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哲学首先是哲学,然后才是关于历史的哲学;其核心是大写的历史;它关注人类的历史存在感,关注我们对意义的渴求.历史哲学回答了关于历史存在的意义问题,并满足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赫勒认为,所有的哲学都提出了人类存在的意义问题,人类存在被体验为历史存在.历史哲学引导人们去行动,去生活,去思考.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在西方的观念里还是在东方的观念里,神话大概都是一个无法清楚定义的概念,不同哲学家、历史学家对其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作为哲学家,赫勒向我们描述了自己对神话的理解。一方面,赫勒以其独特视角向我们讲述历史意识从神话中起源。另一方面,赫勒以其个性化的理解为我们揭示了哲学与神话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赫勒历史哲学研究中,一方面,乌托邦是指一种赫勒历史哲学中始终可以感受到的超越现存向往美好的理念、理想和信念;另一方面,就赫勒历史哲学的整体建构而言,确实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理论构架,在这个意义上,乌托邦是对赫勒历史哲学总体上的概括用语,指其可望不可及的空想性质。  相似文献   

4.
关于历史问题的思考及对现代性问题的历史反思与历史重构是赫勒哲学思想的重要方面。赫勒历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实质上就是从构建一种历史理论的体系,到碎片化的历史断想,再到现代性历史反思与重构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的想象机制是由技术想象和历史想象共同构成的。关于极权主义的经历加深了赫勒对宏大历史叙事崩塌的理解,也激发了对自由民主真实含义的理解。极权主义的出现被归结为历史想象和技术想象的“一种不神圣的婚姻”,是伦理力量缺失的结果。极权主义是非理性的,是对偶然性的否定。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哲学体系中是否以及如何"有一种伦理学"?问题引出了一个遗留课题,即如何在黑格尔思辨哲学面向中拯救精神。可通过两个命题引出黑格尔伦理学的实践哲学面向并对问题进行回应:第一,精神是现实性的理念;第二,精神是实现的伦理。前者由精神与理念的互释表明,"精神"的根本精神或本质就是现实性的理念,它构成了理解黑格尔伦理学的实践哲学面向的出发点。后者将伦理标准奠基于精神的自我实现,是理解黑格尔伦理学的实践哲学面向的归结点。黑格尔伦理学的实践哲学面向通过三幅一再重现的关于人的自我实现的伦理的图画获得了阐明。《精神现象学》、《精神哲学》、《法哲学原理》分别通过意识、概念、法权三种形态的展开,复现了其中的伦理主题,即"实现的伦理"。精神的思辨方面与其隐蔽的实践哲学面向密不可分。由之,可辨识黑格尔哲学中精神概念的一个重大功能,即透过其隐蔽的实践哲学面向改造伦理学。必须从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内在矛盾出发,从精神作为其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奠基性范畴着眼,探究其中"活"的实践哲学面向。  相似文献   

7.
对人的存在状态和选择责任的高度关注,表现出赫勒历史哲学深刻的存在主义影响.一方面强调作为一种存在体验的偶然性对于人的本体论意义,另一方面努力重建一种存在论的而不是认识论的历史哲学,对存在本身的意义追寻胜过了历史认知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历史理论的乌托邦是赫勒提出的基于现存社会的历史理论,这种乌托邦建立在自由价值基础上,力求符合理性的激进需求,最终指向了伦理的诉求。作为一种历史想象,乌托邦的核心是不断追求个体自由的实现。历史理论的乌托邦立足于“现在”,相信进步的观念。赫勒希望激进哲学所代表的乌托邦能够带动实践和行动,而不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9.
真理问题充分体现了赫勒哲学态度的存在论性质。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不应寻求那种普遍强迫的真理。赫勒提出了真理的主观性、启发性、个体性及历史性质,真理应当是一种认识论的开放,绝对确定性是可能而绝不是必须的方面,绝对真理可以是发散的、直觉的和顿悟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历史语境下,关于国际关系的探讨是近代以来中西方政治家、思想家都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学术问题。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在他晚年时期所著的《法哲学原理》一书中从哲学高度对国际关系理论进行了一种应然的讨论。这种讨论既秉承了黑格尔一贯的叙事风格,也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限制。其具体的内容包含互相尊重主权的独立性、以国家利益为行为准则、制定和遵守国家法、国际战争爆发的不可避免性。客观地看,黑格尔的国际关系思想虽然带有鲜明的民族主义倾向,但在一定程度上洞悉了现代国际关系的内在本质和基本特征,对今天研判国际关系的演变仍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本质是人的解放,其核心观点是唯实践能使理论转变为现实,使人的解放从理论转变为现实,所以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恩哲学的实践概念既属于物质范畴,又属于历史范畴,其来源不仅在于黑格尔哲学,更在于实验科学,哲学范畴的“经验”才是马克思恩格斯感性物质实践概念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实验科学思维规律的哲学表现形式,其历史实践概念是他们的历史科学概念的哲学前提和理论基石,历史科学在本质上就是历史实践观视野中的科学.  相似文献   

12.
历史感,是理解黑格尔和马克思二者历史观差异的重要环节。此般差异性具体体现在“自意识”与“克服意识”的隐性关系层面。黑格尔从“自意识”的视野出发,释放出其历史感所蕴含的理性规定,并且通过对自意识的形式规定,最终使其历史感进入思辨哲学的境地。马克思批判吸收了黑格尔的历史感所呈现的理性阐释和总体论证,并在深入历史现实的基础上,既详细分析了“自意识”的抽象普遍性所带来的历史局限,又通过对“克服意识”具体内涵的分析,深刻批判了黑格尔对绝对理念的思辨关切,并为自身的历史感找到其现实主体,最终呈现出历史感演变的现实路径,即从自意识到克服意识,从理性追问到现实考察的飞跃,并在历史感嬗变的历史过程中,守护了唯物史观的现实地基。  相似文献   

13.
针对黑格尔的“异化”概念 ,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其一是意识、精神分裂为二或树立对立面 ;其二是指意识发展到精神阶段出现的人类的对抗性社会 ;其三是指人的本质是通过劳动外化 ,转化为对象。通过这三方面的分析 ,揭示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和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14.
在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历史目标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发展和向前推进的,其发展的过程正是世界精神实现的过程,一个国家的最高使命在于使得自己的特殊原则上升为普遍原则从而成为世界历史的一个环节。依此理解,文明新形态首先要摆脱特殊性,提出普遍性的方案;其次要超越现有文明,提出新的替代性方案。在此意义上,要建构文明新形态,它既不能简单回到传统,也不能照搬模仿;而是在达到现有文明高度的基础上实现突破与创造,提出新的原则并代表历史发展的更高阶段,最终获得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德国古典历史哲学是西方近代历史哲学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出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维柯、康德、赫尔德、黑格尔等等,但由于其唯心主义的形式和时代的局限,导致了他们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马克思在继承其优秀成果的同时,以实践为核心,创立了一种全新的历史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实现了历史哲学史上的革命.  相似文献   

16.
在黑格尔那里,旧形而上学以完美的体系达到了顶峰,而马克思意识到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整个体系哲学的内在矛盾,对其展开了彻底的颠覆,从而终结了旧形而上学.当代中国学术界批判改造旧教科书的体系哲学的进程中,隐性体系意识仍然支配着许多学者.因此,只有告别体系哲学,马克思哲学研究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的国家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对现代市民社会的思辨考察。但由于过分强调国家意识对市民社会的支配和提升作用,黑格尔的国家学说最终陷入了"精神与现实"分裂的"唯灵论"困境。此后,费尔巴哈虽然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虚幻性,但是黑格尔关心的市民社会问题却被遮蔽了。现代政治哲学只有经过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才能重新将对市民社会的反思、重建与提升作为自身的主题。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构成了《资本论》的伟大序曲。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当前文化的多元理解,赫勒呼吁建立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历史发展选择理论,提出自由是历史研究的最高价值观,强调多种多样的价值追求,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做出基本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9.
德国古典哲学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从康德到黑格尔再到费尔巴哈,在其哲学思想中所表现出来的批判性、革命性、创新性和发展性,构成了德国古典哲学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重大影响,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日常生活转向是后现代哲学思潮的一个重要方面,赫勒历史哲学的日常生活转向是将哲学关怀、历史关切引向日常生活中的个人的巨大尝试,是日常生活人道化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