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随着我们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农村劳动力还要继续流向城市,留守子女的队伍也必将进一步扩大。这些事件暴露出如何教育好“留守子女”,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不客忽视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不能妥善解决,不仅会影响他们的个体发展,影响我国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必将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留守子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琴 《法制与社会》2010,(11):193-193
近年来,我国留守子女问题日益严重。对于留守子女,青少年阶段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个人接受文化教育的关键时期,更是一个人思想品质、身心健康、行为习惯、个性特长等综合素质乔成的关键时期。留守子女正因为这种教育的欠缺而表现为学业、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状态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足。本文主要从留守子女的现状出发,找出现存问题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薛婷洁 《法制与社会》2010,(26):199-19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多数农民涌入城市,可是他们的子女却被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由于疏于管教,以及农村经济的落后,留守儿童的犯罪率不断上升。本文着眼于分析留守儿童犯罪的现状及特点,从经济、政治、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农民选择进城务工,而他们的子女不得不成为留守儿童,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由于监护弱化、教育缺失和人身安全保护不力等问题,留守儿童在受不良环境影响下特别容易滋生不良行为和不良心理,甚至引发犯罪,因此,他们的健康成长及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不容忽视。如何从法律层面正确认识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以及如何合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党和国家的维护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由此催生出新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心理和情感、道德和行为等诸多方面缺乏人文关怀,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城乡"二元分割",家庭教育缺失以及学校教育管理薄弱等因素造成。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这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徐淑琳 《法制与社会》2010,(11):219-220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农村留守儿童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他们的教育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分析了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法律的角度寻找其解决的途径,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康  拓宏伟 《法制与社会》2013,(24):232-233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身(生理)安全状况令人堪忧、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极其严重、学习成绩普遍较差、道德行为失范。本文从国家、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大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家长科学教育,让留守儿童在监护人关爱下健康成长;学校应尽职尽责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问题。由于亲子关系"生态"的破坏、亲子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沟通的空白,使留守儿童的成长处境极为不利,给留守儿童的个性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深入探讨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以期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海霞  马婷  徐维 《法制与社会》2010,(17):220-221
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农村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随之所产生的监护问题通过现行法律体系尚难得到有效解决,2007年6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留守儿童监护权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促使留守儿童的父母真正承担起对子女的监护职责,从而使得留守儿童的人身权、受教育、生命健康权及发展权得到切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犯罪问题不断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已不再是单一的儿童成长和教育问题,其背后往往涉及了学校教育理念的落后、家长关爱的缺失、社会保护的缺乏以及留守儿童自身方面原因等因素.因此,本文通过研究近年来农村儿童犯罪的特点来探究农村儿童犯罪问题背后折射的家庭、社会、学校和留守儿童自身原因,进而提出预防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对策.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预防上,学校应该加强法制教育、家庭教育要突出对儿童的关爱和保护、社会应该健全相应的配套制度,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据了解,在"暴力剪发"事件发生之前,该学校已经对学生的发型进行反复强调。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剪发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大多长期在外打工,平时并不能陪在子女身边进行教育,即使他们恼火孩子蓄长发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寄希望于学校。如其中一位家长就很支持这位校长的做法,称自己的儿子很叛逆很臭美,头发刘海很长,家人逼不了他剪发,很赞成这样"被剪短"。笔者认为,当学生的思想工作做不通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界定,提出了现阶段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紧迫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他们的问题仅靠个别家庭和学校难以解决,必须依靠政府来制定有效的政策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进城务工的数量逐年递增,再加上政策性文件的发布,更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的速度。由此而带来的问题也是接踵而来,其中最令人担忧的便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监护问题,进城务工的人员多是年轻人,他们将自己的子女留给了亲人或朋友照顾,更有甚者是将他们的子女单独留在家里,这种现象已然是愈演愈烈,成为不可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针对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形成的一个群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后续保证。目前,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状况令人担忧。这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还将影响农村未来人口的素质。因此,关注留守儿童,需要社会、各级政府、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这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社会转型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隔代教育的天然缺陷、父母关爱的缺失、学校教育的缺位、社会环境的制约给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思想道德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要从眼前和长远两方面着手,发挥好国家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留守子女是社会经济发展、人员流动加剧的产物,有人称其为“制度的孤儿”.近几年来,留守子女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犯罪率和受害率逐年攀升.本文从法律角度剖析这一特殊群体的状况,以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其受教育问题得到广泛关注。他们在安全、学习、品行和心理等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18.
赵文琴 《江淮法治》2008,(24):18-18
这是一群真实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孩子,他们有着与其他孩子一样的情感,为高兴的事情欢笑,为悲伤的事情难过。但是,他们却有着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生存状态: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为了生存在异乡奔波。当其他同龄的孩子依偎在父母的身边撒娇,享受着浓浓的亲情时,他们却独自面对着一切,他们孤单的身影、寂寞的心灵需要全社会的关爱,他们就是“留守子女”群体,而生活在芜湖市三山区境内的“留守子女”,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作出了分析,认为学校教育的畸形发展、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以及不良社会环境等因素是造成留守儿童犯罪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预防其犯罪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由于经济、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原因,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不能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而被留在农村,与祖辈一起生活或寄养在叔辈朋友家或自我照顾,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接近2000万,这个数字仍在逐年增加,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由于家庭教育缺位或失当、学校德育工作滞后或缺失、社会不良环境的催化致使他们成为犯罪的高危人群,这一问题近年来已呈严重化发展趋势,而社会未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为此,本文针对近几年来留守儿童犯罪的现状,从经济角度、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角度、教育角度和社会环境角度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