大力发展了国营企业。本文试图分析马来西亚资本积累过程中国家所起的作用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8.
已经越过外资投资的高峰根据马来西亚工业发展局的统计数字,1991年马来西亚的外国资本的批准直接资本投资额(制造业部门的直接资本投资额,按批准投资额计算)为55.538亿马元,比1990年减少10.8%,投资件数为609件,也比1990年减少100件。1991年的批准投资额比前一年转向减少,这是1984年以来的第一次,以1985年以来日元升值为契机,以日本资本投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的"新经济模式"改革试图通过对大环境的实质性改进来谋求投资环境的根本改善,以使利用外资同改革和长期发展过程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为外国投资资本塑造了一个投资的"理想空间"。本文结合马来西亚新经济模式对外资的一系列开放、鼓励政策和促进措施,提出我国企业对马来西亚进行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序言 十几年来,日本政府一直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官方贷款提供者。这种贷款、即日元贷款是于1967年9月双方签订了友好协定后开始的,至1991年底,日本政府已向马来西亚提供了5,450亿日元贷款(按目前的汇率换算,约合110亿马元)。日本的官方贷款对马来西亚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日本和马来西亚的经济学家已对此作了肯定或否定的种种评价。但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国间正式的经济关系是如何恢复的,迄今尚未有人触及,也没有人对此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前此8年的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增长趋势一直延续到1996年,尽管1996年的经济增长率稍有下降。在前此十年期间内,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得益于它的出口高度集中于出口迅速增长的电气机器与电子工业部门。但是1996年国际市场对电气机器、电子产品需求的疲软影响了马来西亚的出口增长。尽管巨额的国际经常收支逆差额大部分为外资直接资本投资的强劲输入所填补,但人们仍对这种巨额的逆差感到担心。财政紧缩政策和坚定的货币紧缩政策有助于  相似文献   

12.
在东亚金融危机开始爆发时,马来西亚采取了与其它遭受危机经济相类似的政策,即紧缩货币与财政政策和使汇率浮动,但形势却继续恶化。1998年9月,马来西亚实行了选择性资本管制,使林吉特钉住美元并限制短期资本流动。该管制措施使马来西亚的货币政策能够独立地以通货再膨胀来刺激经济增长,并获得喘息机会来彻底改组金融与公司部门。资本管制所付出的代价是,马来西亚错过了从1998年第四季度开始回流到该地区的大部分国际资本,大量国际资本的回流反映在其它遭受危机国家证券投资市场的迅速复苏。另一个代价来自这样的担心:类似的政策可能会在没有预先告示的情况下重新实施,从而导致马来西亚发行的欧洲债券风险酬金提高。  相似文献   

13.
南部国家的“优秀生”一千九十万人口的马来西亚是一个由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以及原住民组成的典型的复合民族国家。政治权力操在马来人手中;经济领域,则受华人与以外国资本为中心的非马来系所控制。马来西亚的经济实力,单就宏观指标来看,可以说是南部国家的“优秀生”。七十年代的马来西亚经济成长率,确实达到7—8%。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马贸易额占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的近四分之一。积极发展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济关系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中马双边经济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中国与马来西亚经济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马来西亚本土华商和外来华商①在马来西亚的经济活动.1970年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实施后,本土华商尽管面对诸多限制与挑战,仍在多个经济领域表现优异.为应对2008年经济危机,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外资,尤其是来自中国的资金.此举虽将给马来西亚本土华商带来挑战,但本土华商应藉此契机加强与外来华商的合作关系,引领马来西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地区苏联对东南亚区域性合作感到疑虑不安苏联对东南亚语言与文学的研究苏联有关东南亚问题著作的书目介绍苏联有关东南亚问题近著及简介东南亚国家的工业品出口日本在亚洲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东南亚各国军事力量东南亚华人少数民族的现状苏联对东南亚的渗透(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第4期)马来西亚苏联和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关系马来西亚的经济状况马来西亚概况马来西亚重新排列阵线马来西亚的政治结盟马来西亚产生暴力骚乱的潜在因素马来西亚外交部的新姿态摇摇晃晃的长堤警惕莫斯科(第1期)(第2期)(第…  相似文献   

17.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是东南亚石油与天然气等能源储藏量较为丰富的国家,而日本是石油与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极为缺乏的国家。长期以来,东南亚是日本开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重点地区。为减少能源进口来源地过度集中的风险,日本在已有与东南亚国家传统关系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对东南亚地区能源富产国的外交。  相似文献   

18.
目前,马来西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主要是指马来西亚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特别是向技术密集型转化.马来西亚大张旗鼓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始于90年代初,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是经济向高层次发展的必然结果.自80年代后期,随着马来西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马来西亚一直拟摘取亚洲第五条小龙的桂冠,跻身新兴工业国之列.1991年初,马来西亚政府更是制定了《2020年宏愿》的远景规划,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将马来西亚建成工业化先进国家.无论是新兴工业国,或是工业化先进国家,均要求推进技术发展,增强经济竞争力.第二,是马来西亚劳力严重短缺的客观要求.随着马来西亚经济的持续发展,马来西亚过  相似文献   

19.
印度与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关系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后,其时,商业关系在印马两地之间占据了主导地位,佛教和印度教也藉此在马来西亚广为传播。在马来西亚,古代印度的影响持续至今,即便在该国皈依伊斯兰教后,印度对其文化的影响依然有迹可循。例如,印度教的王权思想、礼仪和印度的行政制度等都早已深深地融入到现代马来西亚的皇家文化中。  相似文献   

20.
郑达 《南洋问题研究》2009,(3):67-76,82
马来西亚华商人数众多,发展道路曲折,是海外华商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投资,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马来西亚华人资本。本文就马来西亚华商在中国投资的发展阶段、主要特点、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作一概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