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晓英  丁瑜 《中国发展》2012,12(5):87-89
2012年9月17日-18日,中国发展论坛·2012——可持续发展20年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在湖北黄石胜利召开。本届论坛由致公党中央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黄石市人民政府、致公党中央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致公党湖北省委员会和中国发展杂志社承办,中共黄石市委统战部和致公党黄石市委会协办,旨在研讨可持续发展在中国20年的理论与实践,围绕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思路、目标、定位、途径等重大问题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建言立论。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倍受关注。资源型城市由于自身的特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程度较综合性城市严重,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更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的研究,旨在寻求一种可操作的、定量化的方法,以衡量与评价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并检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进展和效果,以便更好地指导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3.
《创造》2013,(12)
为统筹推进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国务院最近印发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首次出台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是未来一段时间指导全国各类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重要部署,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特点及其历史贡献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对资源型城市的界定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些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都面临着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下降、环境问题突出、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等诸多困境。分析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特点,对于探索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之路、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姜山 《创造》2015,(6):16-17
<正>各资源型城市要根据规划对资源型城市的分类,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战略问题。6月5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做好贯彻落实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昭通市、楚雄州是我国及云南省能源资源的供给和后备基地,须规范资源开发秩序。个旧市、易门县、东川区是国家界定的资源枯竭城市,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6.
朱坦  王天天 《中国发展》2012,12(5):9-12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问题,城市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该文以推进资源型城市的园区循环化改造为重要突破口,针对资源型城市当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资源型城市园区循环化改造的主要任务,以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城市作为中国基础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地,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型城市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该文以陕西榆林市为例,分析了榆林转型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榆林市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地区资源丰富,拥有多个资源型城市,但是受观念、机制、技术等各种因素影响,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还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隐忧。从可持续发展出发,内蒙古资源型城市必须具有前瞻意识,创新资源型产业技术,发展资源型产业的同时,积极推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并建立资源补偿机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修复治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张秀生、陈慧女撰文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是客观规律,正是依靠这种不断更新的机制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初都定位于国家能源、原材料基地进行发展,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升级换代困难重重,经济发展随着资源逐渐枯竭而呈现出后劲不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龙子午 《中国发展》2013,13(2):9-12
该文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资源定价偏低、产业布局不合理和发展理念不科学等,建议借鉴德国鲁尔地区的成功转型,以经济转型为核心,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指出,推动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韩静 《小康》2018,(14)
正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有些变化必然发生。2013年底,国务院发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资源枯竭型城市最终确定为78个(含69个资源枯竭城市和大小兴安岭林区9个县级单位参照执行资源枯竭城市)。那时,名单上的城市大多迫切需要逃脱"因资源而生、因资源而亡"的命运。在可持续发展的情势下,  相似文献   

12.
<正>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历史先后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但是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扩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面对多重挑战,资源型城市纷纷转型以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笔者通过整理相关研究发现:目前,在资源型城市研究方面,国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研究、政策研究、评价体系研究等方面,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国发[2013]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2013年11月12日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包括地级市、地区等地级行政区和县级市、县等县级行政区)。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  相似文献   

14.
《山西政报》2008,(16):9-17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结合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就我省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5.
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金 《湖湘论坛》2004,17(1):72-73
目前 ,我国共有 4 0 0多个资源型城市 ,这些城市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开发 ,不少地方资源已经枯竭。加之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的影响 ,使得资源型城市的结构性矛盾和困难日益突出。如何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 ,实现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拟以娄底作为个案进行分析 ,探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 ,必须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树立全新的资源观和发展观。长期以来 ,资源型城市总是只依赖于当地的资源情况来决定发…  相似文献   

16.
资源型城市如何避免矿竭城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靓丽转型?9月19日-20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甘肃省发改委、白银市人民政府承办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白银)论坛暨产学研项目对接会在甘肃省白银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7.
<正>国发[2013]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3年11月12日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包括地级市、地区等地级行政区和县级市、县等县级行政区)。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  相似文献   

18.
数量庞大的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形态的一大特征,当前大多面临资源衰竭、环境恶化、创新能力低的困境,内外部环境的恶化倒逼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改变城市发展模式,2013年国务院出台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又第一次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知识城市发展理念已兴起多年,逐渐走向成熟,本文旨在从知识城市理论角度解读资源型城市转型所面临的困境,并在知识城市理论视阈下,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副司长彭会军: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专门针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制定出台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文件的发布标志着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资源型城市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从理论和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政报》2009,(1):27-29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促进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大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抓住战略机遇,加快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产业接续和生态恢复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