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持续不断的金融、债务和社会危机,西方国家的“制度自信”备受打击,不得不承认“资本主义病了”,市场经济“失调”,政治体制“失灵”,西方政党功能蜕变,政党政治与民主渐行渐远,多党民主深陷制度困境。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西欧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这一次转型带来了一场激烈的文化冲突。1968年发生了形成当时遍及西方发达国家的青年学生运动。这场文化冲突最大的影响是,起因于反对资本主义当时体制,却把资本主义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时期。经过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和文化的激烈批判,资本主义在自我调节中,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向着一种经济发展同社会公正相平衡和市场机制同个性自由相平衡方向转承。社会和文化变革激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活力,使西方国家进入了“后现代社会”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全球资本主义:冲突、合作与和平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冲突的浮现近年来,随着中国和美国、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纠纷案例增多,中国越来越庞大的内部能源需求对世界市场的影响迅速扩大,中国和仍然在西方主导下的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明显。这种冲突不仅表现在经济学意义上的供应和需求方面,而且更为重要的也表现在地缘政治学意义上的中国和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代言国家的战略利益的冲突上。一些西方观察家因此开始怀疑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发展”或“和平崛起”国际战略。本文认为,尽管中国和全球资本主义之间在某些方面的冲突在所难免,但这些冲突并不都是负面消极的。要对冲…  相似文献   

4.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指在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一股既区别于第二、第三国际观点,也与列宁主义相对立的,并以“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自居,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和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的社会思潮,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对于它的评价,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马克思的"两个必然"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中末期以来,世界资本主义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例如,由于新科技革命的影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以高消费为主要特征的“富裕社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与社会生活宏观调控的作用越来越大;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系统与完善等等。这使得传统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面临严峻挑战,对现实社会主义构成了严重的外部压力。为此,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应克服过去教条主义的、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变革传统的、过时的社会主义战略;努力做到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进入新境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和“两个必然”的思想,实现世界社会主义的振兴。  相似文献   

6.
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产业和劳动力结构的服务化、信息化趋势;劳动力队伍呈现知识化、脑力化,以知识分子为主的中间阶层不断扩大.为此,西方信息社会理论宣称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让位于信息社会.实际上,西方学者所推崇的信息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但信息社会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鲁道夫·希法亭关于他所称的“有组织的资本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特点进行了评述 ;论述了希法亭对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分析同他的改良主义国家学说之间的关系 ;较详细地论述了他的国家学说的发展过程及其与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改良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处于全盛时期的资本主义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危机过后,西方学者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刻反思。他们围绕后危机时代资本主义现状及其前景两大问题,提出了资本主义"特征论"、资本主义"改造论"、资本主义"崩溃论"、资本主义"替代论"等不同论调。显然,西方学者的这些论调都是基于自己的研究视角对危机后资本主义世界所作的现实分析,因此某种程度上既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合理性,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情绪化。无论如何,这些反思为我们重新审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未来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绿色资本主义成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试图修复危机的新表达。然而,这一理论与实践却遭到了西方左翼学界的批判。在他们看来,所谓的绿色资本主义实质是垄断资本在绿色伪装下持续扩张的新样态,它不仅无法彻底消解资本主义的生态矛盾,反而诱发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学者们进一步展开理论反思,他们聚焦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重点围绕“去增长”理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学术争论。但他们普遍否认绿色资本主义的可持续性,将推动社会生态转型作为替代资本主义的新方案。总之,系统梳理当代西方左翼关于绿色资本主义研究的新进展,既有助于我们研判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新动向及实质,也有助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0.
江涌 《当代世界》2013,(2):16-20
2008年夏天爆发的金融危机,冲,击之大,波及之广,影响之深,是自1929年以来所仅见。危机肇始于资本主义的核心——美国,由此严重损伤了美式自由资本主义的声誉,美国也由资本主义世界的灯塔沦落为展示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橱窗,美国优势逐一丧失,霸权地位趋于终结。  相似文献   

11.
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阶级在言论自由、舆论民主的表象下掌控着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实施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势灌输;主流意识形态固化着资本主义的"本性",维护着资本主义的正统秩序,导致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的基调是敌视社会主义,分化瓦解社会主义国家。要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不仅要认识其经济基础,也要认识其上层建筑,不仅要认识其变的一面,更要认识其没有变的一面,不仅要认识资本主义各国的"内政",还要认识其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成为一个觉醒进程的加速器,引发全球范围内对冷战后、“9·11”后和金融危机本身三大问题的深刻反思,反思背后折射出国际格局、国际秩序的变革与转型,这是2009年上半年国际形势的主要态势。首先是对冷战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主导下的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冷战结束,西方世界以胜利者自居,以为历史已经终结,资本主义制度成为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实际情形是,冷战后的世界,正朝着政治多极化、发展模式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3.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左翼学者对资本主义未来的新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东剧变以后 ,关于资本主义的未来如何 ,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左翼激进思想家展开了广泛而激烈的论争 ,出版了一些相应的著作 ,对资本主义的未来提出了自己的新看法。  相似文献   

14.
美国http://home.earlhlink.net网站2011年9月8日刊登了美国学者洛伦.戈尔德纳题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会的危机》的文章,认为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世界资本主义危机以来,西方国家工会或许在有些情况下能改善某些工人的处境,但这段历史总的情况表明,工人阶级作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5.
当前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充分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它将极大地削弱世界资本主义的力量和影响力,帮助世界人民认清资本主义的真面目。经济危机还将激化劳资矛盾,扰乱资本主义"和平演变"计划,并对一些国家产生有利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直接影响,从而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技革命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演变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有一条科技革命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演变的路径 ,亦即科技革命作用于资本主义社会演变的内在传导机制。该路径可简单概括为 :科技革命导致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引起社会结构变革 ,社会结构变革导致政治结构的变革 ,最终引起社会变革。同时 ,社会变革也反作用于科技革命 ,促进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传统社会民主主义模式 (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国家 )实行的国家干预下有所缓和。 2 0世纪 80年代后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化调节达到资本主义制度所能容忍的极限 ,随着资本积累利润率呈不断下降趋势 ,为了摆脱危机 ,金融资本以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为名 ,加紧了资本对劳动、“中心”对“外围”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并妄图以新帝国主义战争来镇压全球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反抗 ,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骤然加剧和深化。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陷入结构性矛盾和危机 ,资本主义必然由于其制度内在逻辑矛盾而走向灭亡 ,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一是市场经济,二是剩余价值剥削。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劳动的社会化。没有资本主义创造的历史前提条件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无论是从一般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而言,还是针对长期处于封建社会阶段的东方国家来说,资本主义历史阶段都是无法避免、无法跨越的。列宁曾经尖锐批判了俄国民粹派避免资本主义的幻想,在十月革命以后,列宁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思想与新经济政策。长期违背列宁的这条发展路线,是导致苏东社会主义崩溃的主要原因。目前学术界有人把马克思恩格斯1881年提出的、具有严格历史条件限定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这个设想很快又被他们放弃)夸大为东方国家普遍适用的发展规律,这是对于马克思经典作家观点的严重歪曲。  相似文献   

19.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70年代后期开始的科技产业革命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这个阶段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例如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的生产管理模式转换、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金融市场的独立产业化与全球化、信息革命与新经济、莱茵资本主义模式与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股东资本主义等等,这些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前没有看到、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还没有认真涉及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认真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题,这是我们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中国学者必须努力完成的重大科研任务。当然,在这个研究过程重要认真吸收借鉴西方学者、特别是西方左派学者在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的最新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20.
美刊《批判》2010年8月号刊登了英国学者希勒尔·蒂克延题为《今日的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文章,认为今天有大量过剩资本找不到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这导致资产价格膨胀和各种金融泡沫。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制度已经危机重重,因此它需要一种新的策略克服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