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生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探索建立了组织引领、党员带头、村民参与,"一引领一示范一主体三共建"的美丽乡村建设机制,以"美丽乡愁、人文古生"为主题,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建设"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成为云南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正>遵义市新蒲新区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注重山水、田园风光的保护与修复,形成以一个轴心点为引领,多点开花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格局。遵义市新蒲新区自2010年启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以来,立足抓精品点(带)创建,以点促面,坚持产城景一体,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注重山水、田园风光的保护与修复,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定位、高起点建设,形成以一个轴心点为引领,多点开花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格局。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突出美丽乡村建设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面貌的重要抓手,围绕"人居环境、乡风民风、文化生活"三个美起来的总体部署,加快规划  相似文献   

4.
《奋斗》2015,(7)
<正>建设美丽乡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论述,以及省委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七台河市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把握内涵,坚持基本原则,突出重点任务,扎实推进这项工作,造福全市农民群众。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搞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是前提。目前七台河多数乡镇和村屯已经制定了规划。遵循《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中关于"编制规划要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综合评价村庄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5.
覃淋 《当代贵州》2022,(13):4-7
贵州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资源,大力培育"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以"美丽资源"换来"美丽经济",以"美丽经济"反哺"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持久、循环、低碳、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吴桂林 《江淮》2012,(8):29
近年来,围绕省委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宏伟目标,和县突出规划引领、重点带动,走出一条建设美好乡村的特色之路。规划引领,创建美好乡村出台了《和县"美好乡村"建设行动纲要》,按照"抓点、连线、成片"设计规划,强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点上做"盆景"。按照差异化、风格化要求,围绕错位发展的理念,重点打造石山新村、林海生态园、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内丘县积极探索"党建+"模式,把基层党建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引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先后高标准打造了西张麻、小辛旺、文孝社区、扁鹊大道片区等一批省级美丽乡村。内丘县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近年来,云南省广大农村结合脱贫攻坚科学规划、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涌现出一大批美丽乡村建设"样板"。然而,也有一些地方存在规划缺失缺位、随意变更、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绊脚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用科学规划引领乡村振兴显得迫切而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无极县坚持以着力发挥党支部政治功能为重点,运用"三个抓手",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抓严农村"两委"班子。制定《无极县村"两委"班子量化考核办法(试行)》,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乡镇日常考核,除对党建工作进行考核外,还把环境保护、乡村文明、美丽乡村建设、"双违"整治、信访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湖北省谷城县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依托自然山水与人文条件,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坚持因地制宜、返璞归真、文化引领、差异化发展、标准化管理、规模运营、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多措并举注重宣传八大原则,加快建设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力打造美丽谷城,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农业园区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又是一个小公园;既是一处旅游景区,更是引领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5年以来,息烽县把农业园区建设与美丽乡村、城市公园、全域旅游和大扶贫有机融合,全局规划、统筹推进,闯出一条"农旅联动带动精准脱贫"新路子。大景观刷新园区"颜值"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建阳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积极响应建阳市政府建设"美丽乡村"号召,以联社党委为中心,融入业务抓党建,突出地方特色,通过"四大保障、四项工程、三种机制"构建助推美丽乡村党建模式,聚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一、精心构建四大保障,引领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一)助推美丽乡村建设,靠先进思想统领发展。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中,建阳联社党委要求全体员工要牢牢树立农信社"服务三农"的宗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金融职业道德观,大力弘扬"信用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论述,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那就是要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农村是主战场,农民是主力军。近年来,吉安市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全市围绕创建"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4.
正农村党组织领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成败。2014年以来,黄骅市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投资4亿元,在全市建成了200个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60%以上,基本实现了"村庄干净、农民体面、农村靓丽"。2015年,黄骅市被评为"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典型县"。当好"引导者",凝聚群众共建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是民急、民想、拉近党群和干群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乡风文明"的概念,并将其纳入了"十一五"规划,更加凸现了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十三五"规划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十三五"的十个任务目标之一,计划建成6000个美丽乡村。实际上,乡风文明的目标与美丽乡村的精神美、风情美具有一致性。美丽乡村,一方面是物质美,注重粮食丰收,争取产业发展收入翻番;另一方面是精神美,实现具有丰富、健康、和谐、  相似文献   

16.
信丰县位于江西南部,自古便有"人信物丰"美誉,是中央苏区21个全红县之一,世界脐橙之乡,总人口80万,是一个农业大县.近年来,信丰县坚持"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和"红色引擎",聚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有力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全面振兴深度融合、齐头并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加速跑".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基础。建设美丽乡村必须以生态文明为依托。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云南美丽乡村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规划先行、量力而行,坚持突出农村特色、弘扬民族文化,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和社会、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之间的关系,突出改革导向,激发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8.
正乡镇作风建设,事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强乡富民"。嫩江县联兴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实施"双三"战略,从"三个聚焦发力"入手,健全"三种机制",认真开展作风整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新联兴提供坚强保障。聚焦过程监控发力,建立健全"守规矩"的督查机制。监督是一把利剑。失去监督权力必定产生腐败,而强化监督更是防止滥用权力的关键。围绕  相似文献   

19.
<正>贵安新区建设鏖战正酣,高科技、绿色产业项目竞相落户;黔中经济区和黔中城市群迅速崛起,"龙头"辐射带动效应明显;"5个100"工程快速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如火如荼……近年来,贵州牢牢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坚持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和谐社区的发展方向,坚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的路径,坚持集群式、组团式、串珠式、点状式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分别从农村卫生环境、村庄文化生活、"美丽乡村"的具体建设等方面,考察基层干部群众对当前一些地方"美丽乡村"建设的态度、需求和意见。同时,对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农民传统生活习惯、乡村社会个体化对"美丽乡村"建设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此外,还存在行政主导推动、建设内容单一和同质化等问题。为此,作者建议重建乡村公共生活,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建构群众民主参与机制;积极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尊重乡村特色,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内涵,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向前发展;坚持城乡统筹,把"美丽乡村"建设跟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