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入世后,我国律师能否在国际法律服务贸易中占有较大的份额,除了律师自身素质外,律师监督机制的健全与否也决定着律师法律服务职业化的水准,影响着我国律师队伍整体参与国际法律服务竞争的实力。因此,建立健全规范律师法律服务的监督机制不仅是入世对我国律师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入世后我国律师业加快发展的必然对策。  相似文献   

2.
乔生  沈木珠 《法学论坛》2002,17(5):24-31
本文针对当前学术界、理论界解读我国入世及相关法律文件中关于“特殊经济区”、“政府入世”与“补贴”制度等问题作出辨识 ,同时对我国入世后经济法律制度的创新 ,从建立统一制度原则 ,重视质量经济、关注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提供了思路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陆炯 《行政与法》2003,(4):66-68
法律文化的差异性和法律服务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我国法律服务市场的开放必将是一个主动限制和被动开放相互博弈的过程.行政权在我国国家权力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决定了我国法律服务市场的开放必然要受到其干预和规制.在入世的前几年,这种规制主要体现在行政立法方面.本文以我国入世以后制定或修订的有关法律服务市场开放的法规为探讨对象,结合GATS协议,具体分析了行政立法是如何规制我国法律服务市场之开放的.由此预见,近几年内,GATS协议及我国的入世承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观我国法律服务业的市场开放程度和执业环境.地城限制、数量限制及业务限制仍将继续.  相似文献   

4.
法律文化的差异性和法律服务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我国法律服务市场的开放必将是一个主动限制和被动开放相互博弈的过程。行政权在我国国家权力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决定了我国法律服务市场的开放必然要受到其干预和规制。在入世的前几年,这种规制主要体现在行政立法方面。本文以我国入世以后制定或修订的有关法律服务市场开放的法规为探讨对象,结合GATS协议,具体分析了行政立法是如何规制我国法律服务市场之开放的。由此预见,近几年内,GATS协议及我国的入世承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观我国法律服务业的市场开放程度和执业环境。地域限制、数量限制及业务限制仍将继续。  相似文献   

5.
法律文化的差异性和法律服务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我国法律服务市场的开放必将是一个主动限制和被动开放相互博弈的过程.行政权在我国国家权力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决定了我国法律服务市场的开放必然要受到其干预和规制.在入世的前几年,这种规制主要体现在行政立法方面.本文以我国入世以后制定或修订的有关法律服务市场开放的法规为探讨对象,结合GATS协议,具体分析了行政立法是如何规制我国法律服务市场之开放的.由此预见,近几年内,GATS协议及我国的入世承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观我国法律服务业的市场开放程度和执业环境.地城限制、数量限制及业务限制仍将继续.  相似文献   

6.
朱秋 《行政与法》2004,(4):67-68
入世后,我国律师业的结构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律师能否在国际法律服务贸易中占有较大的份额,除了律师自身素质外,律师业结构也制约着律师法律服务职业化的水准,影响着我国律师队伍整体参与国际法律服务竞争的实力。因此,加强律师业结构调整不仅是入世对我国律师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入世后我国律师业加快发展的必然对策。  相似文献   

7.
于庆生 《行政与法》2004,(12):106-108
法律入世主要是经济法入世,我国传统经济法的理念在调整对象、调整方法和法律体系等诸多方面与WTO规则都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树立符合WTO规则的经济法新观念,对我国经济法进行重新定位,是我国入世后有效履行WTO规则义务的先决性条件,是构建和完善我国经济法法律体系、法学学科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8.
我国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协调国内法与入世承诺既是我国的国际义务,也是适应法律服务全球化的必要举措。本文将择其重点揭示我国涉外律师服务贸易法律制度中国内法与入世承诺之冲突,并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龚红兵 《河北法学》2004,22(11):151-155
反垄断法律制度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素有“经济宪法”之称。入世后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各种各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限制竞争行为以及垄断行为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愈来愈严峻的挑战 ,完善与发展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立足我国具体国情 ,较为详尽地分析了入世后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所面临的诸多挑战 ,并在此基础上从立法层面和具体法律制度层面上提出了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的“适世”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1月10日,多哈的锤声宣告了我们15年加入世贸组织的努力终获成功,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入世,不仅面临着企业入世、政府入世,同样也面临着法律入世。对我国的法律建设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中国社会必将会发生一系列的深刻变革,由此决定了这一时期的犯罪现象所特有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综合运用民商法学、海上保险法学、国际法学等学科知识和基础理论,结合经典案例,通过考察英美法系国家海上保险立法和实践,对保赔协会的法律地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船东互保协会法律地位的立法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福华  张士利 《法学论坛》2005,20(6):105-109
从我国民事诉讼领域观察,回避制度在回避原因、适用程序两个方面存在着结构性的缺陷,在实践中导致侵害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后果。有必要对我国回避制度进行规范分析,并对司法实践运作状况加以考察,对民事诉讼回避制度进行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3.
权利冲突论——一个法律实证主义的分析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权利冲突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法律生活、司法实践之中 ,而权利冲突本身却是一个尚未被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目前国内法学界仅有几篇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有鉴于此 ,本文试图通过初步地讨论权利冲突的概念、原因及解决等几个相关问题来澄清人们对权利冲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论信用证诈骗罪的犯罪构成及其效力范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恩慈 《现代法学》2000,22(2):94-96
关于信用证诈骗罪的法律适用,存在着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涉及到信用证诈骗罪的犯罪构成及其效力范围。文章依据刑法规定,紧密结合司法实践,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司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analyzes how the judicial politics sparked by the European Union's (EU) legal development have evolved over time. Existing studies have traced how lower national courts began cooperating with the 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 (ECJ) to apply EU law because this empowered them to challenge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the decisions of their domestic judicial superiors. We argue that the institutional dynamics identified by this ‘judicial empowerment thesis’ proved self‐eroding over time, incentivizing domestic high courts to reassert control over national judicial hierarchies and to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EU law in ways that were also encouraged by the ECJ. We support our argument by combining an analysis of a dataset of cases referred to the ECJ with comparative case study and interview evidence. We conclude that while these evolving judicial politics signal the institutional maturation of the EU legal order, they also risk weakening the decentralized enforcement of European law.  相似文献   

16.
军事司法权能否推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法治要求以权力法定为原则,以权力推定为例外。由于军事法理研究相对薄弱,以及法律与实践的内在冲突,军事司法权受军事统率权控制的制度惯性延续至今,表现在我国军事司法权配置中存在许多权力推定现象。基于现代法治的内在要求,以及依法治国方略和依法治军方针的现实需要,特别是军事司法权属于国家司法权的理论定位,在军事司法权配置实践中,应当严格限制军事司法权的推定,逐步实现从权力推定向权力法定的过渡,军事领导机关不宜再行使军事司法立法权,军事司法机关也不宜再行使军事司法解释权。  相似文献   

17.
清代司法审判的性质和裁判依据一直以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从中可以挖掘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来指导今天的司法实践。把清代的司法审判还原到清代的社会现实来进行实证研究,应该从以下两个维度思考:其一,以普通人对法律的认知及司法诉求来探讨其对清代司法审判的影响;其二,以断案官员自身的理念和对普通人的思维模式及行为方式的了解为前提,并且在背景依赖的制约下来探讨官员对清代司法审判结果的影响。清代司法审判的性质和官员的断案基准是在二者的紧张关系中展现的。  相似文献   

18.
19.
张榕 《法律科学》2007,25(5):42-51
司法过程中法官在法律适用中的自由裁量权体现了司法能动性.我国主要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大量抽象性司法解释的方式来指引法官在个案审理中的法律适用,这种司法能动性的行使方式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引发了一定的争议.我们应当客观地看待我国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权,而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应当在纯化现有司法解释体制和审级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辅以判例,并逐步扩大法官在个案审理中的法律解释权.  相似文献   

20.
公证错证纠纷已不鲜见,但因现行法律规范对此尚无明确规定,尤使此类纠纷在司法实践中复杂化。本文从公证错证赔偿责任入手,分析指出公证错证赔偿应为民事赔偿;进而以公证法律关系为民事法律关系,依传统现代民事责任理论,对其过错责任作了学理分析,并结合域外各国的立法实战,提出了我国未来公证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模式选择,责任人界定及错证责任的负担标准等,以期对公证立法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