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党的十九大作出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我区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重大项目和"四好农村路"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7月22日召开的全区加快交通强区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到2025年,全区基本建成"全国前列、西部领先"的"交通大区";到2035年,全区综合交通实体线网规模实现大突破,基本建成全国一流交通强区,有效支撑和引领我区加快迈入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市政府召开"三年行动计划"务虚会,总结今年实施推进情况,研究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和投资形势,梳理完善明年工作方案、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会议强调,明年是"三年行动计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各地各部门要自我加压,勇于挑起重担,勠力同心,形成破竹之势,抓重大项目、抓有效投资,更好更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会议指出,从今年实施情况来看,"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氛围浓、力度大、保障优、成效好,有力推动了投资平稳增长,有力促进了经济回升向好,有力支撑了转型升  相似文献   

3.
<正>甬政发[2014]9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坚持质量引领、内涵发展,全面推进"质优宁波"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建设"质优宁波"的重要意义建设"质优宁波",是我市成为首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之后,在更高的起点上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作出的新的决策部署。其核心是牢固树立质量优先、质量优异理念,坚持以质量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质量引领、内涵发展,使经济  相似文献   

4.
正10月30日,全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实施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建设"双核驱动"战略,提出将倾力打造北部湾经济区升级版,加速西江经济带崛起,加快形成支撑引领全区发展的两大核心增长极,并辐射带动左右江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开创"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开放发展新局面。为此,自治区还专门出台《关于深化北部湾经济区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及户籍制度、港口体制、园区体制、通关一体化等4个配套改革方案,出台《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广西实施意见》,并制定《实施"双核驱动"战略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推动"双核驱动"战略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5.
刘奇 《今日浙江》2015,(1):16-17
新的一年,我们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实施"六个加快"战略、"双驱动四治理"决策部署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谋深干好"一件大事",全力打好"四场攻坚战",努力交出一份让宁波人民认可的"十二五"发展成绩单,为全省改革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谋深干好"一件大事"就是要谋深干好"港口经济圈"建设这件大事。宁波地处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T"字型交汇处,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建立了紧密广泛的通航通商合作关系,完全能够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全省大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说,建设"港口经济圈",天时、地利、人和都已俱备,就看能不能抓住机遇把这件大事干成干好。我们要以建设"港口经济圈"为引领,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7,(1)
<正>重大项目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中发挥着支撑、引领和促进作用。近年来,常州始终把重大项目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切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将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各领域,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坚持创新理念,增强发展动能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创新引领,通过创新驱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高端  相似文献   

7.
正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压舱石",经济要靠项目拉动,发展要靠项目支撑。自治区党委、政府着力在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等领域谋划了一批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打基础、攒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一个地方经济活力如何,重大项目是"晴雨表";经济社会能否实现预期目标,重大项目建设是"牵引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区始终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围绕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发展等,统筹谋划实施重大项目,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为加快转型、动能转换、跨越提升撑起坚实的"脊梁"。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市政府召开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推进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全省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力推进"凤凰行动"宁波计划,创造更好环境服务企业上市发展,推动上市公司加快做强做大,为"名城名都"建设注入新动力、提供强大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重大项目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就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在当前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下,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尤为紧迫。今年一季度,我区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每日调度、逐个调度重大项目,分区分级精准有序推进复工建设,目前858个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在建重大项目已全部复工,各市重大项目复工率均达100%。  相似文献   

10.
<正>苏府办〔2010]24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和市"两会"精神,高起点推进转型升级,大力度发展创新型经济,市科技局结合国家、省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划与布局,以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为主攻方向,突出科技创新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经过充分调研、专家论证,并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意见,制定了《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技术指引》。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你们以技术指引为导向,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实施重大项目,集聚创新人才,强化载体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加快推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进入新时代,同全国一样,广西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更需要发挥重大项目的支撑引领作用。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要抓项目。多年来,广西着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在全区形成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行进在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市政府召开全市"科技争投"工作推进会。会议指出,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大力实施"科技争投"攻坚行动,加快建设引领型国家创新城市,推动宁波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  相似文献   

13.
面对“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镇海区将实施“重塑新优势、实现新跨越”战略,全面推进全域城市化,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城区和宁波中心城区北门户。  相似文献   

14.
《江苏政协》2008,(11):44-44
<正>[现状]"十一五"规划实施近三年来,金坛市委、市政府组织有方、推动有力,通过连续开展"有效投入年"、"重大项目推进年"等系列活动和组织行之有效的项目建设督查活动,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通过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在产业布局、结构调整与提升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引领作用。市"十一五"重大项目在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如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有待进一步对接,部分项目的建设资金、民房拆迁影响重大项目建设进程,农村医疗卫生基础建设项目有待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正抓发展必须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项目。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对发展生产、改善民生至关重要。我区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扩大投资仍然是优化供给结构、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重大项目建设具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近年来,我区坚持不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合理扩大有效投资,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区稳增长、稳投资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重大项目建设显得更加  相似文献   

16.
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近年来,我区紧紧抓住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扩大国内需求的机遇,先后建成了一大批重大项目,为经济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面对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全国经济增长放缓、我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区项目投资暨重大项目联合审批会和重大项目推进会,作出了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科学部署。全区各地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抓好落实,迅速掀起重大项目建设新高潮。  相似文献   

17.
陈仲朝 《今日浙江》2013,(16):28-29
创新驱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集聚优化创新要素,形成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企业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运行高效的创新生态体系,强化适应创新需求的人才支撑。对宁波而言,就是要加快构筑"两城三极一高地"。两城,即新材料科技城和天使之城;三极,即推动转型升级的经济增长极,支撑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极,有利于创业创新的环境正能极;一高地,即宁波创新型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18.
我市海洋资源丰富、港口岸线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发展以港口为龙头的海洋经济是长期坚持不变的战略方针。在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浙江省"海上浙江"、"港航强省"建设和宁波市"六个加快"的发展战略中,都对宁波建设国际强港提出了明确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宁波已跻身于国际大港行列,但离国际强港还有一定距离。大力提  相似文献   

19.
阿蓝 《乡音》2012,(10):10
鲁平常委:我省港口群在规模和区位上虽占有一定优势,但尚未形成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港口群,存在着"港口超规划设计建设、股权分散无序竞争、建设国际标准的港口群要素性条件严重不足"等问题。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临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整合全省港口股权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简称"文化十二五规划")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发展关系到国际旅游岛公民素质和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关系到国际旅游岛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关系到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进程和前途命运。用文化引领、支撑和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十二五"时期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