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调节为中心的商品经济,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种通过市场来优化配置一切生产要素的经济制度.相对于计划经济来讲,它更具有复杂性,但也有规律可寻,一般市场经济都具有如下共性:1.经济活动市场化,即微观的经济活动通过市场来实现,市场是调节生产、流通的最大手段,市场以其“看不见的手”优化配置资源(包括原料、人才、资金等).2.市场主体自主化,即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企业不再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3.市场行为规则化,即市场的运行依据科学而规范的市场规则,市场活动要遵守有关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家把市场经济说成是富有弹性、富有活力、富有效率的经济机制.的的确确,比起僵硬的、缺少生气、效率低下的计划管理体制,市场机制是有明显的优越性.它不仅静态地促成资源的合理配置,还动态地促进经济的有序发展.经济学家如是说当然是文了点,更通俗地说,市场机制就是“看不见的手”.只有无形的“手”所发挥的作用和“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相加,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因为“两只手”的作用总比一只手的作用大.毫无疑问,“两手抓”并非体现在政治、文化领域,同时也适应经济领域.  相似文献   

3.
论和谐有序的市场经济与中国“三农”的出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论是早期的经济学家还是古典经济学派,以及奥地利经济学派,他们倡导的和谐的经济秩序,是一种自发的市场秩序.这一和谐有序的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会促成社会总利益的实现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及发展.这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就是市场.这是一种和谐的自发秩序,任何对这一秩序的干预不免会破坏和谐.当前中国"三农"方面存在市场未能对农村社会资源起基础性配置作用、农民在经济上长期受到非国民待遇等六个主要问题.要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加快在农村建立和谐有序的市场经济,让市场经济主导中国农村,引导和主宰农民,让农民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地发展市场经济.农村竞争越自由,越普遍,就越有利于农民个人和社会,越有利于发展一个和谐有序的农村市场.要达到这一目标,当务之急必须下决心改革现行的农村经济、政治、行政体制和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4.
《政府法制》2014,(17):11-11
在经济发展中,效率有三种调节:第一种调节是市场调节.靠一只无形的手来支配着资源的配置;第二种调节是政府调节,靠政策、法律、法规来调节作用,这是一只有形的手;第三种调节是道德力量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土地产权出让问题备受社会各阶层关注———许多信访和群体性事件与之有关,众多大案要案与之有关,不少非法暴富与之有关。究其根本,是因为在土地产权出让方式中,协议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存在着巨大差价。这一差价造成了国有资产和政府收益的巨额流失,同时也滋生了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促使土地出让由协议走向市场。2003年1月,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三个转变”、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中,推进土地市场化配置首当其冲。这一推进,深深地触动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诸多神经:它与…  相似文献   

6.
一场经济危机,让世界上许多国家成了“难兄难弟”。令人感动的是,“兄弟们”正在彼此携手,共同跨越经济发展路途之中这片泥沼;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伸向世界的那只“手”,越来越充满自信和力量。这只屡屡拨动我心弦的中国之“手”,仿佛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7.
劳动法虽然属于社会法,但不应当忽视其经济功能。以配置和开发劳动力资源、拉动经济增长、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经济功能,是解读劳动法的另一种思路。我国以劳动合同制度为主线的劳动制度改革,其实质是劳动力资源由行政配置转向市场配置。这对于推进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实现经济资源高效率配置的意义,不亚于企业产权改革。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崛起,也得益于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和优于其他地区的劳动法制环境。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区域间的经济竞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都期待劳动法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作为加快发展、纯洁党风政风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近日,本刊记者赴四川就推进这项工作的有关情况,专访了四川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李崇禧。记者:李书记,您好。四川省是资源大省,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作为四川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基于什么考虑提出来的?李崇禧: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这一重大决策,是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深入分析四川省情,积极借鉴沿海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  相似文献   

9.
刘琦 《法制与社会》2012,(7):262-263
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飞跃.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建设研究为低碳经济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制度建设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研究提升资源开发监督实效的途径,有利于寻找治理资源开发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乱纪、渎职侵权、贪污腐败等现象的新思路和新途径,是对行政监督体系有效运作理论的具体化,是行政监督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延伸,同时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是社会性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经济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性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宏观调控为辅的方式来实现的。由于市场有其本身的局限性和弱点,国家也存有集权和僵化的内在倾向。因此,有必要把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与国家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都纳人法治轨道,即用系统、完备、严密的法律来调控和制约社会性资源配置中的市场行为和国家行为。这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法的应用作用;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重要保障。(-)社会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作为经济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的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改革亦初具端倪.各地普遍建立了人力、劳务等劳动力要素市场,标志着人力资源配过市场化的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但同其它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取向改革相比,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仍严重滞后,甚至有些改革收效不大.比如:企业实行聘用制、合同制的初衷,是解决就业及岗位终身制问题,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企业能根据生产营需要灵活调剂劳动力,同时,满足劳动者择业与流动的需要,但实际上,现在的聘用制、合同制人员在就业刚性、流动弹性、福利待遇等方面与过去的固定制人员几无差别,其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健全的人才、劳务等市场与之配套,再比如,企业实行劳动优化组合,从理论上讲,这是件利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好事,但因目前劳动力市场未能具备储备暂时相对多余人员的条件,而不得不停止实行.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中外合作社“资本报酬有限原则”立法的通行模式,是给资本报酬设置一个“数值”上限,但该模式的突出弊端是不利于合作社融资。从应然角度看,由于合作社资本的基本角色是充当合作社生产要素,合作社资本报酬在性质上属于合作社使用这种“生产要素”需要付出的“市场对价”,因此,合作社资本报酬的水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突破“生产要素使用对价”。这就为立法按“生产要素使用对价”设置资本报酬上限提供了内在根据。进一步看,立法按“生产要素使用对价”设置上限同样可以贯彻“资本报酬有限原则”,方便合作社支付市场化报酬以吸引投资,且一个合作社支付的资本报酬是否高于“生产要素使用对价”也存在有评判的客观标准。基于此,我国合作社“资本报酬有限”原则立法应当以“生产要素使用对价”上限模式取代“数值”上限模式,即限制合作社资本报酬的数额超出合作社使用资本这种“生产要素”需要付出的“市场对价”。  相似文献   

13.
王明远 《法学》2007,(2):122-129
以《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为例,指出能源法的实施是涉及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复杂系统工程,除了政府和社会的观念意识、能源监管体制和政府执法能力、技术水平和市场发育状况等基础性条件和因素外,其关键点和突破口则是政府监督管理职责的落实。为此应当强化对政府以及相关主管部门履行其能源监管职责的政治性和法律性的制约与问责机制,加强公众参与,从原来基本上由政府唱独角戏,“一只手”配置资源的传统能源发展模式转向由市场、政府和社会分工协作,“三只手”共同作用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进入“WTO”此是顺应世界经贸发展的需要,从长远看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加入“WTO”后将会产生哪些影响,这是我们应正视和研究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总体和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其一,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利于实现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其二,有利于引进外资和扩大跨国经营,有效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其三,可以有效消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遇到的歧视性待遇;其四,可以把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遇到的争端提交世贸组织以获得合理。公正的解决;其五,消费者将因中国…  相似文献   

15.
张力 《行政与法》2007,(7):49-5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客观上要求生产要素与人才资源实现最佳组合、优化配置,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也必然引起东三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流向的变化。然而,人才资源与各种生产要求的合理配置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消除体制性障碍实现人才的自由流动,只有实现了人才的自由流动,才能实现人才资源与社会资源、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从而促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论政府干预配置资源绩效的实现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是最具活力和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但市场有其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即生产无序,供需不均衡,由此导致“市场失灵”。政府干预,能扭转市场失灵的局面。但政府干预亦有其客观存在的缺陷,即公共管理低效,寻租、腐败及权力不公平等,因此又构成“政府失灵”。两者均存在失灵之处,但两者又不能均舍弃之。原因在于实践证实政府和市场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有效的两种配置资源的手段。故正确的态度是:正视政府失灵的现象及成因,克服缺陷,提高政府干预配置资源的绩效。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间融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民间融资是一种市场化资金配置方式,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市场发展.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民间融资发展较早,各方面都比较成熟,但我国民间融资仍有待完善.我国民间融资问题主要包括利息计算方式、融资形式、合法化问题、以及宏观调控影响等,对民间融资进行规范化建构,使民间融资不断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谈破产国有企业银行债务依法偿付的最大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谈破产国有企业银行债务依法偿付的最大化李学魁孔祥玲以实现持续的“高增长,低通胀”为标志,我国国民经济已基本完成了由短缺经济和以数量扩张为主阶段向结构优化和升级阶段的过渡。与此相适应,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的配置进一步市场化,部分国有企业破产并参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9.
一、金融市场立法的迫切性开放金融市场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从立法上保障金融市场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完善金融市场立法,可以加快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在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体制下,有效地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需要有相应的市场体系,特别要求开放金融市场.因为货币资金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生产要素的“综合粘合剂”,在立法上保障金融市场发展,有利于商品市场、劳务市场及技术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金融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体系的关键部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经济犯罪的发展态势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一问题,引起了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际部门的热切关注.迄今为止,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经济犯罪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越发达,经济犯罪将会变得越严重,即经济犯罪与市场经济发达程度成比.这种观点又称作“必然说”.另一种观点是“阵痛说”或称“代价说”,即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