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犯罪现场信息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现场信息是指犯罪分子在现场留下的各种痕迹物证,以及通过这些痕迹物证和现场客观事物变化等外在表现,进行逻辑推理所获得的一种理性认识的总和。犯罪现场重建分析技术是以现场勘查获得的犯罪现场信息为基础,对犯罪客观过程进行的整体构建。在刑事侦查中,充分发掘和利用犯罪现场信息,提高对犯罪现场分析水平,对提高刑事案件侦破效率,有效地打击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的不断提升,其对现场痕迹的破坏伪装程度也越来越高,现场传统物证提取及利用效率逐渐下降.微量物证量小体微,甚至作案人也不易察觉,若能对犯罪现场微量物证加以利用,定能为侦查破案提供有效帮助.考察其基层应用情况,存在技术设备缺乏,技术人员微量物证意识不足,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必须寻求有效对策,推进微量物证技术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微量物证是与犯罪有关联、能认定犯罪事实的、量小体微、甚至用肉眼难以看见的细微物质。微量物证能将嫌疑犯、被害人与犯罪现场有关的情况联系起来,为侦察提供方向和线索。微量物证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纤维、泥土、金属碎屑、毛发、粘合剂、纸张、油脂、油漆、玻璃、塑料、橡胶及爆炸残留物等。微量物证的检验方法有物理性质的测试、化学  相似文献   

4.
植物物证检验及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一些刑事案件中 ,检验案犯无意间带走或留在现场的植物叶片、果实、斑汁、花粉等植物物证 ,对确定嫌疑人与犯罪现场的关系 ,认定或排除嫌疑人常起到关键作用[1] 。本文作者就植物物证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及不同植物物证检验方法的应用作一综述 ,旨在使植物物证在法庭科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利用 ,能为侦察破案和司法审判提供线索或证据。1 植物物证检验在法庭科学实践中的作用1 1 植物物证用于认定犯罪嫌疑人的证据在刑事案件中 ,对从嫌疑人处提取的植物物证和从犯罪现场提取的植物物证 ,通过植物种类的鉴别和同一认定 ,认定嫌疑人 ,从而为审…  相似文献   

5.
随着DNA提取和检验技术的进步与不断发展,犯罪现场遗留的DNA对于刑事犯罪侦查中犯罪嫌疑人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犯罪嫌疑人的反侦察意识越来越强,在作案过程中以及实施犯罪行为后遗留在现场的物证微乎其微。因此在对现场物证进行采集的过程中,接触性生物物证的发现、提取和DNA检出越来越重要。目前在犯罪现场中接触性检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对于案件的侦破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这些接触性检材一般极其微量、体积小、较为隐蔽、肉眼不易观察,且现场的各种污染大大加快了这种微量检材的降解速率,因此对于这类检材的检验和分析就成了法医物证检验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综述了接触DNA的种类、采集和提取方法,影响其检出的因素以及检验中遇到的问题,以期能更好地将其运用到法医学鉴定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蔡晓东 《刑事技术》2003,(Z1):62-63
近年来心理测试在公安工作中的运用越来越多,但由于心理测试的运用在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在理论上还不是很成熟,我在心理测试工作中有一点体会,本文讨论一下犯罪现场信息在心理测试中的重要作用和运用。犯罪现场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和遗留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一切场所。犯罪现场是获取犯罪信息及搜集物证的“宝库”,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结果必然会使犯罪现场上的客观事物发生各种变化,这些变化是研究犯罪现场的关键。犯罪现场信息是从犯罪现场提取的相关痕迹、物证及通过现场走访和现场分析获取的犯罪资料。犯罪现场信息…  相似文献   

7.
武帅 《警界科海》2003,(12):24-25
微量物证是能够揭示和证实犯罪、提供破案线索、缩小贞查范围的量小体徽的物质,它通常遗留在犯罪现场、犯罪工具、作案人身上或被害者身上。微量物证的检验鉴定通常要借助于现代化的仪器。因为这些仪器是科技研发的最新成果,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精确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犯罪现场物证呈现多样化、微量化的发展趋势。微量物证具有体积小、隐蔽性强、不易察觉、不易毁灭等特点~([1])。目前微量物证DNA检验工作的瓶颈主要在接触性DNA检材的发现和提取上,接触性DNA类生物检材因其DNA含量少、PCR抑制物多、DNA检验成功率低而成为法医DNA检验的重点和难点~([2])。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的3起案例,对果核上微量生物物证DNA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犯罪现场是每一起案件侦查的起点,也是每一个侦查人员都要研究的课题。现场复原(重现)的重要性在于现场勘查中,对案件性质、作案人数、作案过程、作案方式、物证价值提出的假设或出现矛盾的地方,根据现场情况对犯罪现场进行复原(重现),从而对现场物证的客观性、调查信息的真实性、案件性质的准确性、作案过程的连续性进行验证,为侦破案件提供更多的信息。1三维动画现场复原(重现)的概念犯罪现场复原(重现)是指侦查人员在现场勘查中,依法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分析犯罪行为,在思维和实物模型中去构建或模拟犯罪现场,重新认识犯罪行为得出新的侦查…  相似文献   

10.
伪装犯罪现场是由人为故意改变加以影响的犯罪现场,其勘查具有不同于一般犯罪现场的特殊性和综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刑法学意义和社会意义。伪装犯罪现场的勘查高度融合了现场物证、痕迹的科学技术勘验,以及对于伪装状态和原始真实状态的犯罪行为及犯罪心理的分析。在现代社会的高科技水平下,对于伪装犯罪现场这类特殊现场的勘查具有其不同于普通现场勘查的特殊地位及高难度挑战意义。因此,伪装犯罪现场的勘查技术以及心理学的应用更为重用。  相似文献   

11.
现场勘查工作中,要求所提取的痕迹物证图像整体清晰、无变形失真,被摄客体的细节特征要准确、完整、全面。工作中主要依靠照相的方法对痕迹物证进行提取,但受相机自身光学系统的限制以及现场环境的影响,在进行拍摄时需反复选取配光、拍摄角度,调试相机各项参数,过程繁琐复杂且成像质量常不尽如人意,进而降低现堪工作的效率。但若将移动扫描技术运用在犯罪现场勘查工作中,发挥其成像质量高、适用条件范围广、操作便捷等特点,对照相技术进行补充辅助的作用,相信将会对整个侦查工作的质量及效率有突破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法医不可忽视现场勘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犯罪现场是犯罪行为实施的场所。犯罪分子只要进行了犯罪活动就一定在现场上遗留与犯罪有关的痕迹和物证。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揭露证实犯罪人,法医必须参与犯罪现场的勘验工作,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和物证,为侦察破案提供线索,为法庭审判提供证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法医工作者由于缺乏系统的现场勘查知识和技能,缺乏从犯罪现场寻找犯罪证据的意识,故在办案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对尸体的检验,而忽略了对现场的勘查。在实际工作中,法医工作者必须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场勘查的知识和技能,并能熟练地运用。认真参加犯罪现场勘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犯罪活动的日益智能化及反侦查意识的增强,现场常见的痕迹物证明显减少,而像玻璃、纤维、泥土、涂料、油脂及动植物残渣等微量物证往往以其“量小体微”混杂于其它物体中,或附着于其它物体上,不易引起犯罪分子的注意而毁迹。日新月异的鉴定手段和现代分析仪器,可以揭示这些“微不足道”的物证的种类、属性,并从物质组成、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4.
<正> 微量物证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多种多样的物质。就法医鉴定而言,微量物证是指与案件有关,亦即犯罪遗留在被害者身上、现场上或罪犯从现场上带走的各种微小物质;在检验方法上,指经过前处理,只需微量的、并通过仪器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结果的(PPM 级)物质或元素。鉴于微量物证范围广,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多,法医自身虽  相似文献   

15.
随着DNA分析技术在的法医领域的研究和广泛应用,DNA检验的对象已从常规检材拓展到不易被发现而常被忽略的微量检材,如作案工具把手上、衣帽鞋袜上粘附的上皮细胞等目前已成为重要的物证来源[1]。现场微量生物物证一旦获得有价值的DNA分型,在侦破、诉讼中就能发挥重大作用。如何提高微量生物物证的检出率、准确度、时效性,使得许多现场潜在的生物物证在侦查破案中能够发挥应有的价值,就显得愈来愈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不管罪犯如何狡猾、诡秘,总是要遗留在现场或从现场带走微量物证。换言之,罪犯接触某一环境,而又不使其发生一点细小的变化,这是不可能的。如:某食品库内被盗现金1400多元。经现场勘查发现,房门和保险柜门锁完好,认定是使用选配钥匙作案。细致检验锁芯,在锁芯内弹子上附着有极微小的银白色物质。进一步检验认定,该细微物质是与原配铜质钥匙不同的铝质成分。因此,为侦破此案提供了重要线索和证据,及时地破了案。现场勘查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才能发现微量物证。微量物证源大体可作如下分类:(一)衣服:是一种理想的微量物证源。由于静电的作用,会使微量物证附着在衣服或其他织物上。如果在案发之后能尽快  相似文献   

17.
确立微量物证技术在现代侦查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微量物证技术在现代侦查中的地位陈结淼近年来,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日趋复杂化、智能化、专业化,有的犯罪分子有着较丰富的反侦查经验,熟悉用以证实犯罪的常规物证,如指纹、足迹等。为逃避侦查,他们作案以后,往往会伪造现场,破坏现场,毁灭证据。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18.
现场勘验的任务就是从侦查的原点收集痕迹物证,为公诉提供依据,最终通过庭审将现场的痕迹物证真正地转化成定罪的证据。物证居于证据之首,是犯人与犯行的连接点,如何连接好这一点是法律赋予每个现场勘验人员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在犯罪现场收集痕迹物证必须做到尽早、尽细、尽多,收集痕迹物证要做到仔细观察、采取稳妥的提取方法、慎重研讨其证据价值、保全证据的良好状态,然后通过高科技手段分析、比对得出科学的鉴定结论。此结论对于重现案件实事真相、证明犯行、确认犯人并绳之以法无疑意义重大。1现场痕迹物证保全的重要性现场痕迹物证保…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嘉兴市公安局为了适应治安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侦查破案对策,刑侦支队刑事犯罪信息、刑事技术等部门在强化犯罪信息传递与利用,提高打击流窜犯罪效能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强化犯罪现场信息工作,为系列案件侦破提供线索侦查破案的线索主要来源于犯罪现场信息。犯罪现场信息不仅包括手印、足迹、工具痕迹等形象物证,还包括依附在上述痕迹物证当中的犯罪心理、实施犯罪过程、作案熟练程度、特殊作案手段、作案人数等犯罪信息内容。刑侦支队明确要求基层情报信息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搜集上述犯罪现场信息,并快速汇总、整理并上报。刑侦支队的信息、技术等部门可通过公安信息网不间断地浏览各地上报的犯罪现场信息,及时捕获流窜作案信息,为领导决策和各地的设卡、守候、清查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998年10月下旬,嘉兴市平湖、嘉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量生物物证提取套装应用于提取现场微量血痕DNA的检验效果。方法将静脉血制成地面血痕。分别应用微量生物物证提取套装法和普通法提取血痕。分别于恒温摇床放置2、24、48、72、96h(每组50份)进行血痕DNA检验,对比各组检验结果。结果恒温摇床上分别放置24、48、72、96h后,微量生物物证提取套装法的DNA检出率(分别为100.00%、100.00%、100.00%、96.00%)均高于普通法(分别为62.00%、26.00%、1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恒温摇床上放置2h,两种方法的DN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生物物证提取套装可有效提升放置时间较久的现场微量血痕的检出率和检出时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