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6 毫秒
1.
为民 《支部生活》2007,(5):45-45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相似文献   

2.
蔡小娥 《学习月刊》2009,(16):13-14
我国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物权法》第三章对物权请求权进行了独立的规定.使其区别于债权性质的侵权请求权.这对于物权的保护是非常有利的.也是科学合理的。但令人遗憾的是,纵观整部物权法.也没有关于物权保护方式诉讼时效的规定,这也许与物权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存在较大争议有关。物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问题.关涉到如何更好地保护物权.采用何种方式保护物权.而这些与物权法的价值理念.与立法技术密切相关.因此.笔者认为有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北京支部生活》2007,(5):13-13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备案室副主任贾东明在报告中,从对物权概念的解读入手,详尽阐述了《物权法》的起草过程、立法依据、立法总原则和主要内容。报告讲述了《物权法》从明确物的归属、权利人的权利和权利保护三方面入手来调整物权关系等问题,还结合群众现实生活中急需解决但现行法律没有规定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问题;  相似文献   

4.
娜仁图雅 《实践》2010,(5):50-50
寄希望于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在最近几年显得尤为急迫。事实上,我国法律早在1982年就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然而,《文物保护法》的立法宗旨在于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其立法的法理基础为物权法,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放人此框架中显然只能做原则性规定而缺乏操作性。致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做到实质性保护。  相似文献   

5.
新的《物权法》颁布,其21条对不动产登记错误下的责任追究进行了规定,但该规定过于原则。纵观我国已实施的其他有关不动产登记的法律,对相关问题规定得都普遍模糊。为此,笔者谨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实施《物权法》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的实施,要求各级行政机关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物权观念,履行平等保护公私财产的法定职责;明确物权性质,划清公权力与私权利界限以规范政府行为;完善物权制度,不断推动行政管理方式转变,坚持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7.
一、《物权法》视野下的房屋拆迁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物权法》对于拆迁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物权法》第42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根据这一规定,城市房屋拆迁属于国家征收行为的一种。既然属于征收,就要符合征收规定的条件,根据我国《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由此得出征收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首先征收的主体是国家,其次征收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物权法》中规定的房屋拆迁制度与我国《宪法》的相关规定完全吻合,但却与我国原有的房屋拆迁制度截然不同。二、《物权法》实施前的房屋拆迁制度在《物权法》出台以前,我国原有的房屋拆迁制度主要指的是2001年国务院通过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在这一条例中房屋拆迁目的与拆迁主体的规定与《物权法》的规定相悖。1.拆迁目的规定的缺失。《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3条规定,城市房屋拆迁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有利于城市旧区改造和生态环境改善,保护文物古迹。这个条件十分宽松,实质上只要符合城市规划基本上就可以拆迁,因为几乎所有的拆迁...  相似文献   

8.
不动产预告制度是物权法登记制度中的一个重要规定,它将物权法原理与债权法原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赋予债权请求权以物权的排他效力,既保护债权请求权又保护物权请求权,可以有效地保护不动产请求权,最终达到平衡不动产交易当中各方利益的目的。但是,根据我国《物权法》第20条的规定,它在登记范围、程序以及登记机关等方面却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缺陷,影响了法律权威的实现和维护。  相似文献   

9.
《思考与运用》2007,(9):45-49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经过专家学者、立法机关多次慎重修改,已于2007年3月16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的制订与正式施行,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学习宣传贯彻《物权法》,对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江平教授曾任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副部级)、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现任北京仲裁委员会主任,中国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顾问、仲裁员、专家委员会委员。江教授主持了“外国法律文库”的翻译工作,承担了《民法通则》、《公司法》、《信托法》等多项法律的起草任务,主编出版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罗马法教程》、《西方国家民商法概要》、《民法教程》、《公司法教程》、《中国司法大辞典》、《商法全书》、《商法案例评析》等一大批法擘著作。江平教授曾赴比利时根特大学、香港大学、意大利第二罗马大学、日本青山学院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学,获比利时根特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并任秘鲁天主教大学名誉法学教授,是新中国继宋庆龄、邓小平之后被国外著名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的学者。他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物权法》的制订与颁布施行在我国法治进程中的重大意义有深刻的认知。本刊刊发江平教授在巴南区的演讲稿,供大家学习参考。文本由中共巴南区委宣传部提供。  相似文献   

10.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签署第62号国家主席令公布了这部法律。物权法共5编19章247条.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是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明确财产归属与支配、利用关系的最基本的法律,其颁布及施行对新形势下我国建设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付丽 《世纪桥》2011,(1):53-54
随着《物权法》的颁布,关于我国物权变动模式选择的讨论更加激烈,本文以解释学的方法对《物权法》的条文进行分析,欲达到对我国《物权法》所选择的物权变动模式进行准确的判断与合理的解释。由于《物权法》关于物权变动模式规定的不完善,在对我国的物权变动模式的选择进行定位的时候必须结合其他相关的民事法律规定进行分析,得出我国的物权变动模式以债权形式主义为主,以相对的债权意思主义为辅的结论。最后,将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进一步分析我国此物权变动模式选择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2.
今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58周年之际,《物权法》就将正式生效,这对中国人而言,既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精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物权法》的颁布与实施,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进步。  相似文献   

13.
王传辉先生在《羊城晚报》发表了《必须强调对少数人权益的保护》一文,得出了必须强调对少数人权益保护的结论。笔者不同意该观点。我国物权法的基本精神,是对物权人平等保护。在处理物权的归属或转移中,无论是多数人的权益还是少数人的权益,都要遵循法律的既定标准公平办理,这才符合物权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依法解决城镇房屋拆迁问题不仅有利于保证国家城市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城镇房屋拆迁问题的实质是依法规范国家公用征收权.《物权法》(草案)从物权保护的角度规定了国家征收权行使的前提条件和确定补偿标准的原则等内容,但现行规定仍存在局限性.本文将在探讨城镇房屋拆迁问题实质的基础上,分析《物权法》(草案)中的相关规定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依法解决城镇房屋拆迁问题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颁布的《物权法》,在所有权类型的规定上与传统民法对所有权类型的梳理存在很大差异,延续依照所有权划分的模式难以真正体现国家所有权的市场定位。文章结合传统所有权理论对《物权法》种类进行了评价,比较分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缺陷,提出了应遵循传统理论建立国家法人身份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于2007年3月16日提交十届人大五次会议进行最后审议并获得高票通过.并于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新物权法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了立法创新。但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立法和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7.
《物权法》颁布和实施后,我国抵押权制度有了重大改进,但仍存在诸多有待完善之处,如:法律适用和配套问题亟待解决,关于抵押权存续期间的规定不利于抵押权人权利的实行,抵押权实行的方式不够完善,未真正建立抵押权的追及效力制度等。我国应借鉴国外立法,尽快完善有关抵押权实行的制度,包括制定相关配套法律,增加抵押权实行方式的规定,确立抵押权追及效力及涤除权的保护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物权法与社会的和谐及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是平等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它是宪法规定的基冬经济制度的一种法律体现。它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的具体落实,解决了社会各阶层共注的主要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物权法》的颁布施行,目的在于保护确认财产权利,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同时也将有力地推动政府依法行政。《物权法》,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提出一系列的要求,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重视,认真学习和领会。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以来,随着《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法律的修改或制定,农民的土地权利状况明显改善:在权利性质方面,土地承包权的性质由债权上升为物权;在承包期方面,土地承包权的期限由15年扩展到30年,而且在承包期内,承包人死亡的,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