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般认为凡是民众口头流传的,以历史人物或事件为内容,情节线索与史实或多或少有联系的,或对自然物(某山、某石、某河)、动植物、人工物(庙、塔、碑等)及社会习俗事象给予历史的解释说明的故事,就是传说.传说内容有特定的历史时代、地理环境、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四种成分.  相似文献   

2.
陈亮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历史人物,但今人对于陈亮的哲学、政治、经济思想的研究较多,而对于他的《龙川词》研究较少。其实,在软媚之风弥漫的南宋文坛,《龙川词》的创作在内容、用典以及风格等方面都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汉语颜色词的表现形式为基本颜色词、颜色加重和减轻的颜色词、综合颜色词和以物喻色的颜色词.由于历史的积淀,颜色词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折射出民族的心理.汉语基本颜色词的引申义,或褒或贬,表现出汉民族的主观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不仅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精神面貌 ,还揭示了某些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其美学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高视点大视野的宏观角度 ,全景式地观照历史风云 ;二是由表现事件到塑造人物 ,使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示在银幕上 ;三是科学准确、客观的认识历史 ,表现人物 ,既符合历史真实 ,又体现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5.
郭薇薇 《工会论坛》2010,(6):140-141
电视历史剧是以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题材创作的电视剧,现实与历史的关系问题是其关注的焦点。电视历史剧的创作是特定时代的创作者与历史的对话,电视历史剧的接受则是特定时代的观众与呈现于屏幕上的"历史"所进行的二次对话。在电视历史剧中,现实与历史对话的结果体现为: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观念;对历史人物进行人性化阐释;借历史时空表达现实理想。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的体系化哲学深刻影响了赫勒的历史叙事方式及历史叙事风格,其宏大叙事式的历史叙事起点有其内在必然性。黑格尔运用辨证的方法和发展的观点对人的意识、精神的发展进行的分析,直接影响着赫勒关于历史意识发展的阶段论,表现为典型的黑格尔式的螺旋。同时,黑格尔表达的关于绝对精神把握世界的确信,也直接体现为赫勒历史哲学对拯救星球的责任与使命的担当。  相似文献   

7.
贵阳方言和兴义方言虽同属于川黔方言,但贵阳方言是黔中方言的代表,而兴义方言则是黔西南方言的代表。由于历史和地域分布等原因,两地方言既有相互影响和渗透,使得贵阳方言特色词与兴义方言特色词具有共同性,但又各自保留了自己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本文先从词类、义项类、语音结构和义类四个方面考察了两方言特色词的基本情况,再从两方言差异特色词的主要类型举例比较兴义方言特色词与贵阳方言特色词的差异性,这对分析和研究两方言词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言词和话语词有区别 ,应该加以区别 ,其重要区别是语言词意义的一般性和语话词意义的具体性或特指性、语言词意义的多重性和话语词意义的确定性、语言词意义的规约性和话语词意义的开放性等。区分语言词和话语词主要在词汇学、词典学、语法学以及修辞学领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汉民族的色彩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具有鲜明的特色,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尚色文化和尚色习俗。反映在语言中,就赋予了汉语色彩词特殊的文化寓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代汉语的色彩词十分丰富,它们蕴含并传达着特定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古代尚色文化的生动记录,对于了解和研究传统礼仪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民族史叙事结构中包含区域史、族别史和中华民族史等几个部分。从叙事演变脉络来看,随着中华民族由“自在”“自觉”走向“自信”,中国民族史叙事也在发生转向。目前的中国民族史叙事以20世纪的“区域—族别”、关系论与整体论叙事为基础,三者在方法论上验证了“小历史”与“大历史”的相互补充、弥合和一体化进程。中华民族社会史是当代中华民族史叙事的新方向。可以通过“地理—人文”“话语—制度”“语言—符号”与“生活—实践”叙事等几种内容得以呈现,成为“小历史”与“大历史”双向联动、多线转化、相互弥合的实践机制和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1.
王蒙晚年创作的“季节”系列小说在情节、人物、场景、细节等方面与其此前的小说均有不同程度的相似。可以说,“季节”系列小说是“老年”王蒙对“少年、青年、中年”王蒙人生经验、历史经验的重写,凝聚着“老年”王蒙的人生感悟与历史感怀,饱含着“老年”王蒙对一生所追求的理想的反思。但在“季节”系列中,王蒙的重写所倚重的是叙事视角的游移、叙事语言的狂欢,历史的沉重与人物的主体被无形中消解,理想的反思也停留在对日常生活经验的肯定之上。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一词有多重含义,西方历史哲学乃根据对历史的两分法,即历史事实和历史著述,而有"思辨的历史哲学"和"分析的历史哲学"两大流派.中国古代对历史有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史义即为中国的历史哲学,同时史义又包含有"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尽管学术界对陈独秀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我们必须肯定陈独秀在第一次国内大革命中的积极作用,辩证地认识历史人物,正确地认识历史人物的成就和失误,回归历史,实事求是,以历史唯物观的态度去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历史人物尤其是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人物,在人们心目中有着特别的审美地位和情感寄托,对他们是不能妄下雌黄的.我们应在尊重历史的大前提下分析事理、判断是非,进而还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诸葛亮治国有方,贤明睿智,光明磊落,忠贞赤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贤相,为后世树立了一座高大丰碑.  相似文献   

15.
井冈山斗争史的研究离不开历史人物,据不完全统计,井冈山斗争时期比较重要的历史人物有近450人。经过检索,相关论文共有560余篇,集中出现在1987、1997、2007年。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主要历史人物的研究,人物群体的研究,特殊人物的研究,人物的其他相关问题。研究不足及有待深化的内容有:对主要人物的研究、人物的拓展、各类人物群体的研究、国民党重要人物的研究,此外,研究者还应注意研究方法的创新,比如引入交叉学科的理论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李振红 《工会论坛》2009,15(3):153-154
基于颠覆历史重建自己心目中的历史的愿望,先锋小说作家们选用家族衰败的传说、个人命运的无常作为他们历史叙事的题材,用叙述空缺使历史真相扑朔迷离,再用“埃舍尔圆圈”式的重复叙述来消解历史的沉重感,并把历史衰败的原因归因于“性”与“原罪”。但过分的标新立异使得历史叙事背离了生活现实,流于表层的漫漶,难以揭示历史更为丰富和深邃的意义,并导致了宿命论与神秘主义,使得先锋小说作家逐渐走向了穷途末路的边缘。  相似文献   

17.
蒋捷是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宋元易代的社会动荡使蒋捷陷入国破家亡的境地.特殊的时代和蒋捷特有的"抱节终身"的气节,使他不断用词记述了那段历史并表达自己的意志.蒋捷从学稼轩词开始创作豪放词,不断吸收、借鉴其他词人的创作技巧和风格,同时,又由于自身经历和个人的性格特点,逐渐形成了词的豪放特性,这一特性正是蒋捷词存在且具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一方面承认资产阶级开创世界市场进而形成世界历史,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条件下人受制于物的抽象统治,进而丧失自身主体性展开了激烈批判。由此,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下的“资本逻辑”与“虚幻的共同体”,进一步指出只有人成为“世界历史性”个人时才能恢复主体意识,实现真正的解放,届时世界历史也将转向“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逻辑为核心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真正共同体阶段。世界历史在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叙事主题基础上,在不同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历史发展状况具有阶段性的叙事主题。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叙事,它在二十一世纪的时代背景下重构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话语体系和出场方式,是世界历史理论叙事逻辑的当代展开。  相似文献   

19.
尽管乌托邦一词通常是在与科学社会主义截然对立的意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思想之间存在着的密切关联则是确定的,这种关联性也建构了它们两者之间的二重性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都有批判现实的一面,但马克思主义不止于批判,它更是变革与实践的哲学。近代乌托邦的历史进步观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产生了深刻影响,但马克思又以具体的、辩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进步观克服了它的抽象性。  相似文献   

20.
历史人物是历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关系如何对待和研究相关历史。只有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透过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认清历史本质,正确评价历史人物。邓小平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恰如其分地看待其晚年错误,科学分析了毛泽东思想,为当前的历史人物评价提供了经典范例,值此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回顾其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