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中国有些语言,有时不太容易搞懂它的意思,像“官”与不像“官”就是一例。一个党员干部党风不正,工作失职,人们就会说;“这哪像个共产党的干部?”这似乎是说,当干部就要像干部,做“官”就要像“官”。但是在另一种情况下,群众又会表扬那些像老百姓的干部说:“他呀,当官不像官,行!”如果把上面的两种情况时照起来,就不大清楚,当官究竟应该像“官”,还是应该不像“官”?  相似文献   

2.
推进社团组织由"半官半民型"向"民间型"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蓉泉 《理论前沿》2002,(16):27-28
发达完善的社团组织是市场经济成熟的特征。截止2001年底,在杭州市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社会团体已有1910个,会员656221人。这些新兴的社团组织在维护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沟通政府与社会及与企业之间关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果把社团组织按其民间性程度划分,现有社团组织可分为“官办型”、“半官半民型”和“民办型”三类。“官办型”主要指工、青、妇、科协、文联、侨联等与党政机构同样拥有正式官方编制和经费的社团。“半官半民型”则是在市场发育不足、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的转型期,社团生存发展的一种现实选择和过渡形式。(一)…  相似文献   

3.
“占位不为,为官不为,做庸官混官懒官,那本身就是不正之风,必须成为纪委监督的重要内容。”7月17日,在湖北省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李鸿忠的话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4.
近一个时期以来,一大批官员因在重大安全事故和责任事故中“负有责任”而受到追究的同时,问责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出现了从追究“有过”官员向追究“无为”官员深化的“庸官问责”新趋向。“出问题”的官员要受到追究,那些四平八稳、无所作为的“庸官”也将面临着被罢官去职的危险。所谓“庸官问责”制,是指拥有公权的机关工作人员如果工作不作为或不积极作为,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影响机关工作秩序和效能,损害了管理和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就要受到懈怠权力的追究。在“平平庸庸并平平安安着”还大有市场的今天,“庸官问责”制无疑给官…  相似文献   

5.
论口碑     
“口碑”一词,不甚通俗,稍加解释:“口碑”相对于“碑”、“石碑”。口头儿颂扬,如“口碑甚佳”;亦可解做“口头儿评价”,如“口碑不大好”。古代有点儿身份的人死后,都要给个评判,所谓盖棺论定。往往以刻碑的方式实施。如墓志铭、贞节牌坊等,有官赐味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必须着力整治“跑官要官”问题,让一切投机钻营者无机可乘。“跑官要官”是败坏风气的毒瘤 “跑官要官”这种状况的存在,不仅对事业发展不利,而且会严重涣散党的干部队伍,严重败坏党风政风,甚至影响整个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7.
精兵简政是我们党历来重视、并且一直提倡和坚持的治国方略之一。本文想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精兵简政、机构改革要重视“精官”的问题。只有“精官”才能有效地“精兵”,才能真正“简政”。“精官”的含义,一是数量精,二是质量精。“官员”是行使政府职能的重要环节,没...  相似文献   

8.
两袖清风,旧时释之谓居官廉洁。也就是说,做过官的人,除两袖清风外,别无所得。元时,曾有“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的诗句。看来,两袖清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9.
2004年5月湖南省长沙市的湘粤村直选成功,村支两委交叉任职,以减少村干部人员、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据推测,若全省实行“一肩挑”,将减少村级干部10万人,为农民减轻负担约3个亿,真可称之为“十万大裁官”。村支书、村主任双重职务于一人,不再为职能划分、责任分工而操心,不再为权力的大小而忧虑,消除了不必要的磨擦,使村两委班子能够团结一心、协调一致、共谋发展。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村“两委”存在的分歧,维护村内团结稳定和经济发展;减少村干部人员,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从已有的“一肩挑”实验到湘粤…  相似文献   

10.
在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七一”)之后,我认为: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在对中国共产党80年曲折发展历史进行重新审视的基础上,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做了进一步的阐明和论述,已经将有关“三个代表”的阐述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七一”讲话的发表,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1.
◆基层领导干部不能树“官”念,要多树“民”念,正视自己只是老百姓中的普通一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领导干部只要放下架子,带着真情走近群众,号准群众的思想脉搏,倾力了解实际情况,用心化解基层矛盾,才能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做群众的真心朋友和贴心人。  相似文献   

12.
关于"纯粹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重提“纯粹哲学”对于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提倡“纯粹哲学”并非主张哲学脱离实际。康德提出“纯粹理性”,他的“三大批判”都在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意义上具有现实内容。黑格尔提出“绝对精神”,他的“精神-理性”经历过自己的过程后,是有血肉、有学识、有个性的活生生的“存在”。哲学的问题本身是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涉及现实的深层问题,做哲学当然需要排除某些“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3.
陈伟 《理论前沿》2006,(8):13-14
“青春创业行动”是一项以激励青年创业、帮助青年就业再就业为主要内容的工程,文章对“青春创业行动”的“四轮马车”模式做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传统“乡党”制度是指在古代皇权制度下,官府不直接干预乡党们的社会关系,而是由一些做过官或考取过功名,并且有操行、有文化、具有人格魅力的乡村名流或精英阶层去管治或协调的一种基层政治制度。此种制度,在组织体系与形式、管理职能、“乡帅”选拔任用标准等方面,对于我们今天的村民委员会的科学构建、村委成员选举任用、强化乡村民主自治、稳定基层政权、巩固执政基础、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转变政府职能、机构改革的过程中,有一个情况值得重视,就是要解决一下“官”多的问题。也就是说,在精兵简政的同时,也要精官简政。“官”多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群众议论很多,在此不作一一例举,最重要的是分析产生的原因、造成的不良后果和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近来,报刊杂志发表了几篇有关淡化和净化“要官”心理的文章,作者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颇有见谛,但仍有进一步分析的必要。因为这一问题直接牵涉到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去向。长文试图就此谈点个人看法。一般说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官”行为总是为人们所厌恶的,人们对“要官者”,常常冠之以诸如“权力欲”、“野心家”或“官迷”等贬义词。可是,尽管这样,“伸手要官”的人和事在我国仍没有绝迹。这不能不反映一些落后的政治意识还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发  相似文献   

17.
面试的过程一般都很短暂,从招聘官的角度来说,要在很短时间内全面考察一个应聘者几乎是不可能的。通常情况下,招聘官往往会因为欣赏应聘者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亮点”而发出offer,反过来也会因为反感应聘者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黑点”而拒绝一个应聘者。因此,应聘者应当明白:在短短的面试过程中,要想向招聘官呈现“最完美的自己”是不可能的,与其卖力把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全都展现出来,不如抓住一两个“亮点”进行发挥,  相似文献   

18.
"官本位"是封建官僚制度的基本特征.以官为重的封建思想流传了几千年,至今尚有很深影响. 表现之一:公共制度与决策设计中将"官"的利益放在优先和第一位,甚至专门为照顾"官"的利益设计某些制度与政策.  相似文献   

19.
近闻,某市教育局副局长张某刚上任两年就扔下“官帽”回到了他原来的三尺讲台。其理由是,在被提拔做“官”以后,张某感到整天沉浮于繁忙的行政事务,迎来送往,疲于应付,自己的业务专长难以顾及。张某的弃官从教经历反映我们一些地方在用人问题上存在任用人才未能做到用当其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民告官”模式的行政诉讼制度对于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合法行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司法实践中,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官告民”案件却占了很大比重。基于目前“官民”争讼的现实考量,建构“官告民”模式下的行政执行诉讼,以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