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一首《念奴娇》词,写尽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的为民情怀与英雄本色,也道出了无数人心中优秀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与精神风貌。"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感怀焦裕禄事迹对一代共产党人的成长影响,深刻阐述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3,(3):150-150
40多年前,时任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的焦裕禄为了抗击风沙,带领当地群众种植泡桐封沙固土。焦裕禄临终前,他说:“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党组织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滩下。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兰考泡桐”是种植在盐碱地上的,它从一棵一棵连成一片一片,最后锁住了风沙,制服了盐碱,使贫瘠的兰考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3.
<正>"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要重点学习弘扬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要见贤思齐,组织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来好好照一照自己。"习近平谈焦裕禄"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当时上初中一年级,政治课老师在念这篇通讯的过程中多次泣不成声。特别是念到焦裕禄同志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用一根  相似文献   

4.
观点荟萃     
《大连干部学刊》2014,(5):61-62
正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从1966年2月至今,"焦裕禄"3个字,先后63次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的标题之中。1966年,随着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刊登,全国立刻掀起了一场学习焦裕禄的热潮,《人民日报》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报道。宣传焦裕禄精神的第二个高峰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1990年是焦裕禄逝世26周年,河南省委决定在全省各级干部中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  相似文献   

5.
<正>在焦裕禄逝世五十周年时,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焦裕禄之歌》,令我感动。在中国诗歌因脱离人民大众心声而受到群众冷落的今天,他们能出版诗集,是有胆识的。这本诗集原名叫《党魂——焦裕禄之歌》,2001年,为纪念中共建党八十周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这次重新出版,把1966年写的焦裕禄三部曲全部编入,以作对当年的纪念。在原书的自序中,记下了我写这部诗的过程。1963年冬与焦裕禄相识,1964年5月14日焦裕  相似文献   

6.
读书     
正《践行群众路线的楷模:焦裕禄》任仲文编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定价:28.00元深度解读习近平总书记阐释的焦裕禄精神焦裕禄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公认的优秀共产党员、人民的好公仆。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焦裕禄精神作出了最新阐释: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本书全文收录震撼习近平总书记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习近平总书记纪念焦裕禄的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人民日报阐释最新焦裕禄精神的评论员文章等,是党政领导干部学习的必备教材。  相似文献   

7.
素凝 《乡音》2012,(12):22-23
30集电视连续剧《焦裕禄》作为向党的十八大献礼剧目,十八大前夕和十八大期间在央视热播,让曾经感动了几代人的"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重回大众视线,再次感动着亿万国人。十八大期间,本刊派出记者,专程采访了《焦裕禄》的编剧、省政协委员何香久,聆听他多年致力于写焦裕禄和他这次创作电视剧本《焦裕禄》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14,(12):57-57
焦裕禄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公认的优秀共产党员、人民的好公仆。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焦裕禄精神作出了最新阐释: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本书全文收录震撼习近平总书记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习近平总书记纪念焦裕禄的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人民日报阐释最新焦裕禄精神的评论员文章等,是党政领导干部学习的必备教材。  相似文献   

9.
影片《焦裕禄》中有一组感人的镜头:焦裕禄在大年三十晚上,走家串户访贫问苦。当他来到两位老人家时,握着老人的手说:“我是您的儿子,来看您老人家啦!”老人感动得只抹泪说不出一句话。像焦裕禄这样,逢年过节向下跑,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中的好党员、好公仆不胜枚举。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他们都是杰出代表。与此相反,逢年过节向上跑的事也屡见不鲜。花公款、坐公车,不远千里给上级拜年者有之;买重礼、送红包,登门造访者有之。到了年节,一些地方把“给领导送温暖”当作头等大事,想方设法给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意思意思”。他…  相似文献   

10.
<正> 彩色宽银幕故事片《焦裕禄》已走向县城、走向农村,激起了巨大反响。中共南漳县委组织部张永忠来稿说,四月一日的首映式引起强烈轰动。县委副书记陈伟章作了《争当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好党员》的报告,他说,南漳在县情上与兰考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县委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以焦裕禄为榜样,联系群众,实事求是,艰  相似文献   

11.
<正> 焦裕禄,曾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共产党人的杰出典范、人民公仆的优秀楷模。对今天而言,他是历史的一页。焦裕禄的艺术形象重现于银幕,引起人们的激动与反思,引起人们呼唤并发扬他的奉献精神。这之中透露出影片《焦裕禄》(峨影厂、1990年)的当代意义。概括地说,影片的史鉴意义、表演的真实风格和观众的认同心理,是《焦裕禄》轰动效应的三个因素,它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电影艺术在革命历史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一次突进:在银幕上又塑造出一个光辉的共产党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12000年5月20日,路过河南兰考。我下车径直来到焦裕禄的墓前。我怎么能不来呢!几十年间,穆青同志的报道,我看过听过。电影《焦裕禄》看了不知多少次。在突出政治的年代,对学习的要求是要反复进行的。一天,通知地方全体干部集中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再学焦裕禄,请播音员再读穆青同志的那长篇通讯。她抑扬顿挫,感情投入,使焦裕禄无私的情怀,再次打动人们的心扉,不觉叫人流下眼泪。那时很快又有一个歌子流行起来:古道黄河东流去,留下了一片黄沙地。党为咱们除三害,派来了焦裕禄好书记。……当时觉得,大家都像焦裕禄这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无往而不  相似文献   

13.
正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一九九○·七·十五  相似文献   

14.
<正>我在今年出版的《我眼中的焦裕禄》一书中,记录了我在1963年冬与焦裕禄交谈的一段,五十多年过去,还历历在目:焦裕禄坐在我身边的座位上,离我很近。我近距离看他,他的脸上很疲倦,但眼睛仍是明亮的。他说:"我们的工作很不够啊!兰考父老太好了,看到他们生活这样困难,咱心里有愧。1957年以前,兰考是黄金时代,就和现在仪封园艺场一样。可因为瞎指挥,让兰考百姓父老受罪了,到现在也翻不了身。"焦裕禄这几句话说得深沉,让人感到他  相似文献   

15.
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近年来,我们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切实转变各级干部的作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以焦裕禄为榜样,切实转变思想作风,牢固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是党顺应时代潮流,永葆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16.
读书     
《当代广西》2014,(15):53-53
正《百姓谁不爱好官:焦裕禄画传》余玮吴志菲著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定价:32.00元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焦裕禄这是一部接地气、有温度的纪实,也是对焦裕禄精神的文学解读。早年丧父的焦裕禄,日后坐过牢、当过兵、剿过匪……他在兰考工作只有一年多,却把人民公仆的本色诠释得淋漓尽致。在这里,不少鲜为人知的文献首次披露,一些广为人知的照片不为人知的细节首次回放,给世人一个有血有肉、富有  相似文献   

17.
3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并向全党发出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号召,提出“以焦裕禄为镜,深学、细照、笃行”,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相似文献   

18.
正在许多人的记忆中,焦裕禄当之无愧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但很少有人知道焦裕禄的从军岁月。直到电视剧《焦裕禄》的播出,人们才全面了解到焦裕禄的一生,了解到他曾经有过的戎马岁月。今天,当人们走进河南焦裕禄纪念馆,一杆汉阳造步枪映入人们眼帘。这杆汉阳造的复制品,可以让人们联想起焦裕禄短暂人生旅途中那鲜为人知的军旅生涯。在焦裕禄的童年记忆中,从来没有枪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19.
肖德安 《前进》2014,(4):62-62
<正>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兰考县。一下车,习总书记就直接来到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习总书记说:"虽然焦裕禄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只要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我们还是共产党,这种精神就要传递下去。党中央号召全党继续学习焦裕禄精神。"(引自新华网北京3月17日电)读了习总书记这段话,笔者不禁回想起曾读过的焦裕禄的故事,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又浮现于脑际。1962年12月,焦裕禄被调到兰考县,先后任县委  相似文献   

20.
吉子俊 《群众》2014,(4):67-68
<正>和焦裕禄有着一个共同的"县委书记"角色。拿焦裕禄这面镜子照照自己,差距之大,深深地触动了灵魂。50年前,焦裕禄的名字响彻华夏大地,50年后,焦裕禄的事迹依然感人肺腑。焦裕禄就像一座巍巍丰碑矗立在人民的心中。"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最近我也一直在思考,自己应该怎样像他那样做一名让群众永远记得住的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