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任学亮 《传承》2010,(21):70-71
秦朝是一个以法治天下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朝代,自商鞅变法后秦的历代统治者皆本着以法治国的原则。学习和研究我国秦代的司法制度,了解秦代的司法的运作程序,洞悉其发展演变,既是学习中国古代法制的重要任务,也对我们今天的司法实践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云梦秦简为材料考证秦代勘查检验制度,揭示了秦代勘验人员在犯罪现场勘查过程中,善于从多方面搜集形象痕迹和立体痕迹,实行尸身外表检验,重证据、空调查研究,为确定勘查方向和最后破案,提供线索审判证据。反映了秦代已有规范性的勘查检验制度并且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司法过程公众参与是指在司法民主化改革取向制度背景下,在互联网政治技术结构基础之上,社会公众(其组成结构不只是与案件相关的利害人,而是与案件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普通公众、新闻媒体和职业法律人)对具有"结构性诉讼(structural litigationg)"特点案件的判意表达过程.中共十六大以来,司法意识形态变迁以及一系列司法民主化政法策略的制定,为司法过程公众参与提供了制度结构基础.互联网政治(Internet Politics)的出现为司法过程公众参与构建了技术结构基础.司法过程公众有序参与、表达、沟通、学习、妥协的制度化建构,是司法民主化改革取向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4.
王文建 《人民论坛》2013,(11):106-108
当前审判委员会制度具有强烈的行政化色彩,缺乏对办案过程的监督制约,部分委员缺乏专业素养,办案制度缺乏公开性,讨论案件的范围不够明确,上述问题给司法现代化背景下实现司法公开、司法民主、司法公正带来严峻挑战.改革完善审判委员会制度势在必行,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司法现代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现代法治国家的典型特征是司法审查原则的确立.我国在侦查领域没有实行司法审查的制度,侦查人员也缺乏司法审查的观念,现行侦查立法中的诸多制度设计存在着严重背离司法审查原则的现象,直接导致了侦查中的违法行为.分析我国侦查程序中司法审查原则缺位所带来的问题,考察司法审查原则的起源及其意义,构建我国侦查程序中司法审查制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现实可行和司法制度改革所必然的.  相似文献   

6.
撤回公诉制度作为起诉自由裁量权制度的自然延伸,是起诉便宜主义的体现,也是诉讼价值多元化的必然结果.近年来,由于我国对撤回公诉制度规定在立法上存在缺陷,司法实践中撤回起诉的操作比较混乱.应从立法上完善相关规定,并出台配套的司法实务操作规定,规范撤回起诉的适用,防止司法权力的滥用,保证司法的严肃性及公正性.实现惩治犯罪及保障人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法官制度改革是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改革的进程离不开现代司法理念的指引.现代司法理念的根本含义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其对法官制度的要求就是法官精英化和法官独立,因此,应当从法官的选任和职业保障两个方面来改革我国的法官制度.  相似文献   

8.
司法不廉的基本形式是司法权力与金钱或其他利益的交易。法官执掌国家审判执行权,是易滋生腐败的高危群体,司法不廉对司法公信具有毁灭性破坏,制度创新是实现司法廉洁的重要保障和根本动力。一、司法廉洁制度架构的基本前提制度架构存在一定的理论预设,在制度体系中起着逻辑起点和理性支撑的作用,决定制度架  相似文献   

9.
监督司法与司法监督不是同一概念 ,但是 ,有时被搞混了。因此 ,讨论两者之区分不无现实意义。首先 ,监督司法 ,监督的主体是不特定的 ,其范围很广泛。司法监督 ,监督的主体则是特定的 ,这就是说其主体被限定为司法。这里的司法 ,可以指司法机关 ,也可以指司法行为。司法机关的外延 ,习惯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这是因为宪法赋予了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相应的司法职能。作为一个流程 ,对司法 ,曾经有过一个形象化的比喻 ,说的是经过必要的不同工序、不同车间而生产出一种产品。六届全国人大常…  相似文献   

10.
《人民政坛》2012,(10):44-44
李天来在2012年9月3日《学习时报》撰文《寻求民意与司法的良性互动》认为,在现代法治社会,民意可以通过对司法的参与和监督表达自己的意愿并进而影响司法。而一个良好的司法体系必须通过正当程序体现民意。民意参与司法是实现司法民主化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司法的公信力。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实现司法民主化的一项理想制度.它开通了非法律专业人士参与审判的通道,并使民意最终在个案判决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1.
当前,已有人将未成年人犯罪与毒品、环境污染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面对日趋严峻的未成年人犯罪形势,近年来,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社区矫正作为未成年人司法改革的一项内容,代表了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一种发展趋向.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一方面可以使其减轻对社会的抵抗情绪,另一方面也能在互相谅解的基础上促进罪犯与社区的融合.建立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既是适应我国当前未成年人刑事政策的现实需要,也是国际未成年司法准则的客观要求.为此,我国应当完善立法,为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并建立相应的机构来执行.  相似文献   

12.
宁林  潘星明 《人民论坛》2014,(1):143-145
专家证人拥有专门的知识、能力或者经验,在刑事司法中越来越注重证据说话的今天,建立专家证人制度是适应刑事司法文明化、民主化、科学化的需要.我国当前建立专家证人制度的基本思路为:一是明确专家证人的法律地位,二是明确专家证人的选任和作证程序,三是明确专家证人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13.
蔡宏图 《人民论坛》2014,(1):111-113
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未成年犯罪人社会调查制度是我国保障未成年犯罪人人权的重要举措,但由于立法与司法实践经验的不足,仍存在诸多问题,使该制度缺乏可操作性.文章分析了现行立法与司法中未成年犯罪人社会调查制度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指出了完善的途径,旨在促进对未成年犯罪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王谧 《前沿》2012,(16):80-81
新加坡这个地处热带的小国,经济能够持续繁荣,社会团结稳定,法制健全有序,始终能保持一党执政,社会文明程度有目共睹.新加坡的司法价值观颇具特色,不但强调公正、廉洁,更加提出司法机构的“世界级”和服务性,其司法价值观理念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邓富妮 《前沿》2012,(20):69-71
人大个案监督产生于司法的具体实践活动之中,由于其运行过程处处带着随意性的色彩,它不仅面临缺乏理论支撑的困境,同时还面临着实践中的挑战.它最经常被学者诟病的缺陷是妨碍司法独立及侵蚀司法权威.人大个案监督的出路应该是在克服对“个案”的具体要求和执著的前提下,在逐步抽象的过程中,将司法审查制度作为其困境的最终出路,或者是它发展的最终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一《管子·明法》最早提出“依法治国”的概念 ,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 ,立法、司法的出发点都是维护少数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礼不下庶民 ,刑不上大夫”。虽然先秦就萌现了“以民为贵”的民本思想和“法不阿贵”的司法平等观 ,但这仅仅停留在道德理论的层面上 ,并没有作为立法、司法的理论基础 ,更没有施诸法律实践。鸦片战争后 ,西风东渐 ,有志之士变法维新 ,学习西方的宪政和法制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在中国才逐渐有了一席之地。所谓法治 ,就是按照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律来治理国家 ,依法而不依人。法治有三大特征 :一是法律的稳定性和严…  相似文献   

17.
马兵 《人民论坛》2014,(1):226-228
罚金刑具有“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刑罚功能,与各种刑罚共同实现刑事司法中的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目的.但是,在具体的刑事执法过程中,罚金刑案件在罚金刑适用中容易导致不公正等诸多问题,需要从立法层面、审判层面、执行层面等方面完善我国罚金刑制度,进而促进我国刑事司法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司法能动主义的历史演进与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求索》2010,(11):158-160
司法能动主义产生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它是伴随司法审查制度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的一种司法哲学。司法能动主义是指一种允许法院在不遵循先例的情况下,通过司法审查的方式发现立法的违宪行为,以司法判决的方式来保障权利、实现社会正义的一种司法理论。从产生之日起,司法能动主义就饱受争议,即便如此,在这种司法哲学观指导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司法权的运用,保障了社会公民之权利,维护了市民社会之正义,促进了政治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然而,对司法能动主义的运用,必须自觉保持司法克制,防止司法能动主义滥用所造成的社会后果,这样才能实现司法能动主义保障社会正义之职能。  相似文献   

19.
现今的社会要求刑事司法必须在公正与效率之间达到平衡.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在保护被告人权益方面有一定的成就,但对被害人权益的保护却很匮乏,而对被害人求偿权的保障更几乎为空白.针对目前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补偿制度进行探讨,在引入"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我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信访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制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虽然信访制度尚有某些缺陷,但在现阶段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背景下,分析信访制度的定位问题,同时剖析信访与司法的关系问题,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论证信访制度在与法治相融通的前提下尝试进行司法化改革的可行性,这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