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英文文身     
爱好文身的人,一般都喜欢采用带点神秘感的图案,如龙、凤之类,西方人还尤其喜欢用汉字文身.然而风气逆变,如今不少国人却迷上了英文文身,据说上海一家文身工作室,每月都会接待二三十位这样的顾客.可别以为他们幼稚,这些人不少是大学生,有的还是医生、教授和银行家呢!  相似文献   

2.
文身文化,源远流长,变化繁复,存在不少待解之谜,妇女与文身问题上的扑朔迷离就是其一。 过去,文身是黎族、彝族妇女的专利。傣族妇女是否也文身呢? 人类学家陶云逵在《车里摆夷之生命环》中说:“摆夷(傣族)中只有男子文身,女子偶于手臂刺一二圆点,由其爱人刺  相似文献   

3.
高泽强 《新东方》2012,(1):37-41
黎族哈方言分布极广,民族特点十分突出,乐东黎族自治县是哈方言黎族较集中的县市之一。本调查报告有调查过程的叙述、有文身老阿婆背景资料的简单记录、有文身类型的划分、有文身意义和文身内涵变迁的探讨,等等。基本反映了笔者对黎族哈方言文身文化调查的认识和心得。  相似文献   

4.
王献军 《新东方》2012,(3):26-31
文身问题是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百年来一直有学者进行研究。海南黎族文身研究可以大致分为民国时期和共和国成立后两个大的阶段。民国时期国内外学者对此都有专门研究,而在共和国成立后,相关著作、论文以及影视作品亦是多有论及,黎族文身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相似文献   

5.
王献军 《新东方》2013,(5):21-24
黎族男性文身是整个黎族文身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它处于一个次要的地位,但也不能不提及。本文从古代黎族的男性文身、民国时期的黎族男性文身和1949年以后田野调查中的黎族男性文身三个阶段纵向探讨了整个黎族男性文身的历程,并和黎族女性文身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史料及考察民俗,令人惊讶地发现,高山族某些文化现象、甚至某些十分特异之俗,竟在江浙闽粤民间屡有映现。其一,文身素知台湾高山族盛行此俗。无论男女,一俟成年,即在氏族之中,举行庄严仪式,刑牲会众,实施文身。所谓文身,即“以针刺肤,演以墨汁,使肤完皮合,遍体育纹。被文身者,“虽痛楚,忍创而刺之,云不敢背祖也。高山族文身,既受命于祖训,同时也是一种追求。通常,男崇勇武,多于胸、背、肩文“龙蛇”、““虎豹纹”、“鸟器”等;女尚艳丽,皆于面额利“网巾织”、“蝶翅”或于手臂刺“花草”、“虫鱼”等。尤其…  相似文献   

7.
与百越其他族群相比,女性文身是黎族文身的一个突出特征.今天学术界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黎族女性文身上.并进而在探讨黎族文身起源、文化蕴意、社会功能等相关问题研究中都认为黎族文身具有女性特征.但事实上.黎族文身是从古百越传承下来的,男性也曾经盛行文身,从汉代开始受汉文化的影响,黎族男性文身习俗才逐渐减弱.因此,主要探讨历史上黎族男性文身情况以及减弱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钱周祥 《创造》2001,(3):9-11
“开发区”,在前几年间,曾经是不少地方经济活动十分抢眼的的一道风景,一个亮点。因此,在说到开发区时,不少人都喜欢把它形容成为“一片热土地”。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台湾青少年的社会活动与发展空间的自由度也随之加大 ,甚至出现一些冲决社会规范的青春盲动 ,而引起社会的忧虑 ,这些发展动向同样值得我们关注。自残躯体标新立异文身一般被认为是黑道人物的象征。今日台湾青少年流行一种无痛且廉价 ,至少能维持两周以上的绘画文身。昔日江湖人物喜爱的左青龙、右白虎和今天少年们喜欢的卡通人物 ,不消半小时便能绘印在身上。据从事文身业者介绍 ,要求在身上绘画的以女性为多 ,高达八成 ,愈年轻者愈开放。她们或在手、耳朵、颈项上文绘 ,有人为了寻求刺激甚至将图案绘在胸部、臀部或接…  相似文献   

10.
解放前,西双版纳傣族文身的习俗比较普遍。由于信奉小乘佛教,男孩到了八、九岁,一般都要到寺院里当小和尚,这时即开始文身。文身是在手、肩、背、腿、胸、腹等部位用针刺出各种图案,再涂以兰色植物液汁,即现出明显花纹。花纹有动物花草、线条图形、经文字母等。文身要经历几次手术,经受被刺部位红肿以致发烧等痛苦才能完成。傣族文身的习俗,历史上多有记载,专家们也进行过许多研究。大都认为:①文身是图腾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即通过文身表示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②文身是一种氏族或部落的标志,即通过文身表示自己属于某个氏族或部落;③文身表示已经成年,受过教育,因而取得成人、结婚的资格;④文身具有审美的  相似文献   

11.
青果之恋     
蛐蛐 《今日广西》2007,(18):63-63
郑希凝(女)24岁 营运助理 有多少人在学生时代喜欢过自己老师的,请举手!不少吧?我也算其中的一个,哈。  相似文献   

12.
法国人喜欢罢工。小打小闹的罢工,可谓多如牛毛。以2008年为例,1月1日至6月1日,仅在巴黎发生的与福利待遇有关的罢工就高达30多次。大罢工也不少。一月四次、多达300万人的游行抗议,都不算什么。2009年的反对退休金改革罢工风波。  相似文献   

13.
鲁烟 《现代领导》2001,(11):31-31
贪官不畏死,自古如此。并非现代贪官比古代贪官多长了几个胆子。要说对付贪官的狠劲儿,谁也比不了明太祖朱元璋。据《大浩》记载,明代光是酷刑就有数十种之多。有族诛、凌迟、极刑、枭令、断手、刖足、阉割、剥指、剁趾、墨面、文身。此外.朱元璋自己还发明了不少令人发指的刑法,如“铲头会”、“刷洗”、“抽肠”。  相似文献   

14.
陈世高 《文明大观》2003,(12):52-52
我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探亲的半年时间里,同加拿大人有不少接触,初来异国他乡,我喜欢观察他们的个性特征.并且喜欢上了他们。  相似文献   

15.
眼下,不少人在求职中,往往乐于“一步到位”。然而,实际情况常常与他们的美好愿望相悖,总是离他们的要求相距甚远。面对求职的无奈和尴尬,求职者是否作退后一步的选择,不妨“两步到位”,去寻找适合自己和自己喜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黎族蛙崇拜探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黎族女性的文身图案中,出现得最多的一种仿生形象就是蛙纹。不仅如此,“在各支系的黎族筒裙、铜鼓、皮鼓及各种日常用具上,都绘有各种青蛙图案,黎村必有一个以青蛙做形象鼓耳的大皮鼓。黎族人民认为青蛙有很神秘的效能,它能呼风唤雨,保证粮食的丰收,是黎家的崇拜对象,因此,不能捉食青蛙。”在黎族各个文化艺术表现方面,只有蛙形象贯穿了所有的领域,如织锦、文身、刺绣、铜鼓(锣)、甚至水缸、米缸等陶器。  相似文献   

17.
鲍鹏山 《现代领导》2010,(12):40-40
求才诏与自荐信 讲东方朔之前,先说说汉武帝刘彻。刘彻一生干了不少大事,是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君主之一。但他一生又干了不少荒唐事。他个性太丰富,生命力太强大。以至于森严的体制并不能约束他,反倒是他给森严的体制带来了一丝活人的气息。他一生浪漫、好奇、好色、好才。他好才不拘一格,且不求全责备。他要立“非常之功”,所以便求“非常之人”,哪怕这样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人生污点。他不大喜欢规规矩矩的人,他的长子“仁恕温谨”,他就不满意。  相似文献   

18.
馋宗公案     
蟹之乡愁料理 我是崇明籍,70年代末跟随父母,一路晕着船到的上海,其实骨子里,直到今天,还是不太喜欢这么喧嚣繁复的地方。很多年以后,发现不少和我类似经历的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户籍,—定要拿不标准的沪语,  相似文献   

19.
舞台总监     
《创造》2006,(4):68-69
区文身在时尚前沿。他的工作就是引领夜场娱乐方式.让各类玩家在紧张之余找到一份开心。他的工作时间和绝大多数人是相反的,称为“夜猫子工作”。区文说这个职业比较适合一些时尚、爱玩的年轻人,因为工作本身也就是娱乐。“虽然收入相对高一些,但是时效性很短.而且昼夜颠倒比较辛苦,流动性也很大.不是一个稳定的职业”。  相似文献   

20.
漫话古今题扇诗夏日来临,人们要解热取凉,虽有电风扇空调等现代化产品,但清秀小巧玲珑、携带方便的扇子仍不失为人们夏日贴身之物。扇子在我国历史悠久。而且更有古今不少名人喜欢在扇上题诗,以表其情,以志其趣东汉时,宫廷女诗人班婕妤失宠于汉成帝,她托词于纨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