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中华 《法治研究》2014,(1):97-108
在满足法定的犯罪年龄和刑罚程度条件的前提下,无论未成年人所犯罪行属于何种性质的犯罪,无论未成年犯罪人是初犯、偶犯还是再犯.亦无论未成年犯罪人有无认罪、悔罪表现,其犯罪记录都应毫无例外地予以封存。行为人跨越18周岁前后实施犯罪的,如果其中成年时的犯罪行为轻微,对于包含未成年及成年两个年龄阶段犯罪行为在内的犯罪记录予以整体封存,可以较好地体现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应当扩大解释到包括定罪免刑、存疑不起诉、酌定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从最大程度地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特殊保护的角度出发,各个司法机关在自己职能对应的诉讼阶段结束后,应当及时地、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本部门保留的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各种卷宗材料予以封存。被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效力具有持续性。犯罪记录封存机关在审查有关单位据以要求查询的“国家规定”具体内容时,应当注意这些规定是否与《刑法》第100条第2款规定的未成年犯罪记录报告免除义务制度相冲突。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犯罪问题是当前困扰社会发展的难题,加强未成年犯罪的预防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未成年犯罪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治安预防的几点措施,希望能对未成年犯罪预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未成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有学者提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以增加刑法的威慑力,从而达到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笔者认为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的主要路径在于犯罪预防,而非扩大刑罚的适用。  相似文献   

4.
只要是犯罪时未成年的,对其减刑假释的标准就应当放宽。我国刑法的减刑假释制度,没有对犯罪时未成年的罪犯予以特别规定,不利于对这些人的教育改造。对未成年犯的减刑假释,立法上应当做出区别于成年罪犯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犯罪是犯罪群体中特殊的一类。随着未成年犯罪的日益突出,对犯罪少年的矫治已显得非常重要。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规定:“应使主管当局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处理措施,使其具有灵活性,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监禁”,我国的刑事法律也有类似规定。  相似文献   

6.
罗宁 《特区法坛》2004,(7):27-30,19
我省法院从1989年建省至2003年底,共判处未成年罪犯3015人,占犯罪总人数的5.9%。其中在校学生犯罪676人,占未成年犯罪人数的22%。从年度犯罪人数看,有升有降,但总体是上升的(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7.
对未成年被告人适用财产刑的再思考□陈建明修订后的刑法在对被告人适用没收财产刑和罚金刑方面较之原刑法有了较大的变化,一些原来不需要判处没收财产和罚金的犯罪现在都对其科以上述刑罚,尤其是财产型的犯罪。这种变化对未成年被告人而言,影响是很大的。未成年被告人...  相似文献   

8.
王旭 《法制与社会》2010,(9):73-73,80
未成年少女杀害亲生骨肉的事件常有发生,这类犯罪的出现既反映了目前学校和家长教育的缺失,也体现了未成年少女法律观念的淡薄。本文通过对这类案件的法律分析,找出犯罪主体、对象、行为及司法处断的特殊性,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采取措施减少和杜绝此类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犯罪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检察业务工作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矫治、预防,提出了成立未成年犯罪案件专门机构并实行"捕、诉、防"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扩大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不起诉的范围,暂缓起诉,适时变更强制措施,实施"帮教感化、积极挽救、预防教育、维护权益"四个工程,积极矫治、预防未成年犯罪的工作思路,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未成年犯罪矫治、预防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犯罪与保护问题在国内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该文以西宁市城北区为背景阐述了未成年犯罪的若干问题,并借鉴了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少年庭的经验,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未成年犯罪的预防提出了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民调解》2012,(10):43
近日,江苏省张家港市4名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有关犯罪记录资料首次被宣布予以封存。张家港市司法局积极联合市人民法院试行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4名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表现情况、家庭背景、悔罪认识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出具了完备的犯罪档案封存意见,为未成年人犯罪人员的犯罪档案封存工作作出了前期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女性虽然在犯罪主体中只占很少一部分,但是近年来确有上升的趋势,并且呈现新的犯罪特点,凸显了我国目前在未成年女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选取广州市某区2009年至2011年未成年女性犯罪案件进行分析并试提出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却时有发生。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对在校学生的犯罪心理、犯罪特点进行分析,并就预防建议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挽救未成年人犯应抓好“四个环节”哈尔滨市道外区人民检察院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日益严重,再犯罪现象比较突出,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而又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我院除做好犯罪未成年人的免诉帮教工作外,还注重对起诉案件的未成年人犯进行帮教,使对未成年人犯的教育、感...  相似文献   

15.
在满足法定的犯罪年龄和刑罚程度条件的前提下,无论未成年人所犯罪行属于何种性质的犯罪,无论未成年犯罪人是初犯、偶犯还是再犯,亦无论未成年犯罪人有无认罪、悔罪表现,其犯罪记录都应毫无例外地予以封存。行为人跨越18周岁前后实施犯罪的,如果其中成年时的犯罪行为轻微,对于包含未成年及成年两个年龄阶段犯罪行为在内的犯罪记录予以整体封存,可以较好地体现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应当扩大解释到包括定罪免刑、存疑不起诉、酌定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从最大程度地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特殊保护的角度出发,各个司法机关在自己职能对应的诉讼阶段结束后,应当及时地、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本部门保留的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各种卷宗材料予以封存。被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效力具有持续性。犯罪记录封存机关在审查有关单位据以要求查询的"国家规定"具体内容时,应当注意这些规定是否与《刑法》第100条第2款规定的未成年犯罪记录报告免除义务制度相冲突。  相似文献   

16.
冯涛 《法制与社会》2013,(32):248-248,250
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始终处于高发且仍呈上升的趋势,如何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降低未成年犯罪率是摆在我们当前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阐述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矫正与预防。  相似文献   

17.
李鑫 《法制与社会》2012,(24):53-54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越来越多,对于如何处理未成年犯罪,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我国的很多检察院还没有建立一个专门的未成年刑事案件专门处理的部门,即使一些设置了专门处理未成年刑事案件工作小组的检察院,对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也分散在各个部门中,执行的效率低,无法保证未成年人的保护.本文就在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检察公诉未成年人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检察院公诉处未成年人“捕、诉、监、防”一体化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谷荣 《法制与社会》2012,(33):68-69
未成年犯罪案件有其固有的特点。深入研究这些案件,了解未成年犯罪的趋势、特点,有利于更好地做好控制犯罪,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2001年至2003年,临河市院共批准逮捕青少年(14—25岁)犯罪嫌疑人占批准逮捕总人数的55.3%;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罪嫌疑人(14—18岁以下),占批捕总数的11.1%。其中2001年,批捕未成年嫌疑人32人;2002年批捕未成年嫌疑人29人;2003年批捕未成年嫌疑人33人。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未成年犯罪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乃至全社会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国外反动势力加剧对中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新形势下,加强对未成年这一特殊年龄段犯罪群体挽救的有效性研究,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在惩处和改造未成年犯罪的问题上,在司法机关整体配套工作体系中的检察环节,应充分考虑这一特殊年龄段的人所享有的特殊权利和承担的特殊义务,坚持相对放宽和重点保护原则,扩大免予起诉制度的运用,完善对其适用的条件,并进一步健全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免诉帮教制度,从而走出一条以犯罪未成年人自我改造为主,司法机关改造为辅的改造对策。这不仅是教育、挽救、改造犯罪未成年人的一个创举,而且将成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未成年司法制度总体战略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