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马克思主义原著”概念的解释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荣  王迅 《唯实》2000,(12)
“马克思主义原著”这个概念既具有确定性、绝对性的一面 ,又具有不确定性、相对性的一面 ,是相对与绝对、不确定与确定的辩证统一。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原著”概念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有利于我们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态度 ,既反对理解上的虚无主义、相对主义 ,也反对理解上的绝对主义  相似文献   

2.
王金福 《学习论坛》2008,24(8):24-27
自解释学被引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学术界以来,学者们就开始思考马克思主义与解释学的关系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释学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意义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是否包括解释学的问题,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是解释学的问题;三是马克思主义对解释学的重建的意义问题.解释学为马克思主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提出和解决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解释学问题.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包括解释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解释学,不能把哲学解释学化和解释学哲学化.发挥解释学的积极作用,必须对已有的解释学进行马克思主义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争论的解释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争论这一人类认识史、学术史上的基本现象,对于在文本理解上的解释学理论具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之所以会发生争论,是因为理解的目的在于正确地把握文本的意义,达到理解与文本意义的一致;第二,争论之所以具有必然性和不可消除性,是因为理解总是相对的,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具体的、历史的理解,因而是一个永远开放的过程,第三,争论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不同的理解者都认为正确地理解文本是可能的,第四,争论发生的必要前提,是理解主体拥有不仅是理论上而且在现实中的平等性。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争论发生的解释学前提。据此,本文批驳了解释学中关于理解目标的“意义创造说”和实用主义,并指出,要消除阻碍争论因而也阻碍真理发展道路的障碍,就必须反对理解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尤其要反对实际解释中对理解主体的不平等态度。  相似文献   

4.
伽达默尔文本解释学对读者及其“理解的循环”的重视,导致其遭受意义解读的主观主义倾向的指责.通过关于解释学文本现的探析可以发现,读者在对文本意义参与建构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实现着对自己效果历史的检视、反思,这样达成的理解对文本而言将是负责任的和中肯的,对文本解释学的主观主义、相对主义的指责因而是值得商榷的.伽达默尔强调文本的非客观性,即认为文本始终不是某种单纯的客体,以对客观主义文本观的超越实现了对近代自然科学主客二元对立观念在文本研究中不当应用的反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解释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解释意识、解释原则与解释方法。作为一种解释学意识的大众化,它强调要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原本精神;作为解释学原则的大众化,它强调要立足中国语境解释马克思主义;作为解释方法的大众化,它通过"主客体统一"、"理论实践统一"、"雅俗结合"、"继承创新"等诸多方法的运用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应用与发展指向。  相似文献   

6.
误区之一:只见矛盾斗争的绝对性不见相对性,只见矛盾统一的相对性不见绝对性。须知,矛盾斗争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矛盾的统一性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运用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正确处理团结和斗争的关系。误区之二:不分矛盾的性质,一律否认矛盾斗争可以和解。须知,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抗性的矛盾可以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我国人民内部的矛盾一般属于在根本上非敌对的可以和解的矛盾。误区之三:否认质的飞跃的渐进形式。须知,有些矛盾可以经过渐进的…  相似文献   

7.
王金福 《理论学刊》2007,1(10):41-45
在现代西方解释学和哲学合流的学术背景下,我国有些学者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诠释学"理解,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学化。现代思想史上解释学的哲学化和哲学的解释学化不是解释学和哲学的进步而是退步,解释学的哲学化是解释学的越界,哲学的解释学化是哲学的退缩和唯心主义化。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看,解释学的哲学化和哲学的解释学化没有逻辑通道,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学化会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化。  相似文献   

8.
列宁在同马赫主义斗争的过程中,褒贬鲜明地批判了相对主义,集中地阐述了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确定性。但是列宁没有简单地否定相对主义,而是在对其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既揭示了相对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必然联系,又客观地分析了相对主义同辩证法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并阐明了相对主义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唯物而辩证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现代解释学认为人文精神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前者属理解的范畴,理解要求心灵的沟通;后者属认知的范畴,认知要求心物的同一性。马克思主义内含人文精神和行为科学,对前者是理解问题,因而不必也不可能完全达到"本真的马克思";对后者是认知问题,我们完全可以接受马克思的科学真理,但也有具体情况具体运用和与时俱进地发展真理认识的问题。解释学中的"客观论"追求不可能的"客观性",从而把理解当成了与社会实践没有任何关系的纯注经活动。而解释学的"主观论"反对"客观性"虽有合理性,但存在理解的"合法性"问题,即不能把与马克思无关甚至相反的东西强加给马克思。文本的意义已经固化在文字中,解释者的理解才使文本的意义复活在当代并发生历史作用,而且生成经典的新意义但又没有改变经典的原精神。  相似文献   

10.
支钰如 《世纪桥》2011,(3):48-49
解释学作为一门理解和解释的学问,自古有之,源远流长。在西方解释学史上,第一次具有方向性的转向即是从“特殊解释学”向“普遍(一般)解释学”的转换,是由19世纪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实现的。他首先把解释学作为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原理引进哲学,把解释学从对《圣经》或古代典籍的诠释和阐发发展到人类的一切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1.
庄友刚 《唯实》2002,(11):3-6
“回到马克思”的口号正确坚持了解释学的客观性原则 ,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重视不够 ;“让马克思走入当代”的口号宏扬了生存世界的生活旨趣 ,却将文本作者的本意搁置一旁 ;“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的口号虽然凸显了马克思学说中具有当代意义的思想资源 ,但却无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走向了极端相对主义。它们失误的共同根源 ,在于分裂了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2.
王金福 《唯实》2003,(5):4-8
命题的意义不是由社会或读者赋予的 ,而是由作者赋予的。从“回到马克思”与“回到康德”的真实意义来看 ,它们不是同类的命题。“回到康德”表现的是阅读文本的认识论视野 ,关注的是文本作者的思想“是否正确”的问题 ;“回到马克思”表现的是阅读文本的解释学视野 ,关注的是文本作者的思想“是什么”的问题。因此 ,认为“回到马克思”的口号会束缚认识的发展的观点 ,曲解了该命题的真实意义 ,是无效的批评 ;认为“回到马克思”的口号表现了客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的观点 ,虽然把握了该命题的真实意义 ,是有效的批评 ,但其解释学观点却是错误的 ,而且与其批评实践相矛盾。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是当下高校团学工作热门与行之有效的手段,解释学是研究文本意义与文本理解的学说,解释学视野中的新媒体工作要重视理解对象文本"原本"与"摹本"之间的关系,也要厘清和正确利用新媒体工作者与受众群体"前见"的影响与作用。在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明确工作定位、形成工作特色、培养工作队伍、搭建工作平台等合理开展新媒体工作。  相似文献   

14.
春秋大量的“赋诗”、“引诗”活动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粗糙的解释学现象.从这一视角考察不难发现,它的解释学方法是断章取义,解释学原则是歌诗必类,解释学特征是诗以合意,性质是公共性理解,动机是交往性应用,最终目的则还是政治利益.毫无疑问,春秋时期“赋诗”、“引诗”的解释学价值和效果就是推动了以“诗无达诂”为代表的中国历代多元解释思想及其话语的渐次出场和成熟.  相似文献   

15.
《探索》2016,(3)
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运用正确的阐释方法,而当代西方的阐释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关于文本解读的方法可以给我们提供诸多启示。西方阐释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将文本的阐释方法升华到了本体论的高度,阐明了人类的理解和释义活动构成存在的基础和显示人的本质的深层意义;中国传统哲学关于文本解读的方法则更多地强调语言文字和人的认识的局限性,指明了其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关系。借鉴和吸取这些阐释方法可以引导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地深入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深层底蕴。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认识的目的在于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普遍的必然的真理性认识,并用以正确指导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归纳逻辑参与了认识和发现真理的过程。这之所以成为可能,是由真理的特性和归纳的特性相契之故。因此,了解归纳发现真理的可能性要从对真理和归纳两方面的考察来进行。一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种正确反映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过程,因此,已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科学真理具有不确定性或相对性这一事实,说明它们都只是对自然界某一方面规律的近似正确的反映。列宁说:“每一科学原理的真理的界限都是相对的,它随着知识的增加时而扩张、时而缩小。”[1]95可是,“对缺乏逻辑和辩证法修养的自然科学家来说,互相排挤的假说之多和替换之快,很容易引起这样一种观念:我们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2]莱辛巴赫·卡尔纳普和波普尔等人,就是由于把真理的相对性绝对化,从而完全否定科学知识的确定性,否定真理的存在,走向相对主义。科学真理虽然是相对的,但是这种相对性包含着绝对性,因而它又是绝对的。列宁曾经充分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绝对真理的观点,他指出:“当一个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  相似文献   

17.
"人文学"由"人"与"文"合成.人以成文,文以传道,人文学就是运用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独特人文方法,对宇宙、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问、理解和表达.西方人文学传统借助于"概念化的语言"诠释一切可能的文本,却陷入解释学循环的怪圈不能自拔.具有深厚解释学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借助于"意象性语言"诠释经典,微言大义,求道不竭,或许是"人文学"可能的研究出路.  相似文献   

18.
喻中 《探索》2003,(6):81-84
哲学史上先后出现过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哲学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哲学思考都有一个中心问题,都是对某种"提问"的回答.与此相对应,法学史上也出现过提问方式的两次转向,对三种提问的回答分别形成了本体论法学、实证论法学与解释学法学.从本体论法学到实证论法学,是法学提问方式的第一次转向,当代法学,正处于本体论法学、实证论法学向解释学法学转向的过程中,是法学提问方式的第二次转向.解释学法学,已经构成了当代法学特别是法哲学研究的前沿景观.  相似文献   

19.
“回到列宁”与“回到马克思”:两种对立的解释学立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金福 《唯实》2009,(11):27-31
《回到马克思》与《回到列宁》,是张一兵教授的前后两部著作,但它们的解释学立场却是对立的。“回到马克思”坚持的是客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回到列宁”表达的是主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从“回到马克思”到“回到列宁”,是从客观主义解释学立场向主观主义解释学立场的后退。这种后退对正确理解以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其内容比较复杂,要把这一命题的意思讲清楚,抓住它的基本内涵是关键。结合解释学提出的“解释学循环”的方法来梳理,会发现经过天人合一于“神”,天人合一于“仁”和天人合一于“道”,天人合一于“物”三个“正”、“反”、“合”的否定之否定阶段之后,其基本内涵就大致确定下来了。后世各家各派天人关系思想大多是围绕这个基本内涵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