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锋队》2012,(1):53
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三个问题,涉及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  相似文献   

2.
刘云山 《共产党人》2011,(Z1):28-34
<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3.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深刻阐明了在新时代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4.
韩宁 《实践》2013,(6):50-51
党的十八大报告科学把握当今文化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和宽广视野,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为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文化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人》2011,(Z1):107-108
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也是全会《决定》贯穿始终的鲜明主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最终目标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是建设先进文化之路,是科学发展之路,是强基固本之路,是以人为本之路,是改革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6.
论红色文化的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静  刘玉标 《求实》2012,(3):93-96
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红色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红色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红色文化,是我们面对红色文化热现象时应有的冷思考。深挖内涵、拓展价值,是认识红色文化的科学视角;理性平和、客观真实、开放包容,是对待红色文化的科学态度;人本为先、动静结合、双效兼顾,是发展红色文化的科学思路。要把推动红色文化的科学发展融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生动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7.
《党建》2011,(12)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11月3日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体现了我们党的远见卓识和责任担当。要把握难得历史机遇,凝聚各方智慧力量,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贯彻落实全会的战略部署,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人》2011,(Z1):73-7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鲜明回答了事关我国当代和未来文化发展的重大命题,意义重大而深远。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国家的灵魂。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必然与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构成的社会发展道路一脉相承。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进步、繁荣富强唯一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王秀娟 《新长征》2012,(4):16-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围绕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部署,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我国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这必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一、深刻认识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新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要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在全社会树立文化主体意识: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1.
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理论,在文化建设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党关于文化发展战略的思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考察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创新过程,深刻认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文化发展战略的探索及其成果,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理论,在文化建设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党关于文化发展战略的思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考察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创新过程,深刻认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文化发展战略的探索及其成果,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觉是全球化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维护世界文化差异性和多样性,维护民族文化主权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向全党发出号召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表明了我们党对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自觉。以文化自觉理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点,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三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四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主题,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决定》字里行间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示出党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夫律和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读来令人深思,感慨颇多。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11,(12):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体现了我们党的远见卓识和责任担当。要把握难得历史机遇,凝聚各方智慧力量,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贯彻落实全会的战略部署,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李玉林 《求实》2005,(4):76-78
进入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文化建设的历史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化建设也因此而面临着新的任务。担当起文化建设的时代重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增强和创新文化意识,加快文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了规划和部署.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这对于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指导煮义。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1,(22):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员令。全会立足战略全局谋划文化建设,适应时代要求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充分体现了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相似文献   

19.
正十九大报告从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首次以独立的章节深刻阐释和全面部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思想方法对新时代文化的定位、文化的作用、文化的使命做出重大判断,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要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看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和文化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认  相似文献   

20.
坚持什么样的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实际上是要求建设能真正引领社会思潮的主导文化。我们要深入研究主导文化发展和传播的内在规律,进而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