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我国图书馆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图书馆法制建设的现状及分析 我国的法制建设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历程,回顾这五十多年的法制建设史,不难看出其中有成绩的辉煌,同时也有酸楚和遗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须坚持以邓小平法制建设理论为指导。因为邓小平法制建设理论是在科学总结和深刻反思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30年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和形成的。它的主要宗旨是将法制建设作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法制建设核心论,即实现依法治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法制建设根本出发论,即稳定高于一切;法制建设基本方针论,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根本原则论,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法制建设根本问题论,即加强法制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建设基础工程论,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9,(4):18-19
6月2日,中国法学会发布了《中国法制建设年度报告(2008年)》。这份近2万字的报告从我国的立法工作、依法行政、司法工作、人权的法治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等7部分记录了2008年我国法制建设的基本情况。本刊摘录部分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中对民主和法制有一种混同的倾向,似乎法制就是民主,而法制建设就是民主建设。在这种观念支配下,我国1979年开始的法制建设也一直被当作民主建设。及至世纪之末,政治体制改革深入之时,我们才发现我国近20年来的法制建设并不等于民主建设,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法制建设最突出的问题是“无法可依”、“立法空白”,当时的立法指导思想是“有比没有好”、“宜粗不宜细”。经过30年不懈努力,我国法制建设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显著变化,“无法可依”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行政法立法工作卓有成效,行政执法水平大幅度提高,公民权利救济及行政权监督机制基本上建立健全,行政法制建设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基于对我国行政法制建设工作的透彻了解,罗豪才先生系统论述了我国行政法制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并提出了未来20年中国行政法制建设的努力方向和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一、正确认识民族法制建设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地位民族法制建设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如果没有民族法制建设,或者说在理论上不承认民族法制建设的地位,在实践中不重视民族法制建设,那么,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就是不全面的,是脱离我国国情和云南省情的。首先,要从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高度来认识民族法制建设的重要地位。我国几千年的历史,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演变的事实都证明,民族问题是关系国家兴衰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民族问题,在战争年代就制定和颁布过《对内…  相似文献   

7.
一、以大规模立法为主的法制发展战略法制发展战略是指国家为实现法治比的发展目标,而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法制建设的全局所进行的筹划和指导。建国后的前三十年,法律工具主义、法律虚无主义在我国曾盛行一时,法制建设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根本谈不上法制发展战略。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政治的发展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成为我国法制建设的基本内涵和要求。鉴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无法可依”的状况,我国法制发展选择并实行了以大规模立法为主…  相似文献   

8.
汪铁民 《中国人大》2013,(24):22-26
毛泽东同志对新中国法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废除国民党伪法统的基础上,领导中国人民开启了新中国法制建设的新纪元。他领导制定了婚姻法、工会法、土地改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令;他主持起草了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和其他几部宪法性法律,为建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定了法制基础;  相似文献   

9.
经过长达15年的艰辛谈判,我国终于加入了WTO。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将加强全球的贸易往来,同时,也将给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法制建设带来全方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法制建设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别是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回顾50多年来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加深对法制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更好地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任务。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法制建设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一)废除国民党压迫人民的法律,建立人民的法制。新中国一成立,就明确宣布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建立人民的法制。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我国民族法制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在实践中,必须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提高执法者的素质,加强完善监督机制,促进民族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郭彩 《前进》1995,(11)
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难题解答(二十三)目前我国法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法制建设是法律制度建设的简称。我国的法制建设,包括立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环节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重视和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党和国家一贯的战...  相似文献   

13.
项淳一 《中国人大》2009,(21):49-49
彭真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我有幸聆听到了他对法制建设的许多重要教诲,体会到了他对法学、法理丰富的和创新性的见解。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法制建设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回顾50多年来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加深对法制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更好地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简论王尧德一、法制建设是党和国家的全局性工作新的历史时期,法制建设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邓小平同志全面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和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6.
警察法学作为法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专门研究警察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学科。警察法学学科在我国的法学学科体系中虽然发展较晚,但由于警察法制建设的迅速发展,加之警察执法实际部门的呼声较高,我国警察法学虽历经风雨,但发展较快。一、我国警察法学学科研究的历史及现状在我国,警察法学科较之于其他法学学科而言,是一门十分年轻又较为薄弱的学科,但它却充满了活力。警察法学科的系统研究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与我国的警察法制建设密切相连,警察法学科建设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8年,可以说…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中法制建设的几个亟等解决的问题王学几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世人瞩目的成果,市场经济中的法制建设也有了快速进展。但是,由于旧有经济体制强大的惯性、新旧体制转换中所产生的矛盾及建立市场经济中经验和准备的缺乏,我们在市场经济下法制建设中反映出的...  相似文献   

18.
一涉案陈尸不埋专项治理,是法治的要求,合民心,顺民意,各级党委、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河南公安机关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打了一场硬仗改革开放20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9年的春天,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又将“依法治国”庄严地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中国已经开始了依法治国的新纪元。但是,还必须看到,我国目前的法制状况离法治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特别是在一些相对偏远、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还存在着许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不相容的现象,我们的一些执法部门…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进入迅速发展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基本形成。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施和依法行政工作的稳步开展,我国机关事务领域法制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特殊的体制环境和固有的思维定势,该领域的法制建设仍然滞后,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必须加快推进机关事务立法。  相似文献   

20.
1.地方法制建设只是国家整体法制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能有超出基本法律和制度框架的成效。地方法制建设的重点要立足于把法律规定的职权落到实处。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前提下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法制建设只是国家整体法制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国家基本制度以及国家机关的组成和原则等,只能由统一的宪法法律所规定。地方法制建设及制度创新的基本框架和空间已经被宪法法律所框定,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宪法法律和国家政权机关的权力构架。地方法制建设的前提是,不得突破基本制度和法律大框架。况且作为单一制国家的地方议会,不可能、也无力担负国家体制方面的职责。当下的紧迫问题是,通过创新落实法律规定的地方人大职能,实现制度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