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盛璧 《江淮》2005,(10)
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既是天使又是魔鬼。说它是天使, 是因为它打开了世界之窗,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纵览天下;说它是魔鬼, 是因为它使多少花季少年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特别是随着网络游戏的 发展,因青少年沉迷网游而引发的社会问题,愈发敲打着每一位家长和 老师的神经。 规范网游产业,让青少年远离不健康的网络游戏,拥有“绿色网络 家园”,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让网络给孩子们多一份收 获,少一份糟粕;多一些欢笑,少一些泪水。这不仅是为了青少年的健 康成长,更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明天负责。  相似文献   

2.
影视文化已经走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日益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视文化独特的审美特征与青少年天性、特性的契合,使电视成为青少年的生存伙伴。为了消除失控的影视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社会、文化部门、学校、家庭都应投入到“救救孩子”的行动中。  相似文献   

3.
网络为朋辈辅导提供了新的载体,网络朋辈辅导可以更好地发挥榜样示范、群体激励、心理辅导、自我矫正等作用,促进青少年的道德行为养成。但是过于虚拟的辅导环境、过于隐蔽的传播途径也给网络朋辈辅导带来了诸多弊端,需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4.
林衍 《党建文汇》2014,(4):13-13
台湾企业高管黄冠华不久前撰文说.现在台湾年轻人缺乏老一辈那种对于成功和创业的渴望。这种安逸的心态会危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前途。黄冠华说,我认为一个关键原因是,台湾的年轻人肚子已经不饿了。媒体调查台湾多数年轻人的最大梦想是开间咖啡店。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找工作的重点是“生活平衡”、“家庭优先”、“合理工时”、“健康为上”等概念。这当然也对。但当安逸想法成为年轻一代的主流思想后。整个社会的成长动能就会明显地停滞下来。  相似文献   

5.
衡阳市“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创办人李丽,用精神走路,走出了人生辉煌。她摇着轮椅长期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被人们誉为“和谐天使”、高墙内的“精神慈母”和“中国的海伦·凯勒”,被评为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相似文献   

6.
浅谈社会公德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作为一个年龄群体,大约占到社会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群体,它与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连,与社会文化贴得最近,因此便成为传承社会公德的主体。看一个社会的风气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社会中的青少年的面貌是怎样的,因为今天的青少年已经越来越多地涉足过去时代成年人才可能进入的领域,如就业、婚恋、犯罪、劳务市场等等,所以研究社会公德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十分重要。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这一问题。1、青少年成长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从儿童到成人,是每个个体必须经历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被时代”是最近两年流行的网络词汇,用它来描述当前在El本核危机的影响下人类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是恰当的。因为科学技术已经不再是装在人类手中瓶子里的那个可以改变世界的“魔鬼”了,它更像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科学技术令人陶醉的时代已经过去,“被”时代的科学技术使现代文明异化,现在到了我们思考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8.
浅析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大网络立法力度,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青少年上网,对网络文化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以防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单红波 《世纪桥》2008,(11):119-120
随着网络的普及,青少年已经成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网络对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的青少年的信息交流、人际交往等方面显示出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青少年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对他们的道德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家庭、学校、社会要各尽其责,共同努力,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0.
有钱人怎样花钱,是很有影响的社会现象,多少年来一直议论纷纷:有人说金钱是天使,给人们带来福祉;也有人说金钱是魔鬼,放纵花钱,物欲横流带来社会风气的败坏。其实金钱、财富本身并无善恶,关键是人用钱来干什么。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实验区居民、民企老板孙以侨使用金钱财富的方式令人赞赏,他近年来因此连获“好人”的称号,2016年7月当选“安徽好人”,2017年3月人选中央文明办发布的“中国好人榜”。  相似文献   

11.
王亚章 《党建》2009,(3):51-51
当前,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已经有七批网站被陆续曝光。一段时间以来,大量格调低下甚至色情下流的信息将互联网搅得“恶浪滔天”,不但污染了网络环境,更使广大青少年网民深受其害。如果任由低俗之风泛滥,其恶果将是世风日下,乃至信念崩溃、危及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正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青少年而言,网络一方面为他们带来了开阔的视野、丰富的咨询、便捷的沟通和愉快的体验;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因此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迷恋、依赖,乃至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正常社会功能的实现,甚至最终演变为“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快速发展,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许且还在逐年增多。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把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奉献给青少年的同时,也把各种“垃圾”塞到了他们的手中。由于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是非观,缺乏分辨能力和白控能力,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因而在遇到网络“垃圾”时很容易受到误导而步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社会中,网民通过在线的方式进行彼此问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形成一个特定的生活区域即虚拟社区。青少年因好奇心重、接受能力强等特点往往能迅速融入这一社区并成为其主要成员。他们在虚拟社区中的交往行为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研究青少年在虚拟社区中的交往行为与心理特点,对于促进青少年道德教育以及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虚拟环境下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军强 《世纪桥》2008,(3):155-156
由于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个人电脑的迅速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在虚拟环境下,由于生理、心理、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网络犯罪形势日益严峻,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强化网络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是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孟兰英 《党课》2014,(13):68-72
我干不了大事,但是愿意从小事做起,做空巢老人的“小棉袄”、残疾人的“小拐杖”、有困难人的“小油灯”、雷锋精神的“小广播”、青少年成长的“小雨滴”。  相似文献   

17.
最近以来,“扶贫天使”黄文秀、“打铁人”李夏等一连串闪亮的名字用青春点亮自己短暂人生,也照亮无数人的心灵。前不久,有一篇帖文刷屏网络,5个平均年龄才29岁的中国年轻人走在世界科技最前沿,用他们的研究成果影响和改变世界。还有一批又一批作为新生代年龄标识的“80后”“90后”甚至“00后”,越来越多地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开始挑大梁、担主角,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每每看到或听到这样的消息,都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网络犯罪具有犯罪主体高度智能性、犯罪客体多元化、犯罪手法多样性、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等特点,已经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应从诸多方面对青少年网络犯罪加以法律规制,包括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加强对网络场所的执法力度、加强网络执法队伍及执法人员水平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国际合作等。  相似文献   

19.
崔连晶 《新长征》2007,(5):62-63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人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但是,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在给人类带来灿烂未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积极有效地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摈弃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到合格建设者的培养,关系到可靠接班人的造就,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思考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判断能力仍在发展,价值观正在形成和确立,是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他们不仅仅接受社会所给予的价值标准,同时也不断主动地检验这些价值标准,不断地思考判断,不断地调整并形成自己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必须遵循青少年成长的规律,从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出发,找准抓手,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